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代“社恐”患者的困境:道理都懂,却还是想要逃离

2020-06-07 20: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缺乏专注力、焦虑、抑郁、记性变差、社交恐惧、成瘾、强迫症、失眠……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困扰。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如何进行自我疗愈,并尽可能“修复”自己不听话的情绪?《大脑修复术》一书给出了答案。在这本充满“硬核”干货的科普读物中,没有煽情的劝慰和教科书式的告诫;听来晦涩的“脑科学”常识,也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第十二期“有书看·有话说”活动中,我们选出了五位读者并寄出《大脑修复术》一书。参与共读的读者或多或少都被“焦虑”的情绪侵袭,读者孙琳琳说:“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感受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一个存在主义的事实。” 或许与自己内心的“不正常”和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大脑修复术》,姚乃琳 著
中信出版·鹦鹉螺工作室,2020年1月版

 期待分:8   读后分:8.5

相对于社交场合,我更喜欢独处,一旦社交场合的人数加上我超过四个人,或者是奇数,我就会感到焦虑,想要逃离。

——Selena Su

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

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甚至像无法控制般,很突然就陷入到焦虑当中。然后恍恍惚惚地想要从焦虑、沮丧、不安中跳脱出来,却像是被绳子绑着的,无论怎么挣扎都只能越来越深陷其中。

由于被莫名其妙的焦虑情绪渲染,我无法按照原来的计划做结课小论文,实在是心慌到想吐。于是,抱着缓解焦虑、转换情绪的心态,我开始《大脑修复术》的阅读。阅读,至少对我来说,是很好的缓解焦虑的方式。

《大脑修复术》就书名上,起初的确让人有些担忧,但是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战胜了内心对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的恐惧。阅读过程相对是流畅的,阅读中,我会不由自主地将书中提到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对比,把书中提到的大脑反应与自己的大脑反应联系起来。

这本书的语言相对比较直白,没有教科书的说教感。这可能是让我这种相对敏感的人,没有立刻逆反,转为驳斥心理的缘故。反之,案例引用恰到好处,不枯燥,也不跳脱,反而引着我去阅读相对专业的名词解释、症状原理和治疗方法。而其中心理学、精神医学和脑科学的专业术语带来的枯燥无味,也消解于简洁的分析和描述当中。整体看来,哪怕我是极怕物理化学的纯文科生,也是饶有兴致地一口气阅读完。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科普的意义。将晦涩难懂的东西变得简洁易读;将大多数人不懂却需要懂的事物,用大多数人能听懂、能理解、愿意阅读下去的文字去表达出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书中被厘清。我想,如果早些知道这些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什么、如果早些明白这些都是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的病症、如果早些明白这些应该如何缓解......或许,情况会好很多。扫清必要盲区和刻板印象,这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作为一本科普书,《大脑修复术》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对于想要更进一步调控好自己大脑的读者来说,还是浅显了些。或许是因为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兴趣和自身经历,书中没有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或者超出我此前认知的内容。此外,每节内容比较短,当我想要继续深入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这让人觉得稍微有点遗憾。不过,如果是此前没有了解过这方面内容的读者,这本书是比较适合的。

期待分:7   读后分:8

我喜欢观察人,好奇人类的行为及其原因。有时候觉得人还挺无奈的,被生理激素所控,只能辅以意识层面的矫正。在这本书里,我肯定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黄菠萝

《大脑修复术》比我想象中好读很多,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心理和精神问题的脑机制,虽涉及不少专业术语,但是一般都点到为止,算是非常通俗的科普读物了。整本书涉及到的大脑精神问题多多少少都和现代人有些关系,比如焦虑、抑郁、失眠、拖延、注意力差等等,看完之后倒不会觉得自己哪儿都有问题,反而获得了莫大的宽慰,作者告诉我们,“完美无缺的正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在大自然当中,不正常才是常态,不完美才是才华本身”,这就是这本书的总基调。

