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流量造假:别被浮夸流量迷了双眼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王楷鑫
导读
一. 饮鸠止渴 凶猛流量如毒药
二.流量造假 割商家粉丝韭菜
三. 利益驱动 平台方推波助澜
在互联网时代,提起流量造假,大家并不陌生。
无论是从蔡徐坤微博转发量将近1亿而被央视点名批评,还是2019年2月周杰伦和蔡徐坤的新老艺人争夺“流量”战。
从某些明星微博动辄赞转评的千万级别,就可窥探出所谓流量艺人的流量造假;
无论是从2019年深圳MCN机构“蜂群文化”数据造假事件看——旗下百万博主号数据造假,某创业公司与蜂群文化合作的百万营销案打水漂,经微博审核致其博主号关停,还是从无数公众号的10万+浏览量注水看,就可披露出互联网平台的灰产盛况。
流量造假,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01
饮鸠止渴 流量凶猛如毒药
互联网时代,流量始终是群众注意力的代名词。
试看今日,群众更加依赖网络平台、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关注;更加愿意通过网络评价和推荐来进行品牌或产品的选择。在这种渴望信息的背后,资本撑起流量,把信息送到群众眼前,得到群众的第一注意力。
在理想的创作净土上,内容才是王道。用优质的内容吸引群众注意力,得到群众的赏识和追捧,给群众好的体验才是理想之径。
但处在如此复杂错综的资本社会中,相比较不使用流量推送导致自身品牌、产品、内容被海量互联网信息埋没,许许多多的商家、KOL(意见领袖)、内容输出者开始抄近道:凭借买流量推送达到公众号篇篇10万加、微博转评赞百万以上、电商页面销量领先好评过万、直播平台弹幕不断人气旺盛等方式产生诸多爆款,诱导群众参与集体的狂欢、失去个人的理智。
正因为触动利益,“唯流量”才大肆其道。在掌握了群众的注意力而尝过甜头后,资本为了利益选择了捷径。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无论内容是否优质,广告商选对公众号进行广告投放衡量数据时,就是看每篇文章的阅读量、推广数和粉丝质量。这些数据营造出的“流量繁荣”,事关市场占有率、广告收入等红利。
又比如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爆款IP”,雇水军、刷热搜、炒话题,目的也在于获得高价片酬、赚取热钱快钱。
如今,流量产业已经极其成熟,分工合作、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流量造假的背后,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已经市场化,对此,人人心照不宣。
流量如同毒蛇缠住被邀请来参与狂欢的每个个体,用碎片化的声音、图像、文字蒙住我们真正的感官,让我们迷失在这片“甘甜”的绿洲当中。
殊不知,在这片“甘甜“的滋润下,它作为慢性毒药,让我们的认知底线逐步消退,让我们以追热点为快感、失去热点为空虚,让我们失去为自己发声的意识,让我们的声音被群体的刷屏、大众的统一口径吞噬。
这样的我们,陷入了由无数个短暂舒适构成的陷阱。我们被流量当红的信息麻醉,却消耗着我们本身;我们被10万+的口水文逗得嘻嘻哈哈,却透支着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对未来的掌控。
曾是第一公众号的至道学宫不当言论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所谓群体效应,就是不同的个体牺牲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来换取集体的同一性和归属感。在个体融入群体的情形下,个体的认知范围将降至最低点,甚至会完全失去理智,群体的道理水准将会直线下降,失去控制。
此谓“乌合之众的狂欢”,而现实,被勒庞一语中的。试问,那一篇篇朋友圈相继转发的口水文章,哪一篇不是粗制滥造?那一个个被捧得火热的流量明星,哪一位有好的作品供人观赏?那一场场被捧得火热的直播,哪一位是不靠哗众取宠来获取点击量?
