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七届抗战青年会:选题需深思,文字要推敲

澎湃新闻记者 钟源
2020-06-05 13:2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5月23、24、30日,受疫情影响,原定于济南举办的第七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下文简称“抗战青年会”)改成网络研讨的形式进行。本次会议由《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日本庆应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校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位青年学者,以及参加指导的20余位前辈学者与会。

抗战青年会始于2013年,现已成为抗日战争研究领域的“品牌”会议,其“论文就是一切、讨论就是一切”的宗旨以及“彻底讨论”的方式经常被其他学术会议所借鉴。

本次抗战青年会共收到211篇投稿论文,由29位专家匿名评审出40篇论文参会,创造了历届会议的论文数量之最。入选论文分为“中共关系”、“国民党关系”、“日本关系与战后”三大主题,每个专题分为4场,每场讨论3-4篇论文。会议不设论文宣读时间,直接进入评议,每场指定一位主评人(由4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担任)评议本组文章,再由该组论文作者评议同组其他文章,然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皆可发言,最后论文作者进行答辩解疑。

由于网络会议的原因,本届抗战青年会的评议不及往年的“炮火猛烈”,但仍可谓切实彻底、不留情面。从标题、结构、行文到研究意义,每篇论文都或多或少地被指出问题,保证了抗战青年会的一贯水准。而网络会议的新形式,解除了空间的限制,身处法国、日本等地的学者也得以参会,不少学者表示这种形式经济节约、快捷便利,今后或可多做尝试。

“边边角角”的选题不受编辑青睐

本届抗战青年会在正式会议之余,特意在每天的会议最后安排一个小时左右的自由讨论,前辈学者和青年学者一同分享研究经验,交流研究心得。

在5月23日的自由讨论中,《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副编审吴志军从学术编辑角度出发,分享了他在审稿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体会。

作为编辑,拿到论文后,他首先关注的就是学术史的梳理,好的学术史梳理可以帮助学术编辑尽快初步把握学术论文的新意所在。如果学术史做得不好,编辑就需要花费时间检索相关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判断文章的学术价值。年轻研究者需要注意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的关系,学术积累到今天这个地步,找到一个全新的题目和领域比较难,因此要准确判断之前的研究进展,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独特性。当然,青年学者也要注意判断,如果某个问题没人研究,也有可能是它不够重要或者是没有触及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核心议题”——这种“边边角角”的选题也经常不受学术编辑青睐。

其次,他认为文章应尽量避免“以XXX为例”、“以XXX为中心”这类标题。现在很多类似文章只讲“中心”,并没有边缘关联性素材,这就导致文章实际上是没有“中心”的。红花需要绿叶配,只有边缘因素的衬托,才能在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中突出“中心”。试问,没有“周边”““边缘”,何来的“中心”呢?选择“以XXX为例”的前提是这个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否则研究的合法性就是不足的,而这种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准确定位,则需要研究者对一个历史问题先行做到宏观了解,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绝对不能随意选择“以XXX为例”。

再次,写文章要防止叙述的“突然断裂”。很多论文在行文过程中会突然插入“从笔者所见资料”、“据某某研究表明”等本应出现在注释中的内容,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也会削弱文章的叙述流畅性和历史逻辑感。

此外,论文书写的体例问题应该尤为重视。他认为历史论文尤其是跨度比较长的论文应该按照时间线来书写。现在很多论文写得像调研报告,使用“Aa/Bb……”“第一、第二……”这样的分级标题,层次划分过于细致,但忽略了时间线,这类文章的过审率普遍偏低。一些论文还存在注释过多、过度引用的问题,注释的篇幅与正文相当甚至超过正文篇幅的,需要青年学者特别注意。

最后,吴志军呼吁作者和编辑要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在目前沉重的科研压力下,作者关心的是文章能否发表,而学术编辑则更加强调文章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目标导向不同导致编辑和作者之间常常存在“温差”。为弥补这种裂缝,双方应该多多互动,深入交流。