每个问题的论述过程都遵照问题现象提出、工作原理解释、改善方法建议的逻辑展开,辅以各种鲜活案例和研究数据,帮助理解和支撑理论。在科学层面,或者说以一种非常理性的角度搞明白了自己某些精神问题的来源,这些问题带来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再加上作者给出的改善方法同样有科学理论支撑,就很容易让人信服。我想只要一个人的精神问题没有给大脑这个硬件带来大到不得不求助外力的损害,他想要自救,总还是有很多方法的,行动有了底层动力的驱动,并且有科学途径可循,一切就好办很多。

可以看到,不同的精神问题,其影响的大脑的部位和对应的工作机制都很不一样,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一再提及的改善方法有两个,一是学会冥想、正念、内观,二是增加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对每一种精神问题都有效。我们都知道运动好处多多,我们去健身房、加入线上课程,却很难养成习惯,更别说真正热爱,但作者提到哪怕只是把坐电梯换成爬楼梯,把坐车换成走路,哪怕只是单次的运动,也会短期内对大脑运转带来好处,我的执念就一下子破除了。我不需要达到某种强度,不需要设定某种目标,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运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任务,不再是为了减肥塑形,不再是积极生活的人设,而是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的平常事,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的局限性就在于不够详实深刻,但我倒也没有那么高的期待,相反,能把很复杂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就挺厉害的。几十页的参考文献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证明这本书的严谨性,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自行深入做延伸阅读。总而言之,这本书虽非济世良药,但还是值得一读。

期待分:7   读后分:8

脑科学的已知部分无限爆炸,那未知部分就充满着无限可能。想想为什么我们既不喜欢无聊的地方,也不喜欢混乱的地方,这都与我们大脑的运作有关。

——孙琳琳

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深知现代世界在许多方面上是美好的,可是2020年的开局让一切变得不同寻常。举个例吧,在我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陷入了“媒体视角”——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威望和地位,我们不自控地刷屏时,注意力通常会被引向那些使我们感到惊吓、担忧、恐慌的事情。

这种媒体视角除了过度关注人性中最不令人钦佩的一面,而让人们接触不到善意和体面的讯息,还剥夺了我们采取有效的个人行动的机会。

在最坏的情况下,它甚至将我们推向暴民正义的边缘,而《大脑修复术》这本书适时出现了。

读完这本书,我理清了三个要点。当一个人的大脑处于困境时,现代世界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慰藉来源:精神病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和心理治疗。

每一种慰藉来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心理危机中,药物可以起到模范作用,当心灵被恐惧、焦虑或绝望包围时,思考问题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给药,不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合作,药丸在我们大脑的化学成分中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困倦,有点恶心,或者说有点迷糊。

然后是认知行为治疗(CBT),通常由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长达6到10个小时的会议中进行,教我们如何与内心的迫害者进行理性的争论,并控制偏执、自卑、羞愧和恐慌。

最后,还有心理治疗,从长远看,它似乎只有缺点。它很难在科学试验中显示出它的有效性,而且不得不承认它的结果过于单一,无法与统计学家提供的模型相吻合。这种治疗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每周可能需要两次,总时长或许达到几年,因此成为菜单上迄今为止最昂贵的选择。

我们的内心是一股无形的、连续的意识流,由加速的思想、欲望和形象组成。我们是多样的,混乱的,不断变化和矛盾着的。但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是一个或多或少稳定的实体,有着冷静的外表特征,几乎没有泄露出内心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我们只有用“语言”来表达内心,而外界一直未能公正地对待我们的真正意图。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感受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一个存在主义的事实。

修复大脑的过程是解决心理不对称的过程,修复方法其实有两个很难定义的方面:艺术和爱

艺术给我们提供了对陌生人内心生活的准确描绘,并以优雅和迷人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困难中的分担程度,给了我们独自经历的希望。爱给我们一种偶尔的,非常珍贵的安全感,让我们向另一个个体揭示我们的真实身份,并有机会从一个非常接近的位置了解他们的内心。

