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孩子挑食怎么办?1个真相和4个对策,家长都该知道

2020-06-05 19: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妮娜 医学界儿科频道

娃:我也不想挑食,都是家长逼的!

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想必对这个场景都不陌生:

吃蔬菜,喂到嘴里吐出来;

喂水果,必须是软软甜甜的,人家还只肯吃一半;

前天超爱的米糊,今天一闻到就跑走……

说起育儿里面最头疼的问题,想必“宝宝挑食”一定榜上有名。在各大社交媒体的育儿板块,“宝宝挑食怎么办”的话题往往拥有很高的热度。

图片来源:微博

宝爸宝妈和“挑食”这件事的斗争,多半从孩子添加辅食的那一刻就已经展开了,再加上这个战场上往往还有孩子姥姥、奶奶的参与,就显得格外“硝烟弥漫”……

其实家长和挑食孩子之间的对决,像极了爱情——认真的人永远是输家。

真相扎心!挑食原来是家长逼出来的!

5月19日,儿科学期刊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IF 3.739)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孩子挑食行为、饱腹感和父母喂食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越是逼迫孩子进食,孩子越是挑食,并且小时候受到的逼迫可能会影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进食行为。

研究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来自美国密歇根CS Mott儿童医院的儿科博士Megan Pesch在接受CNN采访时指出:“进食是年幼孩子少数能够自己控制的事情,家长管得太多反而会让孩子挑剔食物。”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挑食难题呢?

孩子不肯好好吃饭,不如试试这4个方案!

1.强扭的瓜不甜!

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很多家长可能会把家里的所有“武器”都用上,比如把孩子塞进喂饭专用的椅子里、用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答应孩子只要吃饭了就有奖励……

但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如果孩子不是因为自己愿意所以吃东西,而是屈服于玩具的诱惑或者大人的强力控制,那么他可能会积累关于食物的不好体验,反而加重挑食。

前文提到的“前天超爱的米糊,今天一闻到就跑走……”的情形就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进食被强迫了,一旦接近米糊,被强迫的负面记忆就会涌现,从而对食物产生排斥。

那么怎样让孩子乖乖吃下那些对他们身体有益但是被嫌弃的食物呢?

Megan Pesch博士建议:“把那些食物一直摆在桌面上。”

换言之,就算孩子不吃,也要放在那里让他看到,最好父母能够不经意地吃下并且表现出愉悦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一项发表在Appetite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在喜欢一个食物之前可能需要多达12次的食物接触,在这期间,孩子可能会抵触、明确表达自己的不喜欢,但在充分接触之后,他们很可能会改变想法。

2.你不吃也行,但你可以看我吃!

小朋友对于陌生的食物往往会有所防备,此时家长和身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就尤其重要。

Megan Pesch博士表示:“看到自己身边值得信赖的人在愉快地进食某一类食物,对于孩子——尤其是那些天生比较敏感和谨慎的孩子来说,能够显著增加食物的接受度。”

3.吃啥?让孩子自己选!

无论是蔬菜还是其它食材,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同时在烹饪过程中也尽可能鼓励孩子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孩子被动等待食物被端到自己面前。

Megan Pesch博士认为这样做能够增加食物的神秘感和孩子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和食物之间的黏性。

同时,Megan Pesch博士还建议家长在同样营养素范围内给孩子准备更多选择。比如要补充维生素,那么无论是生菜还是青豆,都是很好的选择,而这个选择要孩子自己来作出。

4.别浪费玩具钱了,食物就是最好的玩具!

相比起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玩具,食物其实更适合给小朋友当玩具。当然,前提是保证安全。比如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应该准备体积比较大的食物作为玩具,防止误食和窒息。

参考文献:

1.Berge JM, Miller J, Veblen-Mortenson S, Kunin-Batson A, Sherwood NE, French SA. A Bidirectional Analysis of Feeding Practices and Eating Behaviors in Parent/Child Dyads from Low-Income and Minority Households. J Pediatr. 2020;221:93‐98.e20. doi:10.1016/j.jpeds.2020.02.001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5666314004486

3.https://edition.cnn.com/2020/05/26/health/picky-eaters-wellness/index.html

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作者:妮娜

责编:李小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