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问2020珠峰高程测量:“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

张伟、贡桑拉姆/中新社
2020-06-08 15:39
绿政公署 >
字号

中新社拉萨6月8日消息,“今年整个的过程比较曲折、辛苦,但最后的结果比较圆满。”近日,2020珠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活动现场总指挥,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在西藏拉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次珠峰高程测量一定也会载入史册。”

2020珠峰高程测量有何新突破?

“珠峰高程测量几乎用到大地测量所有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时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李国鹏说,此次获得了珠峰顶峰GNS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等级水准、重力、气象、冰雪深度以及交会测量等大量珍贵数据,“检验发现,所有资料非常完整且高质量。”

“重力测量是测定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现任国测一大队项目合作部主任的柏华岗,曾和队友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的珠峰C2营地。“这次我们首次把重力测量推进到了世界之巅,为后期精化大地水准面及地球重力场的构建提供了宝贵数据。”

除重力测量外,柏华岗表示,相较于2005年,GNSS数据首次同时涵盖了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新增了气象数据,还首次完成了对珠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最终可获得更高精度的珠峰“身高”。

2020珠峰高程测量难在何处?

建队66年,国测一大队先后51次进入西藏无人区作业,7次测量珠峰。为筹建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简称“测量登山队”),国测一大队结合身体、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及高原适应能力选拔队员,并从1月12日开始系统训练,但测量登山队3次冲顶珠峰才告成功。

对此,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回应称,“5月12日和5月22日两个冲顶窗口,均是珠峰高海拔地区积雪过深,有雪崩危险,且山上风力过大等原因,测量登山队攻顶组队员已前进至海拔7900米处,但只能下撤。”

在西藏气象专家进驻珠峰登山大本营,并每3小时提供一次实时气象预报后,测量登山队抓住5月27日的冲顶窗口登顶珠峰。王勇峰说:“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折,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

据柏华岗介绍,在珠峰顶峰,含氧量和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不到,人的反应会变迟钝,仅测量觇标就架设了3次才成功。“测量觇标装不好,GNSS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法工作。”

情急之下,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测量觇标,各项测量数据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普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

中国国产仪器首次全面担当重任表现如何?

2020珠峰高程测量,前后共有120名技术人员在珠峰及周边区域开展GNSS测量、水准、重力、雪深、三角交会、航空摄影等测量工作,展示中国测绘科技最高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国产仪器首次全面担当重任的突破。

作为设备方面的负责人,柏华岗给2020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打了95分,对于仪器设备的表现只给了85分,“不少仪器设备都是为了这次任务改造,或是新研制的。在珠峰顶峰大风严寒的环境中虽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柏华岗说,此次应用的雪深雷达兼具GNSS信号接收和雷达探测功能,对雪面下的岩石面进行探测时,同时提供位置和深度两项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设备很快研制出来,但测试时问题接踵而至,“雷达波与GNSS信号互相干扰就是最大的‘拦路虎’。”

从设备研制、调试开始,柏华岗与同事已记不得多少次往返各类设备生产厂商,“几乎每天都能发现新问题,但好在5月6日测量登山队出发前,我有足够的底气把设备交给他们带上去。”

“事实证明,中国制造的测量装备完全有能力承担这样的重大任务。”柏华岗说,中国测绘人依赖进口装备测量珠峰高程的历史就此结束,新研发设备首次应用成功,也填补了国际市场的空白。(原题为《三问2020珠峰高程测量:“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

    责任编辑:王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