期待分:9   读后分:8

我觉得自己有点轻微的社交恐惧。将其归因为过分关注自我可能太绝对了,谈话时没有考虑别人的兴趣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有话卡在喉咙里,成了闷葫芦。

—— 晚来

看到《大脑修复术》的简介时,我还是相当感兴趣的,书中提到的焦虑,抑郁,拖延,恐惧等问题好像就是我的生活的复刻。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更直观准确地感受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客观地看待自我。但正如作者从书篇开头定位的一样,在脑科学的角度对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困扰进行深入剖析,读起来好像少了些趣味,读完后在脑中回想一下,吸收的内容似乎也不太多。

对于自己的心理困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莫名有些“害怕”。没有得到奖赏时会非常失望,缺乏毅力,倾向于回避冲突,心情不好就不愿意说话,这些是书中罗列的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症状,而仔细想想这些特征似乎都存在于自己的身上。比如父母说好和我一伴出游,却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兑现,这种情况明明清楚自己不该怪责他们,但期待好久的愿望落空了之后就会极度的失望,别人怎么哄都哄不好,自己也很懊恼,但就是走不出情绪化。

“温柔”、“谦虚”似乎是外人眼里我的标签,但也只有自己清楚,我其实是一个胆小懦弱爱逃避的人,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争吵,也会因为胆怯而把难得的机会让给别人。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每次却下意识地做出这种行为。在学校宿舍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后我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说话,洗漱期间,尽管我很清楚室友在想尽办法调热氛围,但我还是无动于衷,事后想起十分的感动与懊悔。相处久了,室友会问:“你是不是有起床气?” 我也不清楚,其实不只是早上,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几天都不愿意说话。我讨厌自己的敏感和胡思乱想,这让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看完《大脑修复术》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有抑郁的倾向。而书中给出的答案真的是抑郁的解药吗?运动、睡眠、心理暗示,这些从科学上看来行之有效的解释运用到自己的身上时又该遵循怎样的配方比例?

虽然这本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有趣”,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书,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保持坦然从容。

期待分:9   读后分:9.5

最近,焦虑成了周边几位小伙伴情绪爆发的普遍特点。我想社恐们应该也很孤独吧,作者是否有考虑培养他人对社恐们的理解与尊重?

——流水

多年前,我看过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剧《Mr.Brain》,里面涉及一些脑科学理论,但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拿在手的这本《大脑修复术》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想“有书看·有话说”的活动意义就在于其中的有些专业书,可能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虽然是专业书,但有实例加上脑科学原理和解决方案,读来也饶有兴趣,大抵也因为身边有朋友正在经历书中的某些症状。

曾经听到社交恐惧、焦虑,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好遥远,近期焦虑倒是成了周边几位小伙伴情绪爆发的普遍特点。看过书中众多的心理和认知困扰,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是给我最直观的认识。小伙伴们童年的经历,我不甚了解,不可断言,但疫情是个促发的环境因素,如果个体的生活和整个世界如常运转,也许他们就不会不断地、持续地思虑那些事情。疫情的袭扰,使得人们的不安与不稳定感异常强烈,焦虑就成了最直接的应激反应。出行不敢坐地铁、公交,每天到了办公室坚持用消毒剂喷喷,过了午夜躺着床上仍然很清醒,甚至因小事就打骂孩子,找不到实锤而无端对物、人暴力相向……脑子病了,是思维错位了,大脑修复术会不会像魔法一样使焦虑平复?当情绪风暴过去后,冷静下来,发现道理小伙伴们也懂,可焦虑仍旧袭来。有时,我也会感到血脉上涌,怎么情绪就不听话呢?

在我国,专业干预的方法还没能大力推广,除了药物控制,要是周边的家人、朋友能共同参与疗愈方案就好了,还可以考虑将它作为医嘱的一部分。不必要求周遭人的关怀有多专业,给予当事者理解和尊重就好了。其实,焦虑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小时候内心的呼声、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应该是小伙伴们最初的焦虑来源吧。

* 呈现内容有所删减,图片均来自Unsplash

整编 / 胡雅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