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学生离猝死还有多远?
2019年11月27日凌晨,演员高以翔在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突然倒下,现场急救十余分钟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消息传出,众多网友在社交网络上为高以翔担忧和祈福。但最终,天未遂人愿,医院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猝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新闻频上热搜。2016年,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六号线的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路人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年仅34岁;高以翔发生意外的前一天,32岁的福建将乐县公安局安仁派出所所长王声震,在警务技能训练的跑步冲刺中倒下。“大学生复习熬夜猝死”、“军训猝死”等话题每每出现,都会产生不小的热度。
为何“猝死”如此凶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猝死”?在熬夜、作息不规律、压力大和缺乏锻炼等不良习惯,成为许多当代大学生难以避免的生活常态的当下, “猝死”离大学生究竟有多远?万一不幸发生,我们又有怎样的手段可以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心血管疾病多是“老人病”,但“猝死”出现年轻化趋势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55万”这一话题,在11月28日上午10点50分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位,众多大V,包括“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均引用了这一数据,但鲜有标明出处。什么是“心源性猝死”?“55万”这一数据从哪里来?
从临床角度对猝死进行分型,主要有两大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猝死。猝死,是由于机体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突然死亡【1】。心源性猝死(SCD),也称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既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往往在一小时以内。【2】心源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3】。
“55万人”这一数据也确有依据。2009年,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和张澍教授牵头开展的我国十五攻关项目——关于我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发表在了《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
该调查首次得出中国心源性猝死(SCD)发生率为41.84例/10万人。这一数据低于美国和欧洲地区(50-100例/10万人),但高于日本(37例/10万人)和韩国(39.3例/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SCD总人数高达54.4万例/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4】
该调查采用了人群监测的方法,在北京市、广州市和新疆分别选取20.6万、14.9万、16.0万城市居民,在山西省选取16.2万农村居民,进行SCD发病情况监测。监测时间从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研究监测总人数共计678718人,总死亡人数为2983例,筛选并核实出SCD 患者284例。【4】
在这284例猝死案例中,男性SCD发生率要高于女性,发生率分别为44.6例/10万人和 39.0例/10万人。从年龄上看,SCD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主要发生于年龄≥65岁的人群中。男性的猝死平均年龄为(66.7±16.9)岁,女性为(73.8±13.5)岁。【4】
这次调查也发现,近半数猝死病例生前无明确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病史。这也与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原因研究相契合: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许多冠心病患者以心源性猝死为首发临床表现。这也意味着,许多生前看似健康的猝死者,其实已经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第一次发作,且“一招致命”。
心源性猝死及其背后潜藏的心血管疾病(CVD),不仅凶险,而且高发。今年6月,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以2017年为例,中国人死因的第一、二、三名分别为中风(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指冠心病)和肺癌——前两位均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型心脏病排在第十位。【5】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从2005年开始每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来看,中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多年来在各疾病中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2016年,每5例死亡中就至少有2例死于CVD。经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2.9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高血压2.45亿。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CVD患病率和死亡率还处于持续上升阶段。【6】
总体来看,心血管疾病依然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由其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却呈现出了一定的年轻化趋势。
根据一项对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31-50岁的男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案例数最多,“小于20岁”和“21~30岁”年龄组也分别有32例和59例心源性猝死。小于35岁的冠心病猝死者占17.89%,最年轻的是一位22岁的男性。【7】
这与从前认为心源性猝死多见于老年人的判断不符:在2005-2006年进行的调查中,绝大多数案例出现在65岁以上人群,只有2例心源性猝死者小于25岁。研究者推断,男性在31~50年龄段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可能是因为此年龄段的男性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且大多数人嗜烟酒,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增加了猝死发生的可能性。但该调查结果并未解释25岁以下病例为何显著增多。
年轻人都是因为熬夜猝死吗?
