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张人脸,测出你内心的阴暗面
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来自专辑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夏獭 ✑ 撰文江湖边 ✑ 编辑
前些日子,一个神奇的“Szondi测验”在国外火了一把。
神奇在哪里呢?这个测验认为,你最不喜欢的人脸,实际上反映了你的一部分人格——即,你内心压抑、否定的部分。
听起来十分伪心理学?不不不,这居然真的是一个曾备受关注的真·心理测验。
来吧,先玩一把试试:
从下方8个面孔中,选出你最不喜欢的那个,然后下划找到对应的解析。
下滑查看解析��
��
��
1. 虐待狂(sadist)
你一直在压抑偶尔冒出来的权威和独裁的念头。生活中你是一个无害、乐于助人的人。但你的上司可能会觉得你不好打交道,当你不想做一些事情时,你会爆发出一些破坏力,比如上班迟到。当你不得不为自己辩护时,你会选择消极抵抗,以耗尽那些给你制造麻烦的人。
2.癫痫者(epileptic)
你在压抑冲动、攻击和愤怒,很可能与你的童年经历有关。你大概是一个和蔼可亲、温顺友好、看起来负责人的人。你的生活很稳定,容易与人和物产生联结。
3.紧张症(catatonic)(一种精神分裂谱系的心理疾病)
你在压抑过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和自己的创造性。你行为保守,不喜欢创新和改变,有些胆小不自信,并且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你经常是防御性的,最大的恐惧是失去自制力,从不偏离“行为准则”。
4.精神分裂患者(Schizophrenic)
你在压抑心底对他人的冷漠和漠视。你表面上善于交际、经常和人打交道,但实际上你生活在孤独之中。你和他人的关系是表面的、缺乏真实感的。在内心深处,你实际上觉得你并不需要别人。
5.歇斯底里者(Hysteric)
你在压抑对获得别人认可和注意的渴望。你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谦虚而内心强大的人,可能还有些安静害羞,但实际上你非常渴望能吸引到别人。你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一丝不苟。
6.抑郁者(depressive)
你有时感到自卑感和内疚,实际上对外界有很强烈的厌恶。你是一个外向且无忧无虑的人,表现出活力、自信和乐观。有时你会心烦意乱,表现出心境恶劣和忧郁,偶尔也会疑神疑鬼。
7.躁狂者(maniac)
你在压抑内心的兴奋和躁动,你很可能是一个不喜欢惹事的人,讨厌吵闹、极端和卑鄙的事情。你谨慎、克制、有逻辑且节俭,你总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8.人格分裂(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你在压抑关于身份的问题,很可能是性别身份。你非常强调自己的生理性别,会通过行动和外表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性或女性。
看完解析,你或许恍然大悟,或许嗤之以鼻,也或许…产生了“被精准说中的酥麻感”。还有人可能和我一样,觉得有那么点准,仔细看了每一条之后,又觉得每条都挺准……
那么,这个测验可信吗?
别急,网上广为流传的这个版本其实只是Szondi测验的精简版,完整版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是堂堂一个心理学家的毕生心血,至少也要配得上“代表作”的称呼。
关于这个测验,我们要先从“它的父亲”——匈牙利的一名精神分析学家 Léopold Szondi说起。
Léopold Szondi精神分析学家Szondi:“我们每个人都有8种本能”
1893年,Léopold Szondi出生于斯洛伐克的一个犹太家庭(嗯,又是犹太,这个地域特征已经名列“心理学先驱们n大未解之谜”之一),他是父亲的第12个孩子。
精神分析学派中最被广泛认识的,是一生相爱相杀的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人。而这个同为精神分析学家、比弗洛伊德小了37岁的年轻人走的却是与他们完全不同的路。
在Szondi担任匈牙利一个皇家心理治疗实验室主任兼教授的期间,他进行了广泛的家庭研究和遗传研究,并摸索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驱动理