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汤因比: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来自人类自己

2020-06-05 17: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汤因比(左)与池田大作

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被誉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历史研究》皇皇12卷,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

池田大作(1928- ),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创价大学创办人。池田大作是国际著名的宗教活动家,也是作家、摄影师,他长期致力于推动文化、教育、和平事业,曾获多项国际和平事业奖。池田大作也是中国的老朋友,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交往,曾先后获得中日友好“和平使者”、 “人民友好使者”等称号和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曾对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做出贡献。

1974年,46岁的池田大作前往伦敦拜会了85岁高龄的汤因比教授,两人晤谈约十日。谈话开始时,汤因比博士曾以充满朝气的口吻说:谈吧,为了21世纪的人们,继续谈下去吧。对谈记录稿以《展望二十一世纪》为题出版,成为20世纪著名的文化对谈录,也是池田大作文化对话系列的开篇之作。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都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未来的命运充满信心。池田曾这样问汤因比:您最希望出生在哪个时期的哪个国家?汤因比说:公元一世纪佛教已传入的中国新疆。

池田大作对话汤因比

来源 |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池田:世上许多有识之士都说,人类的未来是不会光明的,比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流行的世界末日论认为,当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人类要受到最后一位神的审判,现在的秩序在后世将彻底改变,这里面还保留着倾向于乐观主义的目的论的可能性。

就是说,在基督教中,虽然面临着现实的衰亡,但对未来的执著信念还占据着人们的心灵。这个执著的信念体现在相信最后的审判,而且一般认为在最后的审判中善良的人实际上可以得到拯救。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世界末日论里,相信人的良心是起作用的。与此相反,在当今的人类灭绝论中丝毫没有对未来的希望。今天的世界末日论,连人类生命的善良部分也得不到宽恕,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汤因比:以前,在旧大陆的最西部,即印度教和佛教流传的地域以西的地方,人们一直相信,以我们所知的形态构成的这个世界,将在全能的神事先规定的、任何人也不清楚的某一天,突然迎来末日。

由神的意志来决定末日这种信仰起源于祆教,后来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徒的信仰。

展望将来,可能有一天我们过去经历的这种形态的人生将会终结——人类并不是今天第一次面临这个问题。

但正如您指出的,今天的状况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人类由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曾几次濒临灭绝的威胁。但是人类还是第一次知道,自身的行为或错误将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

汤因比

池田:例如“诺亚方舟”在这种意义上就有象征性。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洪水完全是自然的威胁,使人不能不认识到人力的软弱。人类只能拜倒在袭来的巨大自然威力面前,他们的思想反映在末日论中这也是不奇怪的。

但是,今天的人类灭绝论所内含的末日论却与对人类自身具有的力量的认识有关。现代人以科学为武器,已具有甚至不难使整个地球运动的能力。

人类力量所创造的文明背叛了人类自己,也正被这种文明送进坟墓。现代人面临着只能这样想像的一种状态。

如果造成人类末日的是自然灾害等人力以外的因素,即使一时陷人绝望的深渊,也终会重新奋起向危害自己生存的东西抗争。

但是,使用科学这种自已的力量,越挣扎就越可能加速死亡。要想使人们从这种恐怖中解脱出来,我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过去的末日论中有一种思想,认为人类会由于自然灾害而遭受物质的贫困,导致死灭。

但现代的人类灭绝论虽然也有人口和粮食问题,但更孕育着一种恐怖,是害怕会在物质丰富中灭绝。现代人在肮脏的富裕当中受到了一种新的意义上的饥饿,即精神饥饿的威胁。

汤因比:您说得很对。但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现代各种罪恶,我们不能采取失败主义或被动挨打的态度,也不能是超然的,漠不关心的。

倘若这些罪恶是由人类无法抵御的力量造成的,或许现代人就只好悲观和屈服。但是,这一切都是人类自身招致的,因此人类就必须克服自已。

汤因比代表作《历史研究》

池田:我觉得这一点十分重要。今天的人类灭绝论的根据可以举出许多,但基本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不用说是核武器问题。核武器是由现代科学中起核心作用的物理学生产出来的大量杀人的武器。同时生物学和化学生产的生化武器等当然也属于这一类。