与多数人的猜想不同,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表明熬夜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SCD的主要死因依然是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但无法判明原因或其他特殊病因的心源性猝死案例也并不少见。
2018年,一篇发表在权威心脏病学杂志《Circulation》上的论文,统计了从1978到2016年发生在中国的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前五位分别为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其他”或“未知原因”占到了9.9%.【8】
虽然熬夜与猝死之间没有直接的病理联系,但与“熬夜”有关的“过度劳累”,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一大诱因。有权威的国外研究表明,情绪激动和中等程度以上的体力消耗是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9】
长期熬夜者经常拥有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精神过度紧张等,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从而间接提高猝死的可能性。【6】
但对年轻人而言,“运动”可能比“熬夜”更加危险。运动性猝死是猝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因较为复杂,但多见于运动员和年轻人。在我国,学生和退休人员占据了猝死案例主体,分别达到了47.6%、17.5%,学生是运动性猝死人群的主要来源。【10】武汉体育学院的一位研究者在其硕士论文中,搜集整理了从2002年到2015年共101起在高校发生的较为典型的运动猝死案例。【11】从学生性别、年龄、运动项目、发生季节和时间、家庭遗传病史等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运动猝死的成因。其发现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包括猝死学生可能患有难以发现的心血管疾病以及家庭有相关的遗传病史、发病季节多在秋季、学生猝死前参与的运动项目以球类和长跑类运动为主、男性运动猝死案例远高于女性等。
从运动项目来看,球类运动的对抗性较强,对运动者的生理负荷、心理应激都要求较高;长跑类运动(包括800米等体育测试、马拉松等)以有氧耐力为主,对运动者的心脏负荷较大。而从性别角度来看,一方面,受雌性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机体内心肌炎、冠心病、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另一方面,女性的运动强度普遍较低,且在运动过程中会更加注意身体的不良反应。
有些同学表示,运动猝死太过凶险,但自己平常根本不运动,这样就没事了。事实上有研究表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很容易造成心律紊乱乃至心脏骤停,其危险系数相对于日常运动高出 56 倍,而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参与大负荷运动发生运动猝死的几率只高出日常 5 倍【12】。平时进行充分锻炼,才能在关键时刻增加自己的生存几率。
高校急救任重道远,缺少急救设备和必要培训
猝死的凶险之处除了其难以预见外,还在于发作到死亡的时间较短。国际上对猝死时间的界定尚有争议,从1小时到1天不等。美国血液病研究所定为24小时,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6小时,也有许多专家主张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标准。
三成左右的猝死者是在发病后即刻或数分钟内死亡。对突发心脏骤停的急救需要争分夺秒,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因为心脏骤停4到6分钟后,大脑皮层就开始不可逆地死亡。有专家统计,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每延迟急救1分钟,成功率便下降10%。因此,必须及时介入,进行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
但120的到达要有一定的时间。在北京,这个时间大约是14分钟(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离“黄金四分钟”依然相差甚远,“九成猝死都发生在医院外。公认的数据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急救成功率只有1%-2%。”因此,就需要首先目击的公众进行急救,包括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进行除颤。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它能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除颤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相比医生使用的专业除颤设备,紧急情况下,即便没接受培训的人也能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它又被称救命傻瓜机,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配备,为的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让身边病患化险为夷。一份2018年发表在心血管权威医学期刊《Circulation》上的研究,跟踪了近7000份心脏骤停病例。研究表明,使用AED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然而,AED在我国尚未普及,人均不足0.2台。而美国人均拥有314台AED。根据AHA的数据,在美国近三分之一被目击到的猝死者都能够存活,这也得益于AED在公共场所的全面覆盖。而中国在各大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还未全面配备AED设备,在高校中更是如此。
2012年,上海市教委为本市62所高校配置了AED。现在,上海高中以上每个校园至少拥有AED1台。部分高校在校友捐赠下布防量相对完善,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友捐赠支持下拥有120台AED。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一男生在1000米测试时突发心脏骤停,校医利用AED设备进行了有效的抢救,最终该男生恢复了健康。作为全国高校首例AED成功急救案例,对AED设备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7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建议每所高校至少配备一台AED设备。但各高校之间的落实情况差别很大。今年三月,清华大学在校友和公益组织的捐助下,安装了341台AED设备。但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北京市许多高校,校内一台AED设备都没有配备,距离校外最近的AED有几公里之远。考虑到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急救原则,AED的有效范围不超过100米。若在校内没有足够可用的AED设备,就很难挽回不幸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年轻生命。
中国传媒大学校医院院长在接受校媒采访时表示,我校暂时没有安装AED设备也是考虑到“法律责任”的问题。其实,2017年10月开始施行的《民法总则》184条就说明: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的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上海和北京等地也都出台了保护施救者的院前急救条例。对大多数人而言,“不救人”并非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意识问题。因为长期没有接受过有关急救技能的培训,因为害怕担责,所以不敢救、不愿救。
在高校配备好急救设备,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既是救人,也是救自己。今年5月,距离清华刚刚新装三百余台AED设备不到两个月,一名学生就使用宿舍楼内刚刚配备的AED成功救治了一名大一学生。猝死无常,生命无价。只要有关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公众一道努力,大学生们就会离猝死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赵子琴 . 法医病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05-406.
