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恩施文旅号】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

2020-06-12 12: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统一安排下,恩施市非遗中心拟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为主题,以“传承文化瑰宝守护自然之家”为口号,推出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宣传展示活动。今日推出——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灯戏

2006年9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孟永香(左)表演传统灯戏《雪山放羊》(刘桃源摄影)

灯戏属恩施州五大地方戏种之一,清乾隆年间由四川流入恩施,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恩施市白杨坪一带。灯戏的唱腔主要由“正腔”和“小调”组成。正腔类唱腔主要包括“本腔”“七句半”“一字板”“悲腔”“神狗调”“四平调”“辰河调”等,均属板腔体,由两句唱词构成上下乐句;小调类唱腔自由灵活,多来自恩施一带流行的灯歌小调。灯戏角色行当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具有角色小、戏小、戏班小的特点,对服装、道具、舞台均无严格要求,最适合山区人民的文化需求。灯戏现保存均为单本折子戏。其艺术魅力在于通俗易懂的平民性、寓庄于谐的娱乐性、简约方便的灵活性和赏心悦目的观赏性,具有易学、易唱、易传的特点,是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恩施傩戏

红土傩愿戏《鲍家庄》2009年参加恩施州地方戏会演(甘武摄影)

恩施傩戏由红土“傩愿戏”、三岔“坛傩”以及傩面具制作三个部分组成,是恩施州五大地方戏种之一,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红土傩愿戏约在清道光年间由湖南澧阳的曹仁山传入,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现在尚有漆树坪和大河沟两个傩戏班子存在。红土傩愿戏由“正八出”和“邪八出”组成。正八出为《发功曹》《迎神》等八出法事。“邪八出”即指演出傩戏。大戏称为“三本半戏”,为《鲍家庄》《反五关》《青家庄》和《打金银》(半本戏)。小戏有《瞎子闹店》《小说媒》等。红土傩愿戏表演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音乐唱腔约20多种,伴奏为“打锣腔系”。

“坛傩”现存于恩施市三岔镇,它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恩施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至今还保留有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另外还有《大开山》《小开山》等单剧。傩戏表演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演出时一人主唱、多人帮腔,道白诙谐圆滑,动作粗犷豪放,时常戴着傩面具(有的角色不戴)进行表演。曾被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冯牧称之为“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州级传承人周金福演唱恩施扬琴经典剧目《盛日佳宴》(安斌摄影)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同治年间,由扬州一卖丝线的商人到鄂西山区做买卖把“扬琴”带入恩施。历史上它广泛流行于恩施市城区、集镇,在恩施长达140多年的传唱过程中,不断从地方戏剧、民间音乐吸取营养,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艺术特色的“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的演唱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碗琴为色彩乐器,与二胡、三弦、月琴、京胡、鼓、尺,合称“八音”。演奏时扬琴居首,其余围着长桌而坐。演唱传统曲目时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剧情进入高潮或煞尾时,伴以众合彩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恩施扬琴”是比较高雅的城镇市民文化,历史上没有专业演唱团体,局限于家庭相邀传唱,或组建民间“琴会”,如“清江琴社”“伯牙琴会”定期演唱,以琴会友、交流琴艺。恩施扬琴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相交融的产物,具有重要的文学、音乐和演唱艺术研究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胜伟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制作工序——鲜叶摊放(安斌摄影)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于清朝康熙年间(1680年)由恩施芭蕉黄连溪一蓝姓茶商创立,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主产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一带。

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工序有鲜叶摊放、蒸青、搧干水气、炒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焙火提香、拣选,包含蒸、搧、抖、揉、铲、整六大核心技术和搂、端、搓、扎四大手法。制作出的茶叶色泽润绿,条索匀整、紧圆、光滑、挺直如松针,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绿亮匀整,与西湖龙井的光、扁、平、直、尖削如碗钉对比,“一圆直、一扁直”,两只奇葩,各具特色。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耍耍

传承人黄知培、程琼表演耍耍《夫妻观灯》(甘武摄)