“文章第一是写出来的,第二是改出来的”

在5月24日的自由讨论中,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从史料运用、论文撰写和修改、把握论文节奏等方面向青年学者分享了他的个人经验。

王奇生认为历史论文写作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运用史料。一些文章读起来费劲,很大原因是史料运用不当。辛辛苦苦收集到的史料,尽量都想放进论文中去,这是不少人都有的心理。但是作为作者,要思考如何对史料进行精选,不能什么史料都往文章里堆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那么怎样才算“精选”?查到50条史料,在论文中用了40条,这肯定不算精选;查到200条史料采用40条,这样才叫精选。所以很多情况下是资料不够充分才导致文章不够“精选”,一旦真正做到了史料精选,写文章的“底气”都会不一样。

接着,他指出“文章第一是写出来的,第二是改出来的”。以他的个人经验来看,在对论文有基本想法、资料收集到七八成时就可以动笔了,不要因为惰性把战线拉得太长。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涌现灵感,这时可以继续搜集史料,不断补充提炼观点。进入“写”的过程后,那么之后就是“改”的功夫了。绝大部分人不能做到“一气呵成”,文章一般都要进行反复修改调整,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王奇生特别强调了文章节奏和韵律的重要性。得益于高中时的古文晨诵训练,他对文字的韵律和简洁有了更深的感悟。好的文字都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某处多一个字或者少一个字,都会破坏其节奏和韵律。他指出青年学者应该多多体会,增强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感。

论文写作逻辑很重要

在5月30日的自由讨论中,日本庆应大学商学部教授段瑞聪指出,本次青年学者的论文直接引用日语材料的还不是特别多。现在的研究“史料过剩”,很多日文材料都有了中文翻译,但做抗战史研究,尤其是涉及日本方面的还是使用一手日文材料为宜。在论文选题方面,他认为青年学人应该避开前人已经有过充分研究的领域。没有能力超越前人的研究,提不出新东西,那还不如开拓一些新选题,以免浪费精力。另外,论文的标题就“像一个人的脸”,标题起好了,别人才有兴趣去看,所以在起标题的时候应该多下一番功夫。

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国际社会学部教授祁建民特别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论文写作要有逻辑,理清前后脉络,明确因果关系。现在很多文章“绕弯子”,除了语言的问题外,主要还是思维上没有弄清楚。有些历史事件虽然时空上接近,但未必有因果联系,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他指出,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先把思路理清楚,概念设定好,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思维方法。这样文中才不会出现“打架”的现象。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勇指出,现今青年学者的“资料意识”都很强,能从方方面面去查找资料,但是如何将收集到的资料灵活运用,用怎样的“问题意识”去组织这些资料还需要努力。每一条史料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把不同史料串起来就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这也是很多史学大家都提到过的,要贯彻一些“通”的原则,发掘事物存在的义理。他认为历史研究既是史料学,也是理论学、思想史,是一个考察过程。要把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找出来是不容易的,希望青年学者以后都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指出,本次抗战青年会有关沦陷区的研究论文较之前有所增多,而且角度也多元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虽然是全国、全民族的抗战,但由于空间所限,战区和非战区的感受肯定是非常不同的,西北、西南地区的民众与身处战区、沦陷区的民众对于战争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全国抗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对这些方面也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加丰富、立体地体会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教训。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有感于本次抗战青年会“网络会议”这一新技术,指出技术一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抗战研究也是一样,不能忽视混凝土、钢铁、交通运输等技术层面的历史。他同时也指出,好的文章应该做到“文质彬彬”,文字好、内容好、逻辑延展、结构清晰。此外,他还指出现在很多文章长于描述问题,但是问题的重要性、问题如何提出、提出之后如何解决都非常欠缺,这或许可以通过日后大家一同研究、写作某一问题的论文等方式加以解决。

(已经发言人审阅,朱婷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