有,但极其少。
当有无数个人带头捧臭脚,即便这无数个人是由虚拟IP刷出来的数据,只要有无数人说它真香,那么,作为真实的个体,就会在群体里迷失,跟着一起捧臭脚。
02
流量造假 割粉丝商家韭菜
作为带货女王,薇娅一年的直播成交额达到了27亿。5月21日,“带货一姐”薇娅举办了一场薇娅感恩节,这场直播最终创下1.17亿的观看记录。在前不久的6.1日,其观看率再攀高峰。
在直播行业龙头的盛况之下,我们只看到了其繁华热闹的一面,却往往忽视了数据之下的流量灰产和造假。
腾讯守护者计划所获数据指出,刷量行业包括社交类业务、长视频、电商、论坛、短视频、直播六大领域。
随着流量欺诈灰产行业的雪球越滚越大,在如今正值当红,无数人想入行的直播带货的风口上,直播流量造假现象一直在扩大,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刷量行为比比皆是。
某独角兽企业联合某网红主播组织了一场扶贫公益直播,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等,交易额约为45万。但其真实销售额仅10万元,剩余35万是为了“面子工程”,刷量占比达78%。
这些刷量,目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严查和监测吗?
《反不正当竞争法》早已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质量、销售状况墩号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虽然法律在上,惩处分明,但监管部门的手仍然无法包揽整个互联网。即便被罚,还是有人前仆后继投入滚滚红利中。
治理流量就像治理谣言,网络谣言在互联网的沃土下,屡见不鲜,但由于谣言的本质是假象,假象只能维持一时,在信息传播高速的如今,谣言的最终下场是作为泡沫而破裂。
流量和谣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网红、KOL的直播通过刷流量吸引广告投放和商家卖货合作,流量能刷出来,商品成交额可刷不出来。表面坐拥几百万粉丝其实粉丝转化率极其低,最后商家有苦说不出,只能赔着笑脸,属于一次买卖试水,二次绝不投入,不能产生良性循环。
李嘉诚曾言,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假流量盛行其道的当下,商家和网红的统一战线溃败不成军,不能实现共赢,不能一荣则荣,因此,直播带货不能作为长期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存在。
对于粉丝来说,买自身关注的网红和大V推广的产品还会涉及到到手的商品质量粗糙的问题。
为了提高曝光率,商家产品寻求更多流量让红人们带货、打广告,但由于自身质量不过关,翻车的比比皆是。如“口红一哥”曾推销过的一款营业了23年的老牌,自称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实际上产地造假、顾客投诉难吃。
罗永浩的翻车事故也一度成为热搜,第一场失误把极米投影仪说成了坚果投影仪,宣传小米10pro却掏出了自己的iphoneXR。
老罗之后的直播也频频出现事故,在展示一款净水器的功能演示中,出水口因为异常原因不出橙汁,老罗只好道歉。在最近的5.15日,罗永浩带货花点时间,由于玫瑰花大面积的枯萎,520当天遭到大面积的投诉。
这样买卖失实产品的情况,头部直播达人都能出现,其他下游主播更会发生。主播对自己的带货产品不了解,没有严格的把关,常常翻车是必然的。网红常常夸大其宣传产品的作用,诱人购买,同时产品质量无人监管,就妥妥割了消费者的韭菜。
假流量作为一把双刃剑,一边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提高市场竞争率,一边损害着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如此的直播乱象里,假流量威胁着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03
利益驱动 平台方推波助澜
小方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她从某广告进入了一个刷量平台,打算做一份兼职。面对“只要动动手,一天100打底”的宣传,她动心了。
她使用的是刷量软件,前期没看一个视频能拿一块钱左右,后期拿到的钱越来越少,一天下来几乎赚不够花出去的流量钱。
因为利益有限,她又使用了某短视频软件的极速版,在极速版里,邀请的人越多,能拿到的钱越多。
一个账号每天最多提现一次,最开始的一个月里她能拿到四十块钱左右,后来越刷越少,她干脆不刷了。
这是典型的非专业刷量人员的处境。