【2】Zipes DP, Rubart M. Neural modu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 and sudden death. Heart Rhythm.2006; 3: 108–113.
【3】曹林生,廖玉华. 心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25-926.
【4】Hua W, Zhang LF, Wu YF, Liu XQ, Guo DS, Zhou HL, et al.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09;54:1110-8.
【5】Maigeng Zhou, Haidong Wang, et al. (2019, 06).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6】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3):209-220.
【7】李明,黄京璐,王小广,盖连磊,盛立会,王怀勇,权力,成建定,陈忆九,刘超,罗斌.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01):66-69.
【8】Xiang-Fei Feng, Jo-Jo Hai.Sudden Cardiac Death in Mainland China: A Systematic Analysis.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2018; doi:10.1161/CIRCEP.118.006684
【9】Strike P C,Steptoe A.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trigger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ritique [J]. Psychosom Med,2005,67( 2) : 179-186.
【10】高晓嶙.我国人群运动猝死现状与预防[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29(02):95-98.
【11】宋广成. 高校体育活动中运动猝死事件的成因与防卫机制的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16.
【12】Goodman JM. Exercise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Etiology in apparently healthy individuals[J]. Sports Science Review,1995, 4(2) :14.
【13】70-year legacy of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Nat Rev Cardiol. 2019 May 7. doi: 10.1038/s41569-019-0202-5.
【14】楚海月.高校学生体质测试长跑猝死事故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03):59-63.
【15】张林峰, 李莹, 周红玲, et al. 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监测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6):504-509.
【16】张林峰, 李莹, 高建梅, et al. 北京市怀柔区居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监测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8):627-629.
一、选题想法
高以翔的死讯的确是有关话题的舆论最高点,也是我开始做此题的原因。但新闻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高危”职业的类似悲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还有“死得其所”“死得伟大”这样的危险发言。类似的“魔幻现实”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作为一个学新闻的大学生,不能不产生许多焦虑。
但在操作选题的过程中,我多次后悔在个人作业中选择这样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选题。没有医学背景或专家的审核,产出这样一篇稿子还是缺乏严谨性。有资料但难以下结论,存在结论冲突的文献也比比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能想到一个更加轻量更加轻松的选题。但也更希望之后能重新打磨这个选题。
二、资料收集
