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容易成为出气筒的人,都有这几个特质

2020-06-15 0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每日罐头”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的精神食粮栏目(狗特别喜欢的)。

今天聊一个比较隐秘的心理问题,为什么高敏感的人容易成为“情绪海绵”?

罐头质检员:雨歇微凉、王星星

你身边有没有情绪海绵人?

永远猜不透ta开心还是不开心那种。

ta可能是暖宝宝,有人难过时第一个送上安慰。气氛变微妙时,会及时讲个得体的笑话,保证大家不陷入尴尬。

这种就是高敏感型人格,他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别人持续波动的紧张、担忧、沮丧、悲伤或愤怒,像“情绪海绵”一样默默吸收着周围的不良情绪,充当身边人的情绪守护者。这种特点也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

能感受到最微妙的气味

能注意到房间里几乎无法察觉的细节

能感受到别人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你也是“情绪海绵”的一员吗?来一起看看。

高敏感的人有充当他人“情感看护人”的习惯,有的人小时候就会充当父母的情感照顾者,成年后也习惯了照顾伴侣的情感,还会照顾其他那些缺乏情感成长、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情感的人。

“情绪海绵”试图控制他人的情绪,并试图给他们一个更积极的方向,听起来很正常。但是太关心别人的情绪,要么会剥夺自己的力量,要么会扮演一个无能的角色,以满足他人的强大需求,要么相信别人会保护自己。

而事实恰恰和“情绪海绵们”的期待相反,他们那种敏感、软弱的特质很容易被利用,很多人心情不好就会发泄在他们身上,或者把他们当出气筒用。

举个有点夸张的例子,过多的情绪垃圾相当于核废料,“情绪海绵”们有点像在吸收核辐射,不知不觉承担了太多来自别人的投射。

当一个人无法接受和管理自己的情感负担时,就会把它投射到外部。这就是Melanie Klein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投射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一个人通过把自己的情绪、自己拒绝的品质发泄给别人,最终把自己的无力感、愤怒、沮丧甚至嫉妒投射到别人身上,仅仅因为他拒绝接受这些感觉,不想把它们当做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家里,丈夫对妻子的投射认同可能会形成一种慢性特征,当妻子承担了丈夫投射来的“无力感、愤怒、沮丧”,会降低对她自己的认同感。这个侵蚀的过程是很隐秘的,不容被意识到。

当意识到你的敏感让自己成为了别人阴影投射的蓄水池,会很痛苦,但记住,把有毒的关系拖上几年只会更惨。

毕竟,你是高敏感型人格≠你有义务管理别人的情绪。

而帮别人管理情绪,有时候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他们自己也有成长任务,比如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需要管理。

所以,吃力又不讨好,何必继续当一个“情绪海绵”呢?

你需要学会说不,设定界限,最重要的是,拒绝接收那些有毒的投射,因为它们并不属于你。

参考文献:

Nozaki, Y. & Mikolajczak, M. (2019) Extrinsic Emotion Regulation. Emotion; 20(1): 10-15.

Klein, M. (199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J Psychother Pract Res; 5(2): 160–179.

Jennifer Delgado Suárez,The dangers of becoming an “emotional sponge”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