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硕评论:产业学院给职业教育专业化“充电”
【黄硕评论】
作者:黄硕(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
近日,国内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在柳州揭牌成立,千万投资,七大专业,让许多关心职业教育的人眼前一亮。从广西街头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学校课堂,这些年,通过美食纪录片、网络博主持续“带货”,“嗦”一碗螺蛳粉成了新风尚。2019年,螺蛳粉在淘宝平台的年销售量达2840万件,为当地创造了70亿产值。(2020年6月5日 《北京日报》)
说到螺蛳粉,它起源于广西柳州这个地方,据了解,由当地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笔者觉得,把螺蛳粉的发迹看作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过程相对贴切。
各地小吃数不胜数,为什么螺蛳粉最近几年走俏了呢?这里面的构成因素不禁让人“品味”与思索。螺蛳粉作为广西当地的特色小吃,能够被外界接受并喜欢有其原因,除了味道、口感和食物本身的品质,市场和营销渠道方面的发力推动了螺蛳粉产业的形成,并有效地扩大了消费群体。
螺蛳粉从小吃形成产业,袋装螺蛳粉的生产使螺蛳粉走出餐馆,凭借电商平台跨越地域来到广大消费者的餐桌上。袋装螺蛳粉生产技艺的提高靠的是专业人才的付出,人才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螺蛳粉产业学院的出现一方面对从业者培训、规模化生产、口味与品种的丰富起助推效果;另一方面,该产业学院可着手螺蛳粉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对症下药”,诸如产品同质化、各种原辅料对米粉品质的影响等问题,产业学院通过专业研究,给需要攻关的难点开出合适的“药方”。生产标准和质检标准的完善也离不开产业学院的专业研究。
中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的成立正好为螺蛳粉这个产业动能不断加码,助其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给职业教育专业化“充电”,促进从业者素质提升及产业人才培养。该产业学院使职业教育更加精准对接产业,7个专业的设置对应的是产业链上的专业人才需求,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对产出高质量产品来说是一种保障。
专才的需求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产值的增加。培养人才是新兴产业立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从源头入手设立螺蛳粉产业学院是集合产业链优势的举措,同时也利于解决生产、质检等环节所存在的难点。把螺蛳粉产品当作研究来做,这个精细活儿需要专门的产业学院深入探究,在产品研发、质量保障等领域发挥智力高地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彰显其学有所用、专才专用的长处。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可归类于定向培育,精准对接职业需求和生产需要。螺蛳粉产业学院为螺蛳粉产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专才的持续供给,并且起到人才储备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直接对接的又一进展。
作者简介:黄硕(HUANG Shuo),男,1986年7月生于中国北京,“黄硕评论”(Huang Shuo's Comments)作者、新闻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新媒体人和旅游达人。他在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及其网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小康》杂志、China.org.cn(中国网)等媒体上发表时评文章,并在“黄硕对谈”(Huang Shuo's Talk)、甘肃卫视大型财经证券电视节目《交易日》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七嘴八舌“趣”旅行》和China Drive节目里,对热点话题进行资讯分享与评论。
黄硕评论,传播正能量!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