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刘开渠从艺100周年,再看他的“开渠”与“立碑”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0-06-13 17:21
艺术评论 >
字号

2020年是刘开渠116周年诞辰。为纪念他从艺100周年,纪念他对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6月12日,“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1904—1933)”、“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1933—1949)”、 “立民族之碑——共和国开篇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1958)”和“向新时代致敬(1959—1993)”四个单元,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近50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全面地呈现出他的艺术人生。

刘开渠(1904-1993)

刘开渠(1904-1993)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文艺事业杰出的领导人,一代美术宗师,人民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刘开渠的艺术活动之发端恰逢现代美术在中国萌芽的时期。他从学习绘画专业到留学法国钻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2020年是刘开渠116周年诞辰。为纪念他从艺100周年,纪念他对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6月1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刘开渠艺术研究院承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雕塑学会、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二十余家专业机构联合协办的“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据主办方资料介绍,此次展览基于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近50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展览分为“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1904—1933)”、“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1933—1949)”、 “立民族之碑——共和国开篇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1958)”和“向新时代致敬(1959—1993)”四个单元,全面地呈现出他的艺术人生。此外,通过大量的珍贵文献,系统地介绍他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关系,特别突出了刘开渠与中国美术学院、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关系。

布德尔致朴舍的信函

“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1904—1933)”展现了刘开渠艺术创作能力的积累过程,于他而言,雕塑甚至美术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里走上雕塑艺术之路是天然兴趣的必然和人生际遇的偶然两种合力的结果。这一单元尤为珍贵的是刘开渠留法时期恩师让﹒朴舍(Jean Boucher)教授的五件雕塑原作及历史照片和文献,特别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布德尔写给朴舍的书信。朴舍于1919年出任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主任教授,并于1936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在艺术流派上一般被归入学院派和折衷主义,但他其实也深谙中世纪雕塑,并颇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在1898年,他甚至还坚定支持过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而他的成就除了自身的造诣还来自于他的学生们,李金发、刘开渠、周轻鼎、郑可、廖新学、卡尔·让·龙格(马克思曾外孙,Karl Longuet)便是这些学生中的代表。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一片空白到有人书写,与之相应,刘开渠对雕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具备专业水平。他的早期创作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进程。这次展出的朴舍的重要文献和雕塑作品均来自于朴舍家乡法国塞松塞维涅市政府的收藏。

刘开渠在巴黎留学时的同窗挚友卡尔-让 龙格(Karl-Jean Longuet 马克思曾外孙 师从朴舍 雕塑家 法兰西院士)赠送给刘开渠在其工作室的照片

因为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刘开渠放弃了在法国的优裕生活,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于1933年回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与刘开渠出国之前相比,中国雕塑家创作问世的作品也增添了许多,但中国普通百姓仍然不太理解雕塑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能起到怎样的功用。刘开渠学成归来,带着远大的抱负,却不得不承受文化接受上的巨大落差,在艰苦中开始塑造万众期待的英雄形象,还有他理想中的新“桃花源”。在这一阶段中,刘开渠的最主要成就是创作了数件令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真正崭露头角的英雄纪念碑:1934年完成的《1·28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中国首座抗战纪念碑),1939年完成的《抗日将领王铭章纪念碑》,1939年完成的《抗日将领李家钰纪念碑》,1943年完成的《川军出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像》)等。“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1933—1949)”集中展出的这些作品构筑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刘开渠的雕塑事业渐入佳境,仅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他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已经初步奠定。纵观这一时期中国雕塑家的经典作品、展览活动及获奖情况,刘开渠在中国境内的影响力和作品数量都超过了绝大多数同期活动的雕塑家。

《川军出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像》)
《无名英雄像》(亦名《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局部头像,1942年作于成都

“立民族之碑——共和国开篇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1958)是新中国首个国家重大公共艺术工程,也是最重要的美术工程项目,整个纪念碑的碑额花纹浮雕、台座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和碑身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放大、设计制作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三块浮雕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他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为争取胜利的中国人民和无名英雄立碑,根据这样的需要,碑上的每个人物都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化、理想化的形象,不突出个性,而应当反映共性:农民和工人的质朴,妇女和儿童的可爱,老人的稳重慈祥。这些人物脸上的期待、舒缓、喜悦和幸福的表情与冲锋战士面部紧张的神色形成了对比,让观者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深化了人民英雄值得敬爱、值得牢记的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中国百年来城市雕塑的典范之作,也是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准、高难度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代表了建国以来甚至20世纪整个造型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欢迎解放军》
《支援前线》
展览现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共八位作者,其中有六位与中国美院有着紧密关联,刘开渠、王临乙都曾在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时期分别兼任雕塑系系主任,曾竹韶毕业于杭州艺专,萧传玖、王丙召、傅天仇皆为刘开渠学生,展览展出了他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和当时的工作文献,特别展出了刘开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的大型浮雕《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的人像定型原模,极具艺术、文献和历史等研究价值。