据腾讯网络安全与犯罪研究基地的高级研究员张宝峰所言,各种刷量平台站点超过1000家,其中头部刷量平台月流水达200万余元,国内刷量产业人员规模已经达到900万人。
这些平台为小利养活自己,吸引刷手交费用刷流量,每一份流量每个人平均多则十几块钱,少则几块钱。
即便刷单员因为麻烦、钱少、认为被骗等原因时刷流量的时间不长,但因为韭菜多,有人退出这个行业的同时还有人进,只要要市场有需求,刷量产业仍然盛行。
常言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主播购买从流量欺诈平台购买流量,这些流量就会进入到自己的直播页面形成闭环,造成假象,欺骗广告投入商和粉丝、消费者。
而平台方,就是推波助澜的角色。
如抖音的带货直播,明面上它看起来好像是短视频直播平台,让大家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更方便商家销售商品,暗地里更是滋生出许多黑产:实名认证、账号交易、低价抖币交易、直播间上协议、软件定位、直播间暖场互动、视频撸货、撸直播间等等。
抖音上的Dou+直播加热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播界面会直接出现在平台的推荐上,另一种是平台引导用户点击推荐页面上的直播按钮。
据燃财经报道,这两种方式的价格相同,100抖币(100元)起投,最高可到20万抖币,对应带来的观看人数从25人-60万人不等。
用户在购买这项服务时,除了选择观看人数,还可以选择具体的观众类型,如性别年龄,直播期望曝光时长也可以选择,从0.5小时-24小时不等。
并且使用抖音的Dou+直播加热工具,投入5000元可以涨粉近200个,但大多数是死粉。
平台的流量推广逻辑,归根结底是提高平台内不同直播主的行业竞争力。但如若像现在这样连平台推广的粉丝留存率越来越少,平台会持续流失创作者。平台本身对唯流量论的放任,乃至自身也靠做烂推广恰烂钱,会使流量追逐持续成为行业潮流。
现在的时代,刷流量、做推广无法赶尽杀绝。如若平台通过加强自身管理,自愿放弃唾手可得的利,不接受由别人买单的大量虚假数据,“流量风”就会被加以控制,不至于吃相那么难看,导致商家、粉丝两头伤。
如若只靠流量争夺c位,内容上没有创新,早晚有一天,直播会疲软,大大失去粉丝的信任。
法国先驱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里发问,个人利益这个普遍的瘟疫,这个折磨人的冷热病,这个一切社会的致命疾病,能不能在那个它不仅永远找不到滋养品而且找不到任何危险病因的地方流行起来呢?
答案,相信各位都知晓。
传播学家施拉姆曾说: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这解释了商家让网红带货的本质,它只能作为提高曝光率的一种方式,却无法强制让粉丝买单。
谦寻CEO奥利曾在新榜大会上曾分享经验道,在直播上,商家与主播相互信任才能产出最大化,而售后是建立三方信任闭环的关键,让人货场有效重构,使直播爆发惊人的力量。
在直播网红和商家、消费者三者构成的信任闭环里,直播流量造假使三者分立,直播方站在了利益端的顶层。
主播为了更好的吸引度、更多的点击率,更强的“面子”买假流量获取红利,只要一个人成功获利,其他主播为了更好的利益,纷纷跟风,一时形成了浮躁的唯流量风。
人民日报一篇《刷来的流量,支撑不起直播间的繁荣》痛批直播行业刷数据的风气:“当视频和直播的受欢迎程度不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优质、直播内容是否有营养,而是看谁花的钱多、谁雇的水军多,那么长此以往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平台和主播以及背后的数据推手,共同打造所谓头部网红、制造直播间虚假的繁荣,他们不会平白无故撒钱,被收割的只会是普通消费者。”
检察日报《如何让流量经济回归正轨》一文中指出,对于打击虚假数据及其引发的网络暴力等问题,目前可行的措施主要是从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互联网行业增强技术识别、加强法律保护和倡导多方共治等方面下手。
同时,流量乱象牵涉的问题非常多,治理也需要多方联合,非一家部门所能独立完成。
流量当道的时代,在你相中了某网红直播的带货产品时,别忘了评论和弹幕里潜伏的刷赞水军们,别因为抢购倒计时和优惠大促销失去理智。
在你浏览了一篇10万+文章下和其文章下的精妙评论后,清醒一下,别马上叫好。
在你浏览到喜欢的商品而准备在电商平台购买时,小心一些,别被销量总冠迷了双眼。
流量是慢性毒药,而我们,千万别做被灌了毒药后,一步步降低认知的小绵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