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益生菌是“智商税”?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对肠道健康没多大用

杨若辰 编译/上游新闻
2020-06-11 09:18
绿政公署 >
字号

据CNN6月9日报道,无论是酸奶中含有的益生菌,还是塞进胶囊并在药店货架上出售的益生菌,都深受健康人士和宝妈们的欢迎,据信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在使用它们。但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GA)的一份新的审查报告称,这些所谓的好细菌对肠道健康没有太大作用——包括消化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症。

一些酸奶饮料中含有益生菌。

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的儿科胃肠病学家,也是AGA的发言人杰弗里·普雷迪斯(Geoffrey Preidis)说:“对于我们研究的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使用益生菌。”益生菌可能添加到食品中出售,也可能出现在医生的处方上,但作为补充剂通常价格比较贵,而且配方也有很大不同。

格雷斯·苏(Grace L. Su)是密歇根大学胃肠病学主任,也是发布本次新指导意见的小组主席。她说:“尽管我们的指南确实列出了益生菌的一些使用案例,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公众对益生菌益处的假设还没有充分的依据。”

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某些细菌和酵母,通常存在于酸奶或膳食补充剂等食物中。

世界卫生组织称:“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当给予适当的剂量时,对宿主的健康有益。”

华盛顿大学药物化学副教授琳恩·麦克法兰(Lynne McFarland)说,对现有研究综述的益生菌的益处是独立地考虑了每种单菌或多菌制剂的效果,而不是把它们混为一谈。

麦克法兰说:“选择一种有效的益生菌意味着将特定的益生菌菌株与需要治疗的疾病类型相匹配。大多数时候,益生菌产品上的成分是没有用的。”

随着研究人员对肠道细菌或微生物对我们的肠胃健康的作用了解得越来越多,益生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苏说:“我们希望随着我们对微生物群的了解加深,我们将能够更有效地选择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可能有益的益生菌。”

然而,由于益生菌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国家地区并不被视为药物,因此它们不像药品那样受到监管。普雷迪斯说,这让消费者得到了误导性的信息,并阻碍了有关益生菌如何有助于治疗疾病的科学研究。

新指南称:“该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监管,产品的营销往往直接面向消费者,没有提供直接和一致的有效性证明。”“这导致了益生菌的广泛使用,其临床疗效的证据令人困惑。”

该报告估计,2015年有390万美国成年人使用某种形式的益生菌或益生元,比2007年增加了四倍。该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今年在美国的销售额预计将超过60亿美元。而数据显示,中国益生菌市场正以平均每年约15%的增速飞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896亿元。

患者经常询问临床医生他们是否应该服用益生菌,如果应该的话,应该服用哪些产品。这些问题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目前正在研究的益生菌制剂都不是作为治疗、减轻或预防疾病的药物生产的。

普里迪斯说,益生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免疫系统受损的人。他呼吁任何考虑开始益生菌养生法的人都要先向医生咨询。

他说:“更严重的副作用是感染。作为活着的微生物,益生菌可以离开肠道,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

然而麦克法兰说,益生菌也不应该被摒弃。

她说:“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是一样的。一些益生菌菌株和混合物对某些类型的疾病非常有效,不应该被忽视。”

益生菌能在哪些方面起作用?

这项研究确实发现益生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特定的益生菌可以让出生时体重低的早产儿减少全量喂养所需的天数,缩短住院时间。

同样,某些益生菌也应被考虑用于预防服用抗生素的成人和儿童的艰难梭菌感染。艰难梭菌是一种引起腹泻和结肠炎症的细菌。

该综述还发现益生菌可用于治疗囊炎,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通过手术治疗。

然而,关于使用益生菌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没有足够的证据。事实上,AGA建议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考虑停用益生菌,因为“相关的费用和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没有危害”。

该研究还得出结论,益生菌对北美患有急性肠胃炎的儿童没有益处,并建议不应对在急诊室的腹泻儿童使用益生菌。

然而麦克弗兰说,本次审查没有考虑到美国以外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在缩短儿童急性腹泻的持续时间方面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原题为:《大火的益生菌是“智商税”?美国胃肠病学协会称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没多大用》)

    责任编辑:徐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