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书
教育部关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的任命书

值得一提的是,时任杭州市副市长、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的刘开渠,奉周恩来之命,进京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创作与兴建工作。他不仅是个人接受组织任务,还邀请了雕塑系主任萧传玖及雕塑系整个年级的学生集体参与,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开创了美术学院雕塑教学的先河。

“向时代致敬(1959—1993)”中,由于时代的需要,刘开渠创作了一批颇能表现人物庄严气质和突出个性的领袖作品,曾经在中国人手一套的《毛泽东选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周恩来选集》封面上所使用的领袖浮雕肖像皆为刘开渠创作。当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曾经随着领袖选集印发而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的浮雕肖像同刘开渠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会感受到他用美术作品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多么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亲手为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立碑的艺术家,是最值得中国人去认识、了解、研究和记住的中国艺术家。

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封面)1956年 作于北京
毛泽东浮雕像(《毛泽东选集》封面)1956年作于北京

改革开放初期,刘开渠便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的顾问。从此项工作开始,他进入了长约3年的调整期,逐渐恢复了活力。虽然体力和精力无法再回到青壮年时期的水平,但他在这个时期还是创作出一定数量的中小型雕塑。在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男青年像》、《周恩来总理像》、《向新时代致敬》、《萧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科学家孙建初像》、《文学家李劼人像》、《常德善烈士胸像》、《庞薰琹胸像》等作品。这一单元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往昔的记忆和缅怀,以及他对新时代的感受和理解。在致力于艺术创作、推动中国城市雕塑、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刘开渠仍然没有中断对专业艺术教育和美育普及工作的关注。刘开渠为现代美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60年,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受惠于他的不仅是有幸亲临他课堂的学生,一批批从美术学院走出去的专业人才将他的思想、方法带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实践自己艺术思想的阵地还有重要一处,即是中国美术馆,他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历时三十年,对其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奠基人。

《周恩来浮雕像》铜 1980年作于北京
《蔡元培坐像》
《孙中山像》
展览现场

世界现代美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则是其在东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掺杂着舶来气息的现代美术创作既显示出全球美术发展的整体性,又形成了具有本土味道的艺术语言体系。现代美术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的隐含逻辑关系,其现代特质徘徊在西方科学意义上的表述体系与中国的“以神写形”的表现体系之间。刘开渠奉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求学法国,与同道者一起塑造了中国现代美术的雏形,他们带着从西方模仿与移植的痕迹,以民族传统为依托,努力与东方的传统艺术相融合,令现代美术从中国的新文化里破土而出、奋力生长。刘开渠在创作、教育和思想上携国际化的造型语言,与浓郁的中国文化碰撞,在一个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铸造了多个带有自己个性的现代美术里程碑。当我们匆匆阅读了刘开渠的事迹与思想,感受到他高大、有力、厚重、深沉的人格魅力。他是从中国的田野走向城市、走向世界的人,带着他的理想和追求,以勤奋与钻研战胜苦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地与美术相伴了约80个春秋。

1993年6月乔石、李瑞环出席刘开渠追悼会

附:刘米娜在国美刘开渠展览的发言

今年是先父刘开渠诞辰116周年,也是他从艺10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状况下,先父曾经为之奋斗,付出心力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院美术馆和刘开渠艺术研究院依然不畏艰难,全心投入,力求为他举办一场盛大且圆满的展览,作为他的女儿,我很感激,但也很遗憾,我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前来道贺,藉此机会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程前来的朋友们!