这次搜集资料的过程主要就三步:找新闻、查论文、联系有关部门(人员)。最大的收获可能是,与心脏病有关的词汇量大增。但因为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有限,可能还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研究发现。另外一个很大的发现就是,北京市对于市民急救的态度并没有像上海、深圳等地一样积极。AED的普及程度甚至不如江苏某些城市。其间有些比较复杂的原因,但有些事实还是能说明问题:北京地铁曾发生多次心源性猝死的悲剧,但至今依然没有安装AED,甚至拒绝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捐助“请求”;在我联系北京市急救中心的过程中,除了急救培训中心,其他部门对AED的事情都不太了解,都让我找其他部门;培训中心目前没有任何和高校进行合作、普及急救知识的计划;“AED地图”导航服务迟迟没有上线等等。这些现象在国外同等规模的大城市,乃至上海、深圳等地都是不可想象的。就连这次高以翔出事的地方:宁波,其AED普及程度也要高于北京。
在我查找相关数据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小程序“救命地图”,用户可以察看离自己最近的AED的位置和距离。这个小程序的出品方是“第一反应”,国内目前最大的提供急救服务的社会企业。腾讯地图和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出品的“AED地图”,也是由他们提供的数据。我和它的产品经理取得了联系,希望能获取一些北京市AED设备具体的经纬度坐标数据,这样我可以计算北京高校与AED设备的最近距离。同时也希望作为一个数据新闻专业和新闻学院院报的学生和主编,能够和他们开展更多的合作。她在请示领导后,不仅同意给我数据,而且也愿意接下来和我们进行更多的合作。这些都很好,唯一的不好是,他们在我交作业的那天才给了我数据。在DDL的压力下,我只能把“北京高校”改成了“北京市海淀区高校”。但那一片也的确是北京市AED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清华就有三百多台,凭一校之力拉高了全市水平),在校内配备了AED的高校也基本都在海淀区。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做完这个选题之后,我发现北二外已经安装了AED,这也是离我校最近的AED(虽然还是不够近)。因此最后一张图存在一些事实错误(包括其他没有登记在AED地图上的设备),准确的AED数量和分布还以现实情况为准。
另外,据我查到的资料,我国较大规模的对心源性猝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只有一次,即2005-2006年对北京、广州、克拉玛依、盂县四地进行的人口监测。类似于“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55万人”这样的结论,一直沿用的是那次调查的结果。并且当时推算到全国人口用的是13亿,如果以14亿来推算,其实每年猝死人数就要近70万。但最终我在文中用的还是我国医学界目前公认的数据。2018年我国学者所写的一篇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论文,综合了我国1978年以来的有关心源性猝死的研究数据,得出的死亡率其实要低于目前公认的数据。但在中文文献中,我并没有查到有任何研究引用了这一数据,所以也就没有在文中提及。
三、确定内容框架
1、“猝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2、我经常熬夜,是不是会猝死?
3、万一悲剧发生,该如何施救?
我有考虑过将第三部分“急救”作为全文主题,但涉及到“急救”就一定会有图解,我又不会画......并且已有师姐在澎湃美数课上操作了AED的选题,因此我决定还是将其作为一小部分来谈。
四、视觉呈现的选择
这部分我没什么好说的,这学期以来我在苏老师的这门课上一直沿用的这种风格。主要借鉴的是网易数读(但还是差的挺多的)。
五、写在最后
“猝死”,对我而言,听起来很陌生但实际又很熟悉。因为家里两位长辈都是因为“猝死”离世的。所以“猝死”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必然联系呢?在我们家,可能是基因里的心血管病史。但“猝死”在定义中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其实就是在暗示这是“不合常理”的。不合常理也就没有必然的“理”,是很玄学的事情。虽然这么说不太科学,但我从小就默认这种事情是看“命”的。运不运动,熬不熬夜,都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你会不会猝死。
在我这次查资料的过程中,其实也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我这个想法的“科学性”。因为在对猝死病因的统计中,“未知”永远是很大的一块。虽然在明确的原因中,冠心病是第一大原因,但冠心病这个病本身就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概率,在猝死时才第一次发作,之前也不会有明显的病症。所以“猝死”这个事情,是看命的,而且这是科学的:一是它和遗传病史有很大关系,二是没有人可以预见自己会不会、什么时候会发作。
但这次做这个题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大家觉得自己要“猝死”了,而是希望北京市,尤其是各高校都能推动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设备的普及(上海可是每个高中和高校都有啊)。
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时间紧迫,某些关键数据来得太迟,所以作品的完成度太低了。另外本次作业的内容还有待专业人士的检验,若有指正敬请反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