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陪陪爷爷奶奶,别让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2020-06-16 19: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一线科普 一线科普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方向感会不断下降。如果家里面有老人,尽量不要让他们单独出门,因为他们很可能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2020年5月26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Sources of path integration error in young and aging humans》的研究论文,中文译名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迷路缘由》。

研究发现,方向感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嘈杂信号会逐渐破坏人类的方向感。

年龄越大,方向感越弱

人类是如何产生方向感的呢?科学家们指出,首先,周围环境对眼睛产生了视觉刺激,随后反馈到肌肉,再通过大脑的前庭系统来传递方向信号,进而产生方向感。

其中,大脑的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皮层位于大脑海马回中,可作为刺激记忆的开关。

值得注意的是,内嗅皮层同时存在于两个大脑半球,有一些特殊的神经元会协助大脑生成虚拟的感知地图。

因此,真实空间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被转换为大脑可以处理的“数据格式”。但是,主要作者、首席研究员Thomas Wolbers指出,“人类的方向感知系统也存在缺陷,因为方向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里,老年人迷路的概率会很大。”

给老年人戴上VR眼镜

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理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大约60名认知正常的年轻人和老年人需要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而且必须在数字生成的环境中彼此独立地移动和定向。

同时,在实验人员的引领下,参与者们还要沿着曲折的路径进行移动。虽然是人为的设置,但是却可以模拟出真实的运动场景,如下图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多次要求参与者们预测距离和方向。由于虚拟环境仅提供了一些视觉提示,因此参与者们不得不依靠其他刺激。

大脑容易受到外界嘈杂信号的影响

实验结果发现,在参与者群体中,就方向感而言,年轻人通常比老年人的表现要好。这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嘈杂信号对人类影响越来越大。

对此,专家指出,人体的感觉器官并非是完美的,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嘈杂信号的影响,这些信号甚至可以叠加。

另外,沿路径起点方向的身体旋转始终非常准确。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确定方向,就必须不断更新并记住自己的位置。

某些神经元的活动十分不稳定

人们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为何会下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运动速度的感知不准确,大部分人会根据之前的时间和速度经验来直观地判断距离,然而,这种经验并不总是对的。

科学家们发现,在认知健康的老年人大脑中,内嗅皮层的某些神经元的活动十分不规则、不稳定。

而这些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嘈杂信号引起的,因此,问题不在于内嗅皮层,而在于到达内嗅皮层的信息流过于嘈杂。

最后,让我们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别让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805-9

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