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建华专栏:“长三角同城之心”,南太湖新发展轴呼之欲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日前在浙江湖州举行,该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同步举行,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同步开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沪苏湖铁路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将把黄浦江与南太湖连成一体,一条全新的南太湖发展轴呼之欲出,为长三角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再添新亮色。
沪苏湖铁路走向示意图。上海铁路局 供图
一体化重构区域高质量空间结构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贸易战与新冠病毒疫情的不确定性,给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带来双重挑战。面对错综复杂、严峻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持续聚焦发力,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有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国家级发展布局带来的新使命。在一系列国家战略矩阵布局中,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备受海内外关注。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比肩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海南自由贸易港则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样板。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定位,概括起来就是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要把长三角通过一体化的发展,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按照国家战略的精准定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性和示范作用,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由此可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整合集聚”“转型升级”,也就是要对原来区域内每个城市内生性自我碎片化发展模式进行整合,真正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以利于更好地集聚各种优质资源,转型升级增强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更好地代表国家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要实现这样的愿景,长三角通过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重构区域空间结构是不二选择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可以用“神速”两字形容,用30年左右时间走完西方100多年历程,创造了人类城市文明奇迹。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我国是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快速推进工业化并实现城市化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破解的“难点”与“痛点”,至少可从以下三个观察点加以思考——
观察点一:城市发展模式层级亟待转型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沪江浙皖大多数地区由传统农耕社会发生城市化变革并大步进入工业化社会,像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宁波等特大城市正在进入新工业化社会。长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由单个城市自我“内生型成长”,发展到以小时计都市圈协同发展阶段,再发展到如今高铁时代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一路走来,长三角地区面对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转型升级艰难;协同度柔性不够,行政壁垒与本位利益制约整体发展;一体化程度较低,尤其是10年、20年前规划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成为“同城化”的短板瓶颈;城市经济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惯性中,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巨大压力,面临着城市螺旋形发展层级提升的新需求。
观察点二:城市发展新动能取决于协同发展。正在孕育发生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社会生态的新机遇新挑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万物、人工智能、5G时代等新科技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物质生产方式、财富积累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由信息社会进入智能社会。人类社会形态由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正在由原先工业化时代以制造业为主,转型升级为后工业化时代以知识与思想生产引领创新推动发展的新工业化时代。面对新全球化再平衡的世界竞争,城市及城市群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配置集聚辐射的能级,主要取决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比如融入世界的互联互通网络、科技创新和知识产生能级、人才培养与集聚吸引力等。这些能动能赋能城市经济,是城市焕发活力与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有鉴于此,顺势而为,打破传统梯度转移理论下的区域划分,站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城市协同合作共赢,成为当务之急。
观察点三:城市发展模式应当实现战略性转型升级。人类城市文明进程昭示,城市群建设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单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三个特大城市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紧急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从特定意义上看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在于“通”,也就是基础设施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使这一区域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同城化。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发生战略性变化,实现由城市内生型个体成长>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转型升级,由高速公路时代进入高铁动车时代,日益拉近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力拓展重构城市布局空间结构,使“同城化”效益日益凸显。
拥有血脉相通的“长三角同城之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日益化为一市三省上下同欲的普遍共识,成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长三角同城之心”。平心而论,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共生共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认知:
一是城市群的一体化与同城化建设。规划纲要明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给出了四个圈层,其中上海临港这个“特殊经济功能区”由上海独享;示范区,则是上海青浦和苏州、嘉兴共享;核心圈、最大圈都以上海为核心。如何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协同合作共赢、公共服务资源互利共享等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协同发展,这是一大机遇与挑战。
二是产业化整合重组与转型升级。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度高、制造业能力强的区域之一。但也不能不看到,与其它区域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之路是由个体经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一路发展而来,中低端、弱小乱、同质化等是普遍现象。走老路只会产业间“兄弟残杀”,不可能提质增效。如何顺应国际产业化集聚发展的趋势,进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重组整合与转型升级,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是科创突破与硬核产业发展。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发展新兴硬核产业并形成新价值链。何谓硬核产业?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例,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因此,新片区要铆钉目标,聚焦定位,完善空间规划,实现集约开发,推动“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首创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创业地,服务国家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如何在长三角区域实现科创突破与硬核产业发展,无疑也是一大机遇与挑战。