耍耍原名叫“耍神”,又叫“跳神”。最初是巫师——端公的祭祀仪式,其功能是求神驱疫消灾,播福于民,给民众以寄托和信念。在漫长的衍变过程中,“耍耍”从单人舞(端公“跳神”,只跳不唱)逐步衍变成双人舞(师爷、师娘又跳又唱)。耍耍主要在民间祭祀和喜庆活动时表演。“恩施耍耍”分布在全市11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其表演有“观音坐莲”“童子拜观音”“黄龙缠腰”等套路组合。唱词有“夫妻观灯”“奴家门前一条河”等传统唱段,又有耍耍艺人即兴编唱的恭维之词。“耍耍”的表演唱、跳结合,一男一女,相映成趣,且唱且跳,歌舞成分偏重,属于民间歌舞。2007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土家女儿会

2008年恩施土家女儿会开幕式在恩施州城清和园广场举行(刘桃源摄影)

恩施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追求自由婚恋和物资交流的盛会,大约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最初流传于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和板桥镇大山顶一带,现在已在恩施市城区及其他乡镇和景区传承。

恩施土家女儿会基本内容包括物资交流、赶场相亲、情歌对唱,这些内容在土家人生活基础上融为一体。女儿会活动期间,青年男女带上自家的农副产品、中药材和生活用品到集镇上换取自家需要的生活用品;青年男女趁赶场机会在一起交流情感,寻找意中人。相中对方就走出集镇到僻静处,以对唱山歌的方式加深了解。如果双方在歌唱中相中彼此,就相互赠送定情礼物。

恩施土家女儿会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及多学科研究价值,促进了恩施市和谐社会构建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恩施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体系建设。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板凳龙

芭蕉板凳龙参加州府表演(刘桃源摄影)

恩施板凳龙是盛行在芭蕉侗族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舞蹈。每逢节日、集会、庆典或农家婚丧,这些地方都要耍一回板凳龙。“板凳龙”玩法有多种:一是四足、三足或两足的独凳龙。两足的由二人握持组成长龙表演,也可由一人握持单独表演。三足的则由三人组成一条小龙,表现其灵巧优美的穿插,旋转,飞腾等动作;二是由九条板凳组成的多凳龙。表演时二人各执龙头龙尾,另外数人举板凳于其中,形成一条长龙,或翻或转,或缠或穿,或摆或窜,风格独特。“板凳龙”主要动作有龙抬头、龙回首、龙翻身、龙抱柱、龙戏珠、龙抢宝、龙飞天、龙入海、龙摆尾。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三才板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洪顺在表演三才板(刘桃源摄影)

恩施三才板源于四川“金钱板”。其唱腔动听易学,道具简单易做,当地群众相继学唱,不断流传到恩施及周边利川、宣恩、咸丰、来凤、建始等城乡集镇。传统的三才板仅一人手执三块竹板作道具,无须乐器,击板相奏,方言说唱。其唱腔属单曲体,上下句轮番演唱,方言韵味十足,简单动听。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重方言、讲押韵、注平仄。语言生动形象,诙谐有趣,演唱曲目多以百姓身边小事、趣事为题材,短到几分钟的“见子打子”,也不乏传统的长书大段。2009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社节

社节吃社饭(刘桃源摄影)

恩施社节,俗称“过社”,是恩施人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其源头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农耕文明时期。主要有“吃社饭”与“拦社”两大内容,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前举行。社饭原是古人社日祭祀土地神即社神的祭品,现在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但仍保留村社时期的遗风,如公共性的合众饮食,分吃社饭的相互馈赠。拦社,是在春社日前祭扫三年内的新坟。此俗是在社节传承过程中,因宗祠兴起而淡化社神代之以祖灵崇拜的结果,亦与二次葬俗有关。2007年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阳河民歌

太阳河代表队演唱的《石工号子》参加恩施市第一届原生态山民歌大赛(摄影:刘桃源)

太阳河民歌是发源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其调式和旋律特色浓郁,是太阳河乡及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歌的一朵奇葩。太阳河民歌种类繁多,有“赶骡调”“喊喊调”“拉煤号子”“石工号子”“五句子歌”等7大类30个歌种。其题材丰富,自然知识、历史故事、生活琐事等包罗万象。太阳河民歌调式俱全,宫、商、角、徴、羽皆有,徴调式最多,商调式其次,角调式所占比例不小。2013年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族传统婚俗

2016年女儿会土家婚俗展示(刘桃源摄影)

