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银河:贪婪是一种后天的残疾
原创 李银河
本文插图来源于影片《贪婪》世间有许多事,不是出于自然的(natural)需要,而是故意做出来的,是人为的(artificial),有点“无事忙”的意思。
如果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事仅仅出于自然的需要,全世界的人的总和工作量恐怕要减去三分之一。
一位德国学者说,目前满足德国人基本生存必需品的生产,只需要三分之一的人力资源就可以做到了,其余三分之二的人从幼儿园的年龄就可以退休了。
最典型的自然需求就是温饱的需求,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存必需品的需求。
最典型的非自然需求是对奢侈品的需求,社会学家凡勃伦所谓“炫耀性消费”,什么千万元一辆的车啊,百万元一块的手表啊,万元一只的包啊,千元一个的汉堡啊,所有这些价格远远高于价值的东西。对这些奢侈品的需求都是人为的非自然的需求。
人生活在世间,满足生存的必需其实很少一点就够了,不过是衣食住行方便舒适一些就好。食:摄入营养超过需求就会得病,所以人均千元的吃饭标准完全没有必要;
衣:衣服蔽体保暖也就可以了,最多加上美观一些,不要太难看,所以一个包包几万元也没什么必要;
住:住得再宽敞,人均一百平米也到头了,把自己的宅子盖成故宫模样,不但没有必要,而且那想做土皇帝的想法很恶心人;
行:开辆十万元的功能齐全的车也就可以了,不就是代步吗?一定要开价值百万千万的车,不但是炫耀性消费,而且立即让人质疑社会的贫富分化程度和有人有钱没处花这种现象的形成机制,要找到问题症结,想法儿改一改,比如高额累进税,搞好二次分配。
上述事物只属于物质范畴,而在精神范畴中,也可做出自然需求与非自然需求之分。最典型的自然需求是对美的享用——一首好听的歌,一幅好看的画,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一个催人泪下的电影。
最典型的非自然需求是各类繁文缛节,如宗教的仪式,世俗的仪式,政治的仪式。
尽管对于自然的需求和人为的需求有褒贬不同的评价——既有鄙夷的评价也有褒赏的评价(例如认为炫耀性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增加来自富人的税收)——我还是偏爱自然的事物,厌恶人为的事物。我认识一个智慧的女人,她厌恶所有的饰品,包括首饰,徽章,就连校徽都不能容忍。我对人为事物的厌恶就是这种感觉。
非自然的物质需求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人类劳务的增加;非自然的精神需求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导致人们的厌烦。
为什么不能省省呢?
贪婪是一种精神病态,就像先天残疾一样,它是一种后天的残疾;就像肢体残疾一样,它是一种精神的残疾。渴求那些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难道不是病态吗?人应当戒除贪欲,追求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我们面临着两种社会类型的选择:
一种是节约型社会,只满足人们的自然需求,生产量较小,消费量较小,耗费资源较少,人们活得比较淳朴休闲;
另一种是奢侈型社会,追求去满足大量非自然的人为制造出来的需求,生产量较大,消费量较大,耗费资源较多,人们活得比较劳累虚荣。
我们应当选择哪一种类型,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