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沪湖北务工人员感受“海纳百川”—— 一视同仁最珍贵
编者按
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全国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在外打拼的湖北老乡,工作生活情况如何,有什么期待?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兵分五路,赴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地探访,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扫湖北健康码,检测体温,刷身份证。
6月2日15时,武汉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登上开往上海的G600列车,探访在沪湖北籍就业创业人员。
途中,记者用手机下单,预订浦东临沂新村附近一家酒店客房。
18时55分,高铁抵达虹桥火车站,记者随着人流通过红外测温区、出站。手机登录“随申码”,瞬间显示为绿码。
进入地铁,记者按照播音员提示扫码,输入手机号码。
21时19分,记者到达酒店,向服务员出示身份证,不到两分钟即办完登记手续。
从湖北到上海,从出发到入住,一路畅行。
“认可防控成果,就是对湖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回天集团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时间:6月3日下午、晚上
翻展纸箱、取产品、密封,手脚麻利,一看就是熟练工。
在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张重坤的工作是装箱打包。
凭着一双巧手,月收入7000元,这在他的老家湖北鹤峰山区,是不可想象的。
28岁的张重坤很珍惜这份工作,希望在这座国际大都市扎下根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张重坤在鹤峰“一个春节过了两个多月”。
离鄂通道重启后,3月30日,他取得复工许可,乘飞机返岗,“再不能耽搁了”。
张重坤和在另一家企业打工的哥哥,租住在附近的东皖新村。他告诉记者,除了最初14天每天填写体温监测表,出入自由,一切如常。
和张重坤不同,双组份硅胶组车间班长柯浪住在公司宿舍。他是湖北英山人,同宿舍另两人来自其他省份。
“不仅是室友,车间10个人分别来自江西、河南、四川、贵州、湖北,大家相处很融洽。”柯浪说。
在该公司,从一线员工到高管、中层干部,有30余名湖北籍人员。
大年初一,公司董事长、湖北襄阳人章锋要求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初三前全部返回总部。
他和集团企业中心总裁耿彪、采购总监袁俊、技术总监韩胜利、品牌总监冯云波等,迅速从襄阳赶回上海。
2月上旬,该公司被列入上海首批复工复产企业。各地员工分时段陆续返岗。
冯云波告诉记者,严格落实防疫规定,目前,公司未出现一例感染。
“上海3月下旬就与湖北互认健康码,我们的业务开展顺利。”袁俊说,看到新闻报道,武汉发布全市核酸检测结果,未发现一例新增确诊病例。全国人民都应该放心了!
一季度,回天新材营业收入、扣非后利润均呈两位数增长。
晚餐时间,韩胜利率研发团队,在食堂举行团建活动。
围坐在四张圆桌旁,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精英共享喜悦,表达加油拼搏的决心。
“我们都是一家人!”公司人事专员郁婷是上海本地人,她说,从没有因为湖北同事来自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产生距离感,相反,他们的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她,“湖北保卫战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和牺牲,认可防控成果,就是对湖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记者感言】从艰苦抗疫到疫后重振,全国人民与湖北人民守望相助。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向湖北籍外出务工人员敞开温暖怀抱,弥足珍贵。上海有情,上海有爱。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地点:上海闵行区,中诣创意产业园2号楼
时间:6月4日上午
“欢迎老乡来沪!”
3日23时,湖北嘉鱼人、上海三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团生和记者电话约定,次日9时在地铁世纪大道站内会面。
第二天,李团生与记者如约相见。
“还要转两趟地铁,到莘庄站下,再步行十几分钟就到公司了。”李团生解释道,市区停车难,虽然有车,但上班一般都是坐地铁。
地铁上,李团生开始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1991年到上海求学,毕业后留沪工作,2002年创业,2015年起专注中小制造企业管理软件……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公司所在的中诣创意产业园。
李团生和同样在沪打拼的嘉鱼老乡周承文一起,在产业园2号楼二楼合租了一间100平方米的写字间。
“员工们都回来了,全面恢复正常经营。”李团生说,受疫情影响,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猛增,上月订单同比增加50%。
说话间,周承文风风火火回到办公室。
他创办的上海先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外企提供监控设备安装。
“湖北身份,对你们的工作生活有困扰吗?”记者问。
“我两个月前回到上海,凭绿码通行无阻,一切如常。”周承文说。
李团生的公司员工中,5人来自湖北孝感、咸宁,5月初返岗。“员工都不求特别照顾,只需一视同仁,上海做到了。”李团生说。
讨论中,两人同时提到了四个字:海纳百川。
周承文掏出手机搜索,向记者展示说:“看,上海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记者感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城市精神,展现海的胸怀与气度。把进入上海的湖北人当成自己人,也展现出上海特大城市治理能力的自信。
“晚来一个月,就少一个月收入”
地点:上海市奉贤区,上海泰司商贸有限公司
时间:6月4日下午、晚上
去顾村公园游玩,到万达广场购物……
18岁的麻城市白果镇女孩胡盼,工作之余,还是四处“撒欢”,满眼都是希望与梦想。
胡盼是上海泰司商贸有限公司的打单员。
踏上公司二楼,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打单室。根据客服源源不断提供的订单,胡盼第一时间录入信息,迅速分派给配货员。
走进1000多平方米的配送区,近百人有条不紊地忙碌操作,公司总经理游志雄向记者介绍配送流程。
疫情中订单猛增,2月13日,公司获批复工复产,游志雄却忧心忡忡。公司本地员工仅5名,绝大多数员工分布在四川、贵州、山西、安徽、湖北等省,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返岗。
游志雄只好求助当地劳务公司,招聘临时工应急,但终归业务不熟练,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在上海绿码通行,老员工4月15日前全部返岗。
“前5个月,公司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游志雄说,评价员工,能力说明一切,地域不在考虑范围。
晚上,公司台球室亮着灯,来自嘉鱼县官桥镇大牛山村7组的程宪盛正和同事打台球。
3月13日,程宪盛与同乡“拼车”,返沪复工。
“晚来一个月,就少一个月收入。”程宪盛的女儿上高三,儿子上初一,妻子在家照顾孩子,打工收入是家庭唯一经济来源。
生活朴素,从不抽烟,一双球鞋一穿就是3年,程宪盛每年向家里寄回5万多元。
“这里条件很好!”他带着记者参观宿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免费住宿,每月只需支付少量水电费。
公司财务室的灯也亮着,廖艳然还在伏案加班。
3月底,廖艳然从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砖桥冲村赴上海找工作。4月9日,她看到公司招聘信息后报名;10日,通过面试;11日,开始上班。
这座城市,镌刻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记者感言】他乡奋斗,心中有梦。无数外来人员,融入这座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城市,洒下拼搏的汗水。无论来自湖北,或是其他地方,大家都是中国人。
(原题为《一视同仁最珍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