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的地方·回顾|虚实之间:音乐谷的空间叙事与公共参与

孙哲
2020-06-08 15:07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三个平行工作坊。(03:21)
2019年3月到5月,我受邀参与了澎湃新闻市政厅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的第12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你的地方”。以1930-1940年代的上海行号图为线索,将展览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

项目之初,同事问我是不是在策展,我忙不迭地说:“不不不,这是一个教学和科研项目”。这确实与我近年来的学术兴趣有关。再往深里说,甚至有点社科试验的野心。

当今城市研究中,历久弥新的问题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公共空间的“生产”,与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创生”(place making)是什么关系?

坐落于哈尔滨路嘉兴路口的星梦剧院。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景观剥削”的冲击

提到连锁咖啡店或网红奶茶,大家都不陌生。大城市正经历一种“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的扩张。国际品牌的连锁咖啡,已成为一种口味的供给,让人们“上瘾”。当人们对标准化厌倦时,与“网红”伴随的朋友圈打卡,又带来新一波热潮。“网红店”看起来有特点,但相比略显奇特的口味,排队八小时后发朋友圈的社交货币作用更加凸显。“连锁咖啡”和“网红店”的副作用在于,它们和具体的城市无关,甚至和线下空间也无关。人们在手机小屏上聚焦于网红形象,这种体验的生产和传播都在云端。人们只能看到小心心旁的点赞。网红带来的是基于流量的消费,是手机应用的估值扩张,而不是为一个切实的店、其所在社区、社区居民带来益处。诸多网红店在流量耗尽后,落得杯盘狼藉,周遭居民也被排队折腾得叫苦不迭。这种手机云端对实体空间的消耗,可称为“景观剥削”(spectacle exploitation)。

“朋友圈”展示正被吞没的具体的场所。 孙哲 图

“驯养空间”的可能

如何应对城市空间的“景观剥削”,人有没有“驯养”空间的可能?“驯养”(apprivoiser)是《小王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和一个对象建立特殊的亲密关系。城市居民是否能将一个空间,从同质化的消费空间,“驯养”为与自己有关联的生活空间,并且使这种生活空间具有公共性?

弥合生活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张力,需要一个公共载体作为入口。这个项目是难得的契机。在笔者看来,澎湃新闻是硕果仅存的“公共新媒体”,保存了《东方早报》的专业新闻素质,又融合了新媒体时代的多渠道传播。“你的地方”作为上海双年展的城市项目,使得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真正走入社区,成为复旦大学顾铮教授所说的作为“社区公民”的博物馆。这使博物馆具备了在地创造和展览的角色和能力。于是,通过澎湃新闻和PSA构成的活动的公共入口,我们招募了15名参与者

“驯养空间”。 图片由孙哲拍摄制作

音乐谷:用于“生产”的场所

选择音乐谷,是因为“生产”属性的重合。

音乐谷所在的老场坊,在行号图上是宰牲场,从事农副业生产。当今音乐谷有了书店和剧院,成为一种文化生产场所。空间内容发生了改变,但生产属性没有本质变化。文化生产和公共空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当今已很少到看到“生产”,所能见到的都是用于消费的景观。文化消费正大行其道,网红打卡、炫耀性的阅读,都算在其中。而真正促成公共空间生成的,是文化生产。读者不只在书店中阅读,还会在书店中创作。粉丝不只是消费偶像的表演,也用自己的应援创造粉丝文化。

音乐谷的“文化招牌” 。孙哲 图

老场坊前的哈尔滨路上,方圆一百米内,有三个文化生产的场所:开卷书屋、半层书店和星梦剧院。我带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的三名学生,进行了田野调查。时年大四的劳伟鑫,正进行关于老场坊的毕业论文;当时大三的余洁和李璐,正进行关于社区更新的科研竞赛调研。在博物馆项目中进行社科教育,是对创造力和公共性的加持。