四是开掘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我国率先有效控制住疫情蔓延,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市复学,使经济社会生活逐渐恢复常态。面对国际上的外来压力,是对自身内在动力的有效激发,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在外力挤压下激发内力的集聚与发挥,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自我能量。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说,如能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面前解题破局,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开掘内需市场,促进企业转型,凝神聚力发展,就能走出强身健体、再上台阶的新路,在阴霾散去、雨过天晴时迎来好时光。
与当今世界五大城市群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作一个比较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在劳动生产率、GDP总量、人均收入、城市能级、区域协同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有学者将上海与东京进行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研究显示,东京湾区聚集了日本1/3人口、2/3经济总量、3/4工业产值,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和国际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上海人口是东京的2倍,面积是东京的3倍,但上海的GDP只有3.82万亿元人民币,仅为东京的1/2。原因何在?较长时期以来,上海奉行内生型自我发展的单中心思路,导致资源、产业、人口过度向圆心集聚,制约了上海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后劲。
当然,应该看到,与世界五大城市群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新生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像个年轻人充满了旺盛的成长力,身体不断健壮的同时能汲取人类城市文明的经验教训智慧,那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更上层级。由此可见,长三角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整合、科创能级、人才集聚、市场容量、美好生活等方面都有巨大潜力,只要将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落实,长三角城市群一定等跻身世界城市群第一方阵。
根据年初发布的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上海在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1+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等方面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1+8”区域范围,陆域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7070万人。新空间格局的构建,就是“聚”即强化上海作为“核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主要体现在创新引领、服务汇聚、协同整合等方面;“散”即中心城市功能向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群更加有效地疏解;“通”即加快都市圈内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上海是当仁不让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龙头”“核心城市”,如何做好“聚”“散”“通”三篇大文章,这样就能带领苏浙皖跨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一市三省以及各地陆续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互联互通、战略支点、门户枢纽、功能互补、错位布局、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等。对一市三省来说,只要真正将血脉相通的“长三角同城之心”,化为集聚精气神的实际行动,就一定能成为集聚转化为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无穷动能。
太湖美呀太湖美啊再美南太湖
江苏民歌《太湖美》,于2002年被定为无锡市市歌,歌词诗情画意润人心扉: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红旗映绿波哪,啊春风湖面吹哪/啊水是丰收酒,湖是碧玉杯/装满深情盛满爱,捧给祖国报春晖/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美。
事实上,太湖水孕育滋润了“谁不忆江南”的神奇城乡美丽家园。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将重构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地图,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将打造出一条南太湖发展轴。如今的太湖格局:环太湖拥有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大城市,总体上呈现出北发达南发展、北较强南偏弱、北高调南低调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应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再平衡。
早在2006年8月2日,习近平专程来南太湖调研指出,“南太湖开发问题一直是我脑子里装的一个问题”“要利用好湖、开发好湖,做好南太湖综合治理开发的文章”。2016年7月29日,习总书记在接见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代表时,又叮嘱湖州“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浙江省政府提出打造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明确把湖州南太湖新区确定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的“四大新区”之一。湖州提出加快南太湖新区建设,把南太湖新区作为湖州市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大引擎”,努力把南太湖新区打造成为水与岸、业与城、古与今交相辉映的南太湖“外滩”。
在太湖流域,湖州拥有无可比拟的独特定位优势: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城市;区位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距上海130㎞、杭州75㎞、南京220㎞,是沪、杭、宁三大城市共同腹地;交通网络便捷,将形成辐射全国“十”字高铁枢纽,尤其是随着沪苏湖高铁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营,不久将进入上海一小时“喝杯咖啡”城市圈,成为真正的“长三角同城之心”,起到链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作用,更好地对接融入上海、辐射带动皖南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诞生在湖州,这片山水大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绿色发展先行地,是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南太湖最具山水特色和滨湖特色,集聚山水林田湖各类生态资源,秉承“两山”理念,强化生态优先导向,真正意义上推进生态资源变为生态资本,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既保护生态,也发展经济,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为全国“两山”转化提供最佳湖州模式和最鲜活南太湖样本。
湖州具有47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是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瓷之源,自古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富庶之地,历史人文沉淀深厚:“辑里湖丝”曾获1851年首届世博会金奖,“文房四宝”的湖笔产自湖州,茶圣陆羽的“茶经”在湖州完成,有王羲之、王献之、苏东坡、赵孟頫等大量文人墨客在湖州留下遗迹,素有“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美誉,元代诗人戴表元留下“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美丽诗句。湖州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湖笔文化的诞生地,湖丝、湖笔、湖学是湖州文化三张名片,这片湖光山色大地上沉淀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弥足珍贵。湖州有着“一带一路”起源的历史印迹,钱山漾遗址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湖州也被称为丝路起点,应当在新时代发展续写新篇章。
沪苏湖铁路这条,将串联起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在湖州将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连通安徽,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贯通东西的“智能大动脉”。此外,该铁路还将与沪杭客专、宁杭高铁、湖杭高铁相连,共同构筑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客运网络,为区域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示范、注入新动能。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新起点上,南太湖发展轴呼之欲出,将在不远的将来化为美好现实。
值得期待,也值得祝福——太湖美,再美南太湖!
(作者何建华 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