第二,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一下于激化起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这也是由于地球的污染而造成的气候异变和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人类发挥聪明才智,竭尽全力,我相信是能够使造成地球污染的文明本身来一个本质性变革的。而且也必定能够开辟出一条永远无需动用核武器的遭路。

但是,只要人类仍然愚昧地为欲望和自私自利所俘虏,继续抱着一种虚幻,那么就永远无法挣脱人类灭绝论。

池田大作拜会周恩来

汤因比:我们所面临的人为的各种罪恶,都起因于人的贪欲性和侵略性,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物。

因此,根治这些罪恶的办法必须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去寻找。根据以往的经验,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是带有困难和痛苦的一个课题。但经验同样也告诉我们,人类中已有一些人达到了这个目的。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完全地实现了这个目标,但无论怎样,他们使自身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进而又使得许多人的行动也将发生变化。

像这样,已有一部分品格高尚的人革命性地克服了自我中心主义,这件事说明无论什么人,同样地一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做到达一点。因为圣人归根结底还是人,他们做到的事情并没有完全超过一般人的能力。

今天,对人类的生存构成的威胁起因于我们人类自己,这是可耻的。而且,我们只要在精神上努力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明明是有能力自救的,可却偏偏不这样做,这就越发可耻。

我们应该为处于这种状况而感到羞耻,并以此去激发自己努力克服自我。进一步说,我们应该知道人类是有能力成功的,我们要从信心中获得希望、勇气和活力,及时奋起。

另一方面,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我们预料到只有灭亡的时候,这种预见会使人瘫软无力,因为人们已没有了自救的希望。但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消极、悲观,不算是不道义的。

因为力所不及而听天由命并不可耻。相反,应以为耻因而也是不道义的事情是,明明我们力所能及,可以进行努力,只要有意志就能够自救,但却公然拒绝这种努力,眼看着自我毁灭。

这种状况之下的软弱无力无异于自杀行为,实际上等于自取灭亡。

汤因比作品

池田:人类要从现在的状况下解脱出来,必须做出最大的努力,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不少现代青年的生括态度却正相反,他们有的过着懒散的生活,有的空虚无聊,有的用暴力破坏体制,还有的吸毒寻求麻醉。这些青年人的生活态度不是正反映了对人生的疑问和绝望吗?

日本的平安朝末期束法思想曾经攫住了人们的心灵,念佛的哀声到处可闻。据史典记载,在这种社会风气中,许多人为了乞求“极乐往生”而企图投水,绝食自杀。今天的状况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汤因比:对今天的危机表现出可耻的软弱所带来的不道义的影响,无疑将使年轻一代的心灵荒芜。

青年人感到没有生路而自暴自弃或反叛社会。这种反动实际是使自己的生命以各种方式毁灭的表现形式。

青年人对先辈们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因而只好由自己承受的残破局而束手无策。但是,走上破灭道路的青年们似乎也没有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青年人作为人类,也和父辈们一样具有同样的本质,因之也就有一定的自由。

尽管他们现在还没有父辈们那样大的能力,但也负有决定人类命运的一部分责任。

他们还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即与他们自身的自由一样,父辈们的自由也不过是有限的。所有的人都被自己的宿命限制了自由。但是我们也有自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很快使自己的宿命得到改善。

今天的状况确实危险。但我相信,我们具有的自由也很巨大,足以根除人为的种种罪恶。虽这样说,并不等于这种自由也是绝对的东西。因为即使我们可以改善自己的宿命,但却不能摒弃宿命本身。

池田:这就是说,问题在于人类如何转换和改善自身的宿命。这里大概也包含着如何处理人类生命内在的利己性与种种欲望吧。

池田大作文明对话系列

12卷的纯文字版本巨著《历史研究》纵览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以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分析享誉于世。但是,卷帙浩繁令众多心仪者望而却步。著名史家汤因比教授在去世前根据当代历史的最新进展和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缩写了此书。在这一插图版本中,汤因比教授不仅保留了支撑其论点的大量历史例证,而且还精选了507幅插图(其中90幅彩色插图、23幅地图和图表),用以佐证其论述和丰富其内容。通过这个版本,更多的读者能更直接、迅捷地了解这位杰出思想家所构筑的世界。

原标题:《汤因比: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来自人类自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