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诚信 | 培养孩子做诚实守信的人

2020-06-13 05: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礼记·儒行》中写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鲁迅先生曾言:“诚信为人之本”。从古至今,人们都将诚信视作修身养性、立业交友的根本,只有以诚待人,以信立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使社会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因此,铸造诚信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娃娃抓起。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呢?

一是要注重家庭教育,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角度来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诚信教育既需要重视结果,也需要重视过程,所以,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家长需要首先做到讲诚信。“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曾子的夫人为了不让哭闹的孩子跟她去集市,谎称回来后杀猪吃肉,曾子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能欺骗孩子,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于是杀了猪给孩子吃肉。“曾子杀猪”的故事除了赞扬诚实守信外,还说明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思想品德,要向孩子讲述人要“言而有信”,否则失信于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其他人也不会再信任你。

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正确制定规则。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家长在培养孩子诚信意识过程中,可以适当制定一些正向的规则,如: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犯错就要勇于承认;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就一定会得到满足;任何的考试都要杜绝作弊;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等,以此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与诚信意识。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定,要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讨论,而不是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单方制定。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并要杜绝“下不为例”等溺爱纵容现象出现。

三是要注重诚信教育的实践性。诚信教育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诚信实践活动中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以及获得关心、获得尊敬,这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关注如何培养孩子诚信品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多面性,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加强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等优良品质。

“诚立天下、信赢未来”,今年的6月14日是全国第13个“信用记录关爱日”,希望家长们借助此次信用盛会,以身作则,给孩子灌输诚信知识,引导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品质,让他们知晓在这个世界上,比能力更重要的是诚信,让孩子赢在诚信的“起跑线”上。

大连市信用中心

原标题:《诚信 | 培养孩子做诚实守信的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