土家族传统婚俗是一部土家族婚姻制度发展演变的活态历史书籍,融合了汉民族和土家族婚姻礼俗的重要成分。恩施土家族传统婚俗传习至今的程序和礼俗有:提亲、订婚、认亲、求喜、过礼、娶亲、哭嫁、回门。其中最能代表土家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是陪十姊妹、陪十弟兄、哭嫁等习俗。《十姊妹歌》《哭嫁歌》亦歌亦哭,句式自由,长短不一,感染力强烈,被誉为“中国式咏叹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2020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恩施五句子山歌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冉井海演唱五句子山歌(刘桃源摄影)

恩施五句子山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如今仍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百上千首。五句子山歌是恩施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歌种。在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广有分布。恩施五句子山歌反映了人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劳动场景,有劳动间歇的活动,有各种社会生活习俗,尤其是男欢女爱,以及一些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等。

恩施五句子山歌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式,语言上不求雅,而是将乡村山民很朴实的口头语言大量入诗,使歌词内褒含清新、朴实的自然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易懂易记、顺口成诵、朗朗上口、韵味无穷。2011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石工号子

传承人谭学聪(左一)表演石工号子(安斌摄影)

石工号子,曾广泛流传于恩施市太阳河、崔家坝、芭蕉等各个乡镇,包含有“撬石号子”“抬石号子”“滑石号子”等,属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人们在开山采石、修塘筑坝、修桥筑路、营造梯田、盖房造屋时,配合着各种劳动,呼喊着各种不同节奏和不同速度的号子,这种号子多以高亢且自由的声腔出现,演唱时一领众和,沉重有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民俗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劳动歌曲。

石工号子的歌词内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特定内容的劳动呼号;一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和传统叙事歌词,且号子的曲调大都与本地民歌,特别是山歌,有紧密联系。2011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1项)

传统戏剧

恩施灯戏

木偶戏

南剧

皮影戏(崔坝皮影戏)

传统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恩施傩面具制作工艺

造纸技艺(恩施皮纸制作技艺)

吊脚楼营造技艺

曲艺

恩施扬琴

三才板

民俗

恩施社节

土家女儿会

恩施坛傩

陪十姊妹(陪十兄弟)

土家族传统婚俗

传统音乐

五句子山歌

石工号子

太阳河民歌

十姊妹歌(哭嫁歌)

恩施花锣鼓

传统舞蹈

恩施耍耍

板凳龙

恩施车车灯

龙灯舞

绕棺(靠灯、穿花)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板凳拳

竹马(踩高脚)

恩施地鸽子

传统医药

王氏丸剂传统制作技艺

正骨疗法(恩施庄氏正骨法)

传统美术

恩施木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6项)

传统技艺

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

恩施傩面具制作

皮纸制作技艺

吊脚楼营造技艺

布瓦烧制技艺

火纸制作技艺

漆器髹饰技艺

苞谷酒传统酿造技艺

土家烧饼制作技艺

油茶汤制作技艺

土家腊肉腌制技艺

棉絮手工弹制技艺

传统木秤制作技艺

转豆皮制作技艺

神豆腐制作技艺

皮鼓制作技艺

恩施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恩施油香制作技艺

包谷麻糖制作技艺

老鹰茶制作技艺

漆器髹饰技艺(白杨坪水磨漆髹饰技艺)

传统戏剧

恩施傩戏

恩施灯戏

恩施木偶戏

恩施南戏

民俗

恩施社节

恩施女儿会

恩施坛傩

恩施陪十姊妹

恩施哭嫁

花朝节

赶毛狗习俗

上梁习俗

传统音乐

五句子山歌

石工号子

恩施山民歌(太阳河民歌)

十姊妹歌

恩施山民歌

恩施花锣鼓

薅草锣鼓

民间文学

孙宝的故事

十姊妹歌

鲁班的故事

恩施谚语

传统美术

木雕

漆画

剪纸

石雕

根雕

竹编

藤编

纸扎

恩施糖画

曲艺

恩施扬琴

三才板

三棒鼓

干龙船

传统舞蹈

恩施耍耍

恩施板凳龙

恩施车车灯

恩施草把龙

莲香

舞狮

撒叶儿嗬

龙灯舞

传统医药

王氏丸剂制作技艺

恩施庄氏正骨法

罗氏正骨法

板党炮制技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竹马

地鸽子

陀螺

毽子

恩施“少和”

板凳拳

信息来源:恩施文旅资讯网 · 恩施文旅号

欢迎转载 · 注明出处

原标题:《【恩施文旅号】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