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业即分手,是现实主义施下的魔咒?
浪漫似乎是人们对爱情的永恒想象。文学、影视作品中对爱情的浪漫表达不胜其数:忠贞不渝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怦然心动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理想化地看待爱情。爱情观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推进,拜金、物质的观念似乎取而代之成为爱情的标签;恋爱和婚姻的衔接关系,也让人在思考爱情时多出了现实的、经济的考虑。
转眼又到了毕业季,毕业即分手的爱情魔咒似乎又要在一对对校园情侣中发生。曾经志趣相投的恋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抉择,还能坚守和对方在一起吗?爱情于年轻人而言是什么呢?
2019年,复旦大学的胡安宁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吴晓刚教授,对中国大学生的爱情观倾向和家长教育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它或许能为我们了解年轻人爱情观及其成因,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爱情观是什么?
爱情观(attitude to love)代表着与爱相关的感知、取向、规范和价值观。简单理解一下,以下常见于深夜情感电台的“鸡汤文学”都有爱情观的身影:
“分手是不是就像天塌下来了?”
“没有物质的爱情能幸福长久吗?”
“和不爱的人在一起生活还有意义吗?”
怎样用学术的眼光看待爱情观呢?Hu和Wu的这篇研究里,可将爱情观形象化为一条“光谱”:一头为“现实主义”,另一头为“浪漫主义”。通过十多个恋爱观量表,可以估计出大学生爱情观处在光谱带的哪个位置上,以此衡量观念拥抱浪漫或现实的倾向。体现出现实倾向的表述比如,“在我开始亲密关系之前,我会考虑伴侣的基因对我未来孩子的影响”,它们强调亲密关系里对伴侣职业前景、经济基础的考虑;体现浪漫倾向的问题包括,“我的爱不会因为父母、亲戚和朋友的不同意见而动摇”、“如果我不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我的生活就毫无意义”等。
Hu和Wu的研究基于北京市大学生团体调查(BCSPS)资料,对2009年入学的北京市54所公立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爱情观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爱情观参差不一,现实或浪漫的可能性都有。但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会培养大学生拥有越现实的爱情观。
而以往的研究结论普遍更支持现实倾向。比如1968年学者Knox等人对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学生进行爱情观调查后发现,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更现实而非浪漫,女生现实的程度更重;另外在大学里呆的时间越长,对爱情的态度也越现实。再如2013年学者Jankowiak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年轻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地接受浪漫的情感。但一旦开始严肃考虑一段关系,对爱情的态度还是会由“现实”主宰。
大致看来,年轻人的爱情观中“现实”占了上风。这和我们的感受似乎是一致的: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分分合合的都市爱情故事、屡见不鲜的婚姻破裂案例……让人对爱情的浪漫面在亲密关系中的地位产生怀疑。
那爱情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家庭出身或许是关键之一。
爱情观为何如此?
这篇研究提到了两个可供思考的理论基础。
其一是英格尔特提出的价值变化理论。这位政治文化学者认为,伴随人口的代际更迭,社会整体价值观会呈现出由旧到新的变迁。其中教育程度比较高、比较年轻的一代,会优先投入“后物质主义”的怀抱——后物质主义者是不会轻易向现实妥协的,相比于在意物质生活是否能得到保障,他们或许更看重爱的激情和幻想。
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往往经济水平更高,文化上也更有优势。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这种家庭培养出的成年子女,可能更具有后物质主义取向,更容易通过社会化习得浪漫的爱情理念。
其二是最早由韦伯提出的社会封闭理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某些社会群体会通过一定的机制将资源和机会局限在小部分人群中,保障获得利益的人有垄断优势。
由此,在相对优越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更看重爱情是否能维持现有的经济基础。他们也许会赞同“没有物质的爱情将是一盘散沙”这句话——找一个生活质量、消费水平都比较高的对象,这样当将来进入婚姻时,爱情也会更持久。
这篇研究的结论显然更支持两个理论中的后者。虽然大学生们有着对浪漫爱情的憧憬,但家庭的价值影响,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务实、冷静的感情倾向,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有着现实爱情观的大学生们,将来还可能找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人当作另一半,进而催生“门当户对”的婚姻组合,扩大他们的家庭和低学历家庭之间的差距。
研究还告诉我们什么?
从研究文章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教育背景良好的家庭,可以获得更多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本,从而影响子女对爱情的认知偏好。还有研究表明子女对父母的经济和心理依赖,会增强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学生思想上正处于成长期,丰富多样的文化思潮在象牙塔中与他们相遇。形成稳定成熟的爱情观,对他们而言,是需要不断用实践参悟的人生课程。
最后,研究也启发了小编关于“浪漫”和“现实”的思考。我们是否在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爱情中的浪漫/现实?这两个词似乎在大多人心目中是有情感指向的:前者听起来不切实际,后者听起来冷血俗气。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爱情的真相》一书里,回顾了起源于18世纪的浪漫主义爱情的定式,他认为那其实是“文化为我们设立的艰巨难题,却又蛮不讲理地将其描绘得轻而易举”——浪漫爱情观里不成熟的前提假设太多了,比如真爱无须言语、长久的婚姻能保有恋爱的全部激情等等。
现实主义或许不是爱情观冷血赤裸的另一极端:信奉它的人对美好爱情同样向往,但对于如何实现它,有着更符合社会规律的理念和方法——比如挑选对象时,强调物质基础和社会地位。虽然研究得出了“现实”观念主宰大学生恋爱观这样的结论,但大可不必就开始对爱情悲观。精神上的兴奋、和谐、眷恋才是爱情产生的心理基础,从前爱情观是现实的也好,浪漫的也罢,在真正遇上“钟意的ta”后,没准就都不算数了呢?
参考文献
① Hu, Anning , and X. Wu . "Parent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ove: Survey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19).
② Knox, David H. , and M. J. Sporakowski .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ward Lo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30.4(1968):638-642.
③ 董良. "从韦伯到帕金:社会封闭理论的发展和思考." 学术论坛03(2015):132-135.
④ 王天楠. "英格尔哈特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6-72.
⑤ 爱情是什么?-盐选推荐的回答-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3792/answer/737146281
撰稿&图文编辑:
欧阳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
靳永爱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