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替代还是互补?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和学生发展

2020-06-10 12: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佳丽 定量群学

01

导言

20世纪60年代,科尔曼(Coleman)提出家庭背景是影响学生发展和教育获得的重要因素,是教育和社会不平等的再生根源,甚至可能比学校的影响作用更大。家庭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途径大致分为两条:

(1)通过经济资源投入为子女提供有差异的教育机会,如正规学校里的“名校”、“重点校”和校外有偿性教育服务“影子教育”(即课外补习);

(2)通过时间和经济投入如父母教育参与和行为支持,影响子女的学习行为和态度,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这与教育经济学中的投入与产出视角不谋而合,学生的教育获得或教育成就与家庭教育投入有关。家庭教育投入包含教育支出、物质资源等货币性经济投入,也包括父母时间、精力和情感等非货币性投入。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往往同时存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有助于揭开家庭教育投入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机制,对家庭做出理性的教育投入决策,乃至实现弱势阶层教育获得代际流动都有重要意义。

问题1: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对学生发展有没有影响作用?如果有,谁的影响作用更大?

问题2: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是彼此削弱(替代)还是彼此增强(互补)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聚焦以课外补习为主的经济投入和以父母参与为主的时间投入与学生学业发展的关系探究。

数据

02

本研究使用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基线和2014-2015二期追踪数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基线调查从全国随机抽取了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112所学校,438个班级,共约2万名学生,该项目追踪成功的样本是2013年为7年级,2014为8年级的同一批学生,其中匹配成功并进入分析的学生样本有9449名。

因变量为学生第二期语文、数学、英语期中测试成绩和三科平均成绩,主要解释变量为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其中父母参与包括亲子交流、亲子督导、亲子陪伴、亲子活动、家校沟通,课外补习包含学生基线和二期是否参加语文/数学/外语课外补习。控制变量包括学生个体层面(性别、户口、独生、前期能力、教育期望)、家庭层面(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教育和成绩期望)和学校层面(学校所在地级别、类型,学校排名)等变量。

03

方法

回答问题1:采用普通OLS回归和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分析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有影响,并挖掘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谁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解释力度更大。

回答问题2:在模型中加入父母参与各维度和课外补习的交互项,探讨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作用的联合机制,如果交互项系数为正,即参加课外补习后,父母参与行为的影响增大,或者说随着父母参与行为频率的增加,参加课外补习的影响也增大,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相互增强,形成互补关系;如果交互项系数为负,参加课外补习之后,父母参与的作用降低,或者说随着父母参与频率的增加,课外补习的作用降低,那么可以判断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相互削弱,形成替代关系。(请参考赖德胜等2012年文章)

研究发现

04

第一,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变异解释率大于课外补习,父母参与中亲子交流对学生学业成绩正向影响作用最大,尤其是对学生的语文成绩。

※父母参与中亲子陪伴、亲子交流、家校沟通行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亲子交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语文成绩;

※父母检查作业、指导功课等直接干预孩子学习的亲子监督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表现出消极作用;

※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也有正向影响(具体分为周末、工作日补习后,只有周末补习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正向作用,工作日补习有负向影响作用,具体请审阅参考文献),父母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解释率高于课外补习的影响。

第二,在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方面,亲子交流、亲子活动和亲子监督分别与课外补习存在彼此削弱的替代关系,家校沟通与课外补习存在彼此增强的互补关系。

※参加课外补习会削弱亲子交流、亲子活动和亲子监督频率增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作用,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亲子交流和亲子活动频率越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更低;

※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家校沟通频率越高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大,即家校沟通频率高的家庭,参加课外补习之后,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提高的更多。

表1 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表2 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夏普里值

05

研究不足

(1)家庭教育投入并非只包含父母参与、课外补习,还包含其他教育费用等货币性投入,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非货币性投入;

(2)研究只分析了父母参与和课外补习的“数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

(3)因变量选择、课外补习类型、父母参与维度、研究方法等都存在不足;

(4)如何在保证有效评估课外补习影响效应时,比较其与时间投入指标的作用,需要再思考。

替代

互补

主要文献:

李佳丽,薛海平.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和中学生学业成绩[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2):15-22.

其他文献:

李佳丽,何瑞珠.家庭教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和青少年发展: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影子教育阐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9(08):97-105.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0(01):13-31.

原标题:《替代还是互补?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和学生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