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观察|读库搬家:南通的善意赢得了什么?
南通上一次的全国性文化盛事,可能要追溯到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了。
这当然是一个段子,但对于江苏南通这座经济繁盛但文化影响力稍逊的城市而言,最近一周,它的确体会到了文化重镇的幸福眩晕感。可能很多南通人很懵圈,为啥像读库这样一个投资这么小的项目,媒体报道和大V捧场密度超越了所有的“经验主义”,甚至能和通车的沪通长江大桥——南通本地人最自豪的一件事并驾齐驱。
2020年6月6日,在发出那封著名的“江湖救急信”七个月之后,《读库》的创办者张立宪站在南通开发区这座6000平米的新仓库中,看着它的18组货架3300个货位,还有那不知疲倦的7个捡货机器人,“意顺情酬”的启动了读库的新家。在过去的一两个月里,30余辆载重卡车每车拖上30吨书籍、纸张或员工的物品,行驶1129公里,将读库的库房整体迁移至此。
然后,这就成了上周末中国最大的文化事件之一。
我相信,南通并没有料到读库落户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就如同中国其他工业强市,它们的既往发展体验并不足以提供了解这一“美丽新世界”的思想资源。
但就是在此种懵懂的状态下,去年年底,南通向正处于搬迁危机中的读库主动伸出了援手,这种善意很可能并非多么有功利性,只有10名员工的读库搬家远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大项目,甚至双方的最终结合也是某种人文式的感性行为,据说张立宪在作出落户南通的决定时,首先想到的是一名南通读者,每年年底都会给他发短信预定第二年的《读库》,那天,张立宪还把这位做电焊生意的读者请到了现场。
张立宪说,“我真的觉得,南通来对了”。他说这番话时,指着库房里几位穿着读库工服的工作人员,暴露了他们的公务员身份,都是来做志愿者的。
有十位读库员工从北京迁到了南通,其中还包括两个三口之家。张立宪原本没想到他们都会来,谁知道他们的答案是,“南通的基础教育好,孩子如果在南通上中学,以后回老家考大学,肯定碾压其他同学”。
就这样,即使在江苏省内也不特别以文化底蕴见长的南通收获了读库的青睐。南通在文艺女“读库”的心目中,似乎就是一个朴实木讷靠谱的理工男形象,值得托付。如杨浪所说,中国现代创新出版业的根子从此栽在了南通——这个诞生了中国现代纺织业,现代第一家博物馆和现代教育的地方。
一位朋友和我说,文化项目对一座二线城市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项目,投入最少关注最多。这话我很同意,但我还是觉得,一座城市在引入文化项目时,未必要去想什么影响力和后续的经济价值,你就像南通这样宽容厚道的对待一个困厄之中的民营文化机构,也未必有什么宏图远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文化以及中小企业的善意吧。这就好比张立宪与《读库》的勉力坚持,其初衷也未必是什么英雄主义色彩,就是放低自己认真做一本书,正如张立宪在接受澎湃采访时说的,“我们其实就是为读者服务、为内容服务、为知识和思想服务的仆人”。
南通的善意和读库的纯粹很可能是恰到好处的,如果再多出很多,变成了快速打造文化大市的大跃进和上市出版公司的炽烈雄心,这个故事貌似应该写成鸡血的商业评论才更适合点。
这的确只是一个温暖的出版“小故事”,但读库却很可能是中国出版行业里第一个用上自动化智能仓储系统的,落户南通也成了中国文化界的大事件。
1903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在翰墨林印书局,这个小故事后来也变成了大事件。
《读库》已经出了15年、100期,第101期将在本月中旬被一一打包发出,发货地——南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