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吃顿好饭,有多难?
问一个最常见又最简单的问题:“今天吃什么?”答案无论是什么,背后都有个同样的逻辑:这个问题是问,我们“想吃”什么?因为想吃的几乎都能吃到。无论是炸鸡,酸菜鱼,南美运过来的香蕉,还是美国进口的樱桃,如果你住在中国的城市,花一分钟在手机屏幕上下单,一小时内就能如愿。
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4 万亿元规模的餐饮业,还有高效的大规模农产品种植系统、全球的冷链和本地快速物流网络……这些技术和商业体叠加构建了“新日常”:食物量足够,长途运输也不会坏掉,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如果说,今天活在中国的我们处在味蕾被极大满足的顶峰,那么不禁让人想问,我们有条件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吗?
01.
过去:绿色革命后,天天吃得像过年
改革开放的40年,天天吃得像过年。这还真的不是打趣。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82年到2013年,我们每年消费的肉量增长了 3 倍,食用油增加了 6 倍,水产品和鸡蛋增长了 5 倍,糖的摄入增加了1倍,但谷物少了三分之一,蔬菜消费减少了 40%。[1]
如果把这些数字变成一个画面,那么就是 40 年前过年才能端上桌的大鱼大肉,很少见到的含糖饮料和牛奶,如今都变成了日常。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谷粮和蔬菜吃得少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会这么吃?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吃得起了”,对比 1982 年,人均收入上涨了 7 倍有余,但这并不是答案全部。我们目前所处的情况,从更大的角度上说,是 1968 年那场“绿色革命”后建立的廉价食物系统的结果。
1968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署长威廉·高德(William Gaud)第一次提出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化肥农药、作物改良、土地制度改革,营销手段等新方式,构建一个劳动力和原材料都很廉价的食物系统。在这次革命中,美国生物学家诺曼·布劳格也因为培育廉价的小麦,被授予了 1970 年代的诺贝尔和平奖。
绿色革命无疑是成功的。1950 年到 1980 年,全球粮食单产增长了 1 倍以上,印度从 1960-1980 年代的小麦产量上涨了 87%,从 1976 年到 2002 年,食物价格持续走低。从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再到肉蛋奶都是用类似的方式,集中起来,像“工厂”一样生产,所以也被叫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养殖”或“集约化养殖”。[2]
在中国,动物饲养、屠宰技术也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国内 90% 的畜牧业养殖场都是中小型,而就在不到 10% 的中大型养殖场里生产的动物产品,却占了全国的 30%-50%的份额,行业集中度很高。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 年间,国内肉类价格有了大幅度下降,城市地区降 19%, 农村地区下降 17%,综合收入和养殖技术,鸡鸭牛羊猪的的数量比起 1980 年代翻了数倍,更多人自然也会选择吃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水果这个品类之上。[3]
天天吃肉从有钱人的选择变成了大众生活方式。到 2019 年,中国的人均肉蛋消耗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也从一个植物性饮食为主的国家,在几十年间变成了一个“动物饮食国度”。[4]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并不是唯一多吃了糖、油和肉的国家。在最近 30 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升,大部分努力完成现代化改造的发展中国家,普遍人均动物蛋白的需求量也在提升(印度因为文化因素是个例外)。
而养殖和屠宰技术的规模化,也让部分发展中国家快速变身为全球的“肉类工厂”,例如巴西,目前全球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2019 年出口牛肉达到了 187 万吨,占了全球牛肉出口的 20%。[5]
而亚洲国家如泰国,也在最近几年跻身全球最大的鸡肉出口国之一,排名仅次于巴西和美国。
02.