先父刘开渠,与杭州、中国美院、蔡元培先生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我心里早已扎下了根。1927年,他从国立北平艺专毕业到南京大学院工作。其间,先父曾向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希望到法国学习雕塑,蔡先生很惊讶,他说:“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国家公派去法国学习绘画的人不少,而学雕塑的还没有,有机会的话可以考虑”。后来蔡先生说杭州风景优美,犹如威尼斯一样美丽,提议在杭州建立艺术院。受他之命,在林风眠先生带领下,先父与潘天寿等先生亲赴杭州选址,最终选定哈同花园作为院址。在蔡先生的支持下,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28年4月,作为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的 “国立艺术院”正式成立,蔡元培先生出席了开学典礼。当时林风眠任校长,林文铮任教务长,先父任助教兼图书馆主任,而全校学生也只有四十几人。同年,先父受蔡先生委派,以“著作员”身份,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师从朴舍教授,并结识了马约尔、布德尔、德斯比欧等艺术家。布德尔去世时,他参加了葬礼。留学期间,他与马克思的曾外孙龙格成为毕生的同窗挚友。1933年,先父受蔡元培、林风眠二位先生之邀回国,担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兼雕塑系主任。回国后,先父去拜访恩公蔡元培先生,恰逢鲁迅先生也在场,当鲁迅先生得知先父留法学习的是雕塑时,大加赞赏,他说:“过去中国人只做泥菩萨,现在该是轮到做人像了”。这句话为先父指明了雕塑创作的方向,也奠定了中国现代雕塑的现实主义之路。先父上任时,雕塑系的学生很少,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毕业的学生加起来只有8人,当时的中国人对雕塑的认识还只是刻图章、塑菩萨之类,认为学雕塑是没有出路的。先父回国后做的第一件雕塑作品,是为郁达夫的文友之母做的浮雕头像,浮雕背后是郁达夫的铭文题记。当浮雕作品送给友人后,被作为陪葬品埋进了墓里,这就是当时雕塑家的悲哀。先父深深地意识到宣传雕塑、培养雕塑人才的重要性。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雕塑的教学、创作、宣传与研究中,几十年始终如一,发表了近150余篇文章,培养了大批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王朝闻、姚继勋、张祖武、曾新泉、王丙召、朱培均、卢鸿基、邹佩珠、盛杨、章永浩、曹春生、叶毓山、张德华、田金铎、王卓予、沈文强等。这些学生,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继承与发展,都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抗战期间,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先父仍担任雕塑系主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抗战纪念碑雕塑,如《抗日阵亡将军王铭章像》《抗日阵亡将军李家钰像》《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农工之家》等有影响的重要作品,其雕塑作品数量为当时之最。1949年9月,江丰等带着周扬的亲笔信到上海,邀请时任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主席、华东美协主席、华东文联筹委会主任的先父回杭州接管国立杭州艺专,并被任命为校长,江丰任书记兼副校长。1951年,杭州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先父担任院长,并当选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杭州市副市长、杭州市文联筹委会主任、杭州市美协主席。1952年奉周恩来总理之命借调北京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兼美术组组长,他举荐雕塑系主任萧传玖作为主创,并带领雕塑系部分师生进京参与纪念碑创作,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他还亲自创作了《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三块大型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共和国首座大型公共艺术工程,举国之力,凝聚了先父和梁思成、林徽因及众多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成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典范之作。先父毕生都在倡导发展中国雕塑事业,身体力行,实现了他的雕塑人生。

先父的一生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既充满坎坷、艰辛,也丰富多彩。杭州的生活是他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在此,他创作了中国首座抗战雕塑《八十八师淞沪阵亡将士抗战纪念碑》,并结识了家母程丽娜。她是杭州艺专西画系1935年毕业的学生,曾在艺专剧社出品的话剧《茶花女》、《西哈诺》、《雷雨》、《日出》、京剧《辕门斩子》等剧目中担任主角,同时被誉为“话剧皇后”,“有孟小冬的扮相与嗓音”,是“话剧”和“京剧”两栖的“业余明星”。郁达夫先生作为先父的家长代表主持了他们的婚礼。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相濡以沫,虽经历了各种运动的风风雨雨、经受了丧失两女之痛,但仍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先父生前对杭州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战时,先父积极参与文艺界进步人士的活动,支持艺专的学生参加革命,为王朝闻去延安写介绍信。他调北京工作时,凡是杭州来的学生想要出国留学,他都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写推荐信,并对蔡元培先生的栽培之恩念念不忘,力求像蔡先生一样提携后生晚辈。先父总说:“没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今天的刘开渠”,始终对蔡元培先生怀有感恩之情,并多次为其塑像。他一生都在为中国美术事业、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努力,被国家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为刘开渠与程丽娜的女儿,我为他们骄傲,因为他们,我爱杭州,更爱这所由蔡元培等父辈们缔造的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先父生前没有为自己举办过展览,没有在他曾经奉献了青春足迹、结出了爱情硕果的地方留下痕迹,但他对杭州的一往情深,我至今难忘。由文化部主办、刘开渠艺术研究院牵头承办的《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展全国巡展已在北京、上海、广西、湖南等地举办,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法国千辛万苦借来的先父的法国恩师让·朴舍的珍贵文献与经典雕塑原作,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雕塑启蒙的祖师爷,能够在中国看到他的作品是十分难得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先父当年作为他的学生和助手,也没有机会看到他如此多的珍贵文献,此展现在杭州举行,我甚感欣慰!也可告慰先父的在天之灵,他终于回家了!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