我们发现,这三个场所可谓锦衣夜行,互不打扰。三个店家都有各自的宝贝。开卷书屋主营二手书籍,和以印章收藏的为特色的古董品鉴。经常有全国的同好在此交流。

开卷书屋中藏有门匾,为其原所在地店铺的招牌。孙哲 图

半层书店主营设计书籍,曾举办多场城市研究沙龙,还有自己的书友会。

粉丝在半层书店附近街拍”爱豆”。 宋代伦 图

星梦剧院是SNH48的大本营,未成名的成员在这练习和生活,与之相伴的,是蹲守与追捧的养成系粉丝。

星梦剧场门口,表演刚散场,粉丝蜂拥在“爱豆”的车前。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三个场所都是自己圈子的宝藏之地,但彼此敬而远之。星梦剧院的粉丝在候场时,有时会去开卷书屋喝杯咖啡,但从不知那里的收藏作何用。对读者而言,神出鬼没的粉丝是音乐谷神奇而又难以捉摸的异象。日常的路面上,经常会因一两个练习生出门买奶茶,从不知哪条小巷一下涌出无数粉丝,一通狂拍后又迅速散去。粉丝的蜂拥与消隐,成了人们不知就里但已习惯的景观。

工作坊:多元群体的汇聚与对话

如何让三个有个性又彼此疏离的“地方”(place)形成一个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我们想到的方法是,通过社会对话(social dialogue),形成叙事性的参与。社会对话是让各个社会群体对共同议题进行讨论。在音乐谷中,二手书店吸引在地的老年书友,半层书店吸引的更多是年轻读者,而星梦剧院主要吸引粉丝。我们试图让这三个群体对音乐谷这个空间进行讨论。

活动共设三个平行工作坊。平行工作坊A的主题是“掌故:开卷书屋-器物”。开卷书屋的主理人樊东伟用物件介绍音乐谷的历史掌故。参与者边听讲述,边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图像或视频。樊老师还带领参与者到音乐谷外进行了四十分钟考察。而后参与者即时打印出动拆迁的现场照片,贴在行号图对应位置。

开卷书屋主理人樊东伟介绍音乐谷地块。孙哲 图

平行工作坊B的主题是“绘图:星梦剧场-意象”。叙事者是“SNH48星梦剧场”研究者宋代伦及粉丝代表。形式是以行号图为参照,在当下客观的地图上,标注“好”和“坏”的点位。汇聚“好”、“坏”的点位,并重新命名,设计一个“更好的”音乐谷。经过在场的讨论,粉丝们意识到,音乐谷不只有剧院和偶像,它的前身是“嘉兴影剧院”,有自身的故事

SNH48粉丝代表正与城市规划者讨论星梦剧院。孙哲 图

平行工作坊C的主题是“小说:半层书店-传奇”。我们请半层书店店长作为叙事者,参与者有书店读者,而工作坊协调者是青年作家占黑。形式是,店长、读者讲述在此听到、读到或见到的逸闻,内容与音乐谷具体场所有关。参与者将自己所知道的,或在书店里找到的各种文字和图像与之呼应,形成一组微型的日常传奇。在店长带领下,工作坊成员当天对老场坊的宰牲场进行了快速走访。宰牲场中错综复杂的牛道引起C组成员注意,他们拍摄大量照片,并画了插画,创作了自己的小小说。

半层书店的店长、作家和参与者,正在基于老场坊进行小小说创作。孙哲 图

在整个对话、田野和展示过程中,切身经历和材料的聚集是工作坊的关键。当大家谈到某个场所时,主持人能立刻带着参与者到室外现场踏查。参加者拍摄的照片,会通过拍立得打印机迅速打出来,贴在地图上。这种切身感和对材质的强调,来源于我从拉图尔(Latour)在“上海种子”项目的启发。2017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拉图尔在喜马拉雅美术馆做了为期三天的工作坊,主题为“重置现代性”。在工作坊中,拉图尔特别强调参与者将实践和材料放在第一位,而将专业背景和固有的观点全部悬置。比如对“现代性”这个词,就需要抛弃所有理论解释,从经验材料的堆积中勾勒意象。

空间叙事:卷入共同创作的故事

在展示环节,三个平行工作坊的不同群体在空间叙事中实现了对话。

A组的展示主题是“我们的主题是我们”。参与者发现,自己的都市经历与这些正面临拆迁的老居民并没有不同,都同样处于被迁移之中。

工作坊A的小组展示。孙哲 图

B组的展示中,粉丝大佬说到:“粉丝的爱是很单纯的。”之前,他们到音乐谷只是和偶像互动,目的明确。而经过与现场的学者和居民对话,他们发现了开卷书屋和半层书店的融合方式。

工作坊B的小组展示。孙哲 图

C组的展示是基于插画和照片的小小说。一个喜欢拉小提琴的爸爸,因为下班晚归,就在牛道的错乱中消失了。“爸爸下班走到了牛道上,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