现在:动物和农产品未被提及的真实成本
这样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系统,让我们享“口福”的同时,还有另外没有被提及的价格。首先是更脆弱的粮食系统。在农业工业化早我们一步的美国,一个农场的平均规模是 1.6 万平方米——相当于 38 个篮球场拼在一起。成片的小麦田和玉米田,就是公路旁常有的风景。
因为农场规模大、人手少,因此采用单一化种植,借助大型机器和化学药剂,可以大大减少田间管理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但单一化种植因为没有形成相互制衡的食物链,所以极易引起严重的虫害,加上杂草处理、土壤肥力补充都要追求最高效能,所以自然免不了除草剂、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来保证产量。
工业化体系下的农作物需要用药,而运用同样思路来饲养的农场动物也同样无法幸免。例如我们常吃的白羽肉鸡。一般会有5-10 万只鸡集中在一个养殖场内饲养。这么多鸡挤在一起,为了控制寄生虫和传染病带来的损失,鸡饲料里面添加抗生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二的抗生素都用在了动物养殖上,最后通过饮食、地表的河流和饮用水系统,回到了我们的胃里。目前在中国,长三角有 40% 的孕妇、80%的儿童尿液中发现有抗生素,而这些抗生素,在临床医学上都是禁止使用的兽用抗生素。[6]
农场动物的生活也让人难以想象。小鸡从出生到端上餐桌,可能只有 40 天;为了让小猪长得更快,从小就要把小猪和母亲分离不吃奶而吃饲料,但小猪的吮吸欲仍在,喜欢啃咬猪栏里其他小猪的尾巴,导致小猪感染和生病。所以养猪要稳健,不仅要用抗生素,还需要提前把猪尾巴剪掉。
这些还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农业和林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分别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而因为这些温室气体导致的农业减产目前也争议颇多,印度的小麦产量从 1980 年代以来增长率已经下降 80%,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为气候变化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达到 50 亿美元。[7]
清理动物粪便的价格也不低。根据《世界环境》杂志引述美国农业局的数据,美国每年农场动物产生粪便已经达到了 6100 万吨,是美国人产生粪便的 130 倍。因为一个北卡州的动物粪便储存地的粪缸爆裂,附近河流随之死掉 1 亿条鱼。[8]
而本来想要用更廉价农产品养活所有人的理想,目前还是没有完全兑现。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从 2013 年以来,每年的遭受饥饿威胁的人群还在增长,至今全球还有 8 亿人要经常面对食物不足的问题。[9]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会率先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的健康和安全——他们也是世界上 75%的食物生产者。
我们最近半个世纪打造的廉价食物系统,现在正在把我们推向悬崖的边缘。
03.
未来:留给我们补救的时间已经不多
2020 年,新冠病毒让这些藏在经济发展 B 面的问题,都走进了大众视野。
目前我们对病毒还有太多未知:它是如何从蝙蝠感染到人类?中间宿主是谁?后续会如何演变?但无论具体的答案是什么,这都是当前我们共同建立的食物系统带给我们的现实:集中营式的动物饲养环境,大规模单一化的作物种植,常态性超量的药剂使用,停不下来的肉类消费、惊人的食物浪费、近8亿的饥饿人口、跨国食物运输的超长碳足迹、海洋渔业资源枯竭……
人口增长预测
未来,挑战只会更加严峻。2050 年,地球上预计将有 90-100 亿人,按照现在的消费增长,每年我们需要屠宰超过 1200 亿头的牲畜动物,还需要在现有粮食基础上增产 25-70%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尽管届时因为气温升高,土地和淡水资源会更加紧俏。[10] 缺乏食物和饮用水的后果,我们在历史上都曾见过无数次——战争、冲突、革命和持续几代人的创伤性记忆。
上一个 50 年,人类通过科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规模化扩张,发展出廉价的食物、商品、教育和医疗系统,它们塑造了我们当代生活的模样,但也让整个生态系统面临着崩毁的威胁。下一个 50 年,我们的任务变成了: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共生共荣。
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紧迫的。有科学家预测,留给我们逆转气候变化的时间,还有 10 年。[11]
危机与希望并存。在商业和政策层面,改变正在发生:生态农业和更高科技的精准农业,成了不少国家的扶持对象;为肉食消费提供替代选择的「植物肉」成了硅谷资本市场的新追逐;在国内,关注可持续、本地农业系统的餐厅和食物品牌也正在崛起……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 3 次机会,好好选择和对待我们的食物。毕竟,食物给我们提供生存的营养,让我们精神满足,同时也是我们的身份、文化认同、经济选择、更是我们每个人和世界连接的重要途径。
所以,你想好今天吃什么了吗?
注释:
[1]Food Consumption In China --Zhangyue Zhou
[2]《廉价的代价》--Raj Patel
---
关于《良食专栏》
这个夏天,作为线上良食峰会的一部分,良食基金将就“抗生素与工业化养殖”、“植物基产品”、“食物体系韧性”等话题召开专题视讯研讨会。在此之前,我们希望通过《良食专栏》的一系列文章帮助大家补足背景知识,熟悉“食物系统”、“工业化养殖”等专有名词的内涵,更清醒地面对我们所处的食物世界,敬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
关于“良食基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