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检查报告互联互通互认,上海今年将争取实现市区医疗机构联动
如何才能够让病人少跑路?上海这样做。
2019年11月1日起,上海市37家市级医院之间率先实现部分医学检验项目、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和影像资料互联互通互认,今年这项工作将进一步推进,争取实现市级医院与16个区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
6月9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做客《2020上海民生访谈》时透露上述消息。同时,邬惊雷在座谈中透露上海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设情况,以及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等情况。
市级医疗机构检查报告互认率达90%
去年,上海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报告互联互通、结果互认,目前现状如何?
邬惊雷透露,去年11月份,市级医院率先实现互联互通,主要涵盖35项医学检验和9项影像学检查项目。统计显示,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经过临床医生互认的检验项目已经有270万多人次参与,互认率达到90%。
为何还有10%互认率无法做到?邬惊雷解释说:“任何检查都有其时限性,医生觉得病人今天发烧到我这里,但过了五天还在发烧,病人的白血球、白细胞、血常规都要重新检查。90%互认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下一步这项工作进展如何?邬惊雷指出,按照目前推进情况,争取在今年能够完成市区联动,让市级医院和16个区的医疗机构检查报告能够互联互通互认。“截至目前,16个区里面徐汇区、静安区等9个区已经完成了测试,其他区正在推进测试工作,今后市民看病检查会更加方便。”
邬惊雷进一步表示,互联互通互认可以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便利,第一是减少了病人的麻烦,不要重复检查,多做一个CT就是对身体多一次放射性暴露;第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减少不必要医疗资源浪费;第三是过去看病会带着一大堆其他医院的检验报告单,现在不用带了。
长三角范围内检查报告互联互通互认是否能实现?邬惊雷表示,这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目前已经在南通、嘉善开展试点。除了检查报告互联互通外,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如疫苗接种等也在进一步推进。
而对于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展,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已经有23家公立医疗机构建成互联网医院,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在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我们希望不是简单看一次诊,希望它能够对病人健康管理、咨询工作进一步往前推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的走动,还有一个就是解决孩子看病难题。”
核酸检测能力扩容
当前,上海发热门诊建设进度如何?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邬惊雷对此指出,上海在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出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把防疫的触角延伸到社区,进一步发挥这些遍布全市的发热哨点网底作用,前移关口,做好对发热患者的筛查、登记、转诊、跟踪等工作,与发热门诊协同,与上级医院、所在社区形成对发热患者的“闭环管理”。
同时,除了市级疾控和16个区的疾控,现在上海医疗机构目前有37家医疗机构、17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预计到6月底还会进一步扩容,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正在加紧加快实验室建设。
邬惊雷还透露一组数据,截至5月25日,全市对21807名企业复工复产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对7000名复学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采样检测,对74216名申请检测个人进行采样检测。组织全市45家指定医疗机构落实“快捷通道”,对复学后出现发热等异常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免费核酸检测,截至5月25日,累计采样检测6481人。
对于复学后出现发热等异常的学生,邬惊雷在座谈中具体指出,目前从整个复学到现在,学校和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做到联防联控,能够无缝对接,每天对这些学生及时的进行排查核酸检测,目前没有发现感染的学生。“上海共有几百万学生,跟以往同期比较,发热学生没有增加,还略微有所减少。”
邬惊雷表示,上海市民健康素养在全国排名第一,在这次抗疫过程当中可以充分显现,特别是社区的群众、单位,相互的合作,为上海的抗疫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上海能这么好地控制住疫情,首先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市民,归功于我们的社区所有的参与联防联控各个单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