工作坊C的小组展示。孙哲 图

在这里,社会对话的核心,是空间叙事如何将各个群体包容其中。以空间叙事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Lebfevre)的空间辩证法。列斐伏尔认为,人们与空间的关系,经历了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性空间三个阶段。空间的实践是非虚构的部分,是一个空间正在发生的事情。在音乐谷中,老居民的生活经历,新居民的不断涌入和替代,都是空间实践的部分。空间的再现就是规划的影响,在音乐谷中出现的动拆迁、产业定位与升级,这种外部规划对空间的影响,都是空间的再现。而再现性的空间,则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的回忆与想象,老居民对曾经音乐谷的记忆,粉丝对“爱豆”出现的期待,都是再现性的空间。

空间叙事能够激发参与的公共性。在共同的故事创作中,本地者与外来者都卷入了能动的空间体验,成为平等的“在地者”。

“在地”(in place)是一个比“本地”(local)更具包容性和能动性的概念。我们常用“本地”概念形容一个地方的来源。但对上海这个流动的城市而言,可能不具有一个固定的“本地”。相反,一味供奉一个场所的“本地原貌”,不仅会陷入失真的幻觉,更易产生隐性排斥。1930年代的宰牲场是“本地”么,本地人又是谁?在上海这个不断变迁的城市中,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

我们要做的,不是还原僵硬的原貌,而是基于历史探究,让今天的来者融入连续的时间线中。相对于“本地”,“在地”概念更能激发人们基于地方特色的参与,并将这种参与转化为公共空间的构成。音乐谷工作坊中,不论刚到此地一小时的参与者,还是住了二十年的老居民,都是在地者。所有在地者,都必须遵守所在地方的法律,也需要尊重历史的延续性,这不因游客或原住民的身份而有差异。

在PSA的展陈:再现与再现之间的对话

工作坊结束后,我们以《虚实之间:音乐谷“空间叙事”工作坊》为名,将整个工作坊的开展过程及结果作为展品,在项目汇报展“我们的地方”中实地展出。将一个工作坊的记录作为展品,这也是与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互文。这届上海双年展有大量基于社会调查的作品,形成了一种“调查美学”:一个新闻事件的时间线,一则历史悬案的解密档案,都可以作为一种创造物进行展示。我们让一场社会对话成为展品,在美术馆中触发新一轮对话,这使得创造延续下去。创造是一层又一层的再现,是再现与再现之间的对话。

工作坊的过程作为作品,在汇报展“我们的地方”中进行展示。孙哲 图

展示中,我们使用了剪辑视频、VR全景全时记录、改造地图、文本创作等多种介质。这些介质的聚合,一方面试图还原当时工作坊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试图使观者思考不同的介质对再现事实的影响。

比如,两分钟的剪辑视频,回顾了两小时工作坊精彩片段,运用画面和音乐重新编排。工作坊MTV所呈现的现实,是精美的景观,是综述也是灌输。

而VR眼镜呈现了随机的两分钟全景全时记录。不仅没有对时间剪辑,借助VR视频录制,也实现了没有空间的剪辑。影像信息是完整的,观众需转头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在这次尝试中,VR的全景记录“逆练”了福柯的“全景敞视”。福柯提到,运用建筑形成的全景敞视结构,是对人的一种视觉化控制。然而,运用VR全景记录社会对话,使得观众获得一种“全景参与”。这也说明,在运用理论视角进行社会反思的前提下,科技工具有用来通往解放而非禁锢的潜力。

经过剪辑的短片与完全无剪辑的VR展示对事实再现形成对比。孙哲 图

最终,这次工作坊在社会试验的角度,发现了公共空间得以形成的一些要件。书店作为思想市场的载体,已成为社会对话与公众创作的场所,具备了公共性的空间与社群基础。工作坊的效果也表明,空间叙事作为理论视角,能使人们在实践中具备“驯养”空间的能力。通过叙事创作,人们重新成为空间的主体,能够基于对空间的感知进行虚构和想象。每个“在地者”都可在叙事实践中塑造场所的未来,而非只有规划者具备这个权力。这是空间叙事给“在地者”赋权。

通过这次项目,我们希望,这种社会对话能不断通过空间叙事扩延和扩大,从一个社区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人类正是以叙事能力,用语言再现物质世界。回到以叙事性为起点的人性,我们才能意识到彼此早已卷入共同的命运。

(作者孙哲系社会学教师,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