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最大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项目投运,出水水质达到直排标准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20-06-05 18:57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我国自主创新的电子束治污技术迈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对外宣布,全球最大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项目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冠华针织厂建成投运。该项目由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技,000881.SZ)建设,实现了7台电子加速器联机运行,日处理废水量达3万吨,为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废水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及一个案例标杆。

当天,中广核技与冠华针织厂进行了项目移交。近半年试运行数据显示,项目印染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从200mg/L降到50 mg/L以下,色度从80至100倍降到10倍左右,且不返色,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及地方直排标准,废水回用比例达70%,每年可节约用水450万吨,减少COD排放1000吨,相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符合预设目标。

七台电子加速器联机运行处理印染废水

如果将核能与核动力喻为核领域的“重工业”,同位素与辐照技术等非动力核技术就是该领域的“轻工业”。作为处理难降解废水的一种重要解决手段,电子束辐照技术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列为21世纪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所谓电子束辐照技术,是指利用被加速的电子束流轰击或照射被处理对象,使其发生在常规方法下难以引发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性能、净化物质等目的。

电子束治污技术水质处理前后对比(左边处理前,右边处理后)

相比于传统废水处理方法,电子束辐照技术的长处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抗生素废水、含致病菌废水等。印染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利用加速后的电子束流对污水进行辐照,可以使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分解或降解、有害微生物发生变性等,从而达到消毒净化废水的目的。

“根据项目运行数据测算,引进电子束技术后,一方面使得后端工业RO膜(工业用反渗透膜)使用寿命提高了至少50%,另一方面提高了膜浓水可生化性,每年节约成本至少1000万元。这充分表明,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完全成熟,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及推广。”中广核技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明表示,该技术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并在2017年建成投运的浙江金华示范项目稳定运行三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和工艺的升级改良,电子加速器功率更大,废水处理能力更强,出水效果更加显著。

上述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由中广核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发。随着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成熟应用,中广核技联合清华大学同时进行了技术延展研究应用。目前,已经在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医疗废水消毒灭菌、农产品辐照保鲜等领域相继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在新疆伊宁、湖北十堰、广西百色等地区在建有关示范项目。同时在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垃圾渗透液全量化处理、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等领域进行应用突破。

    责任编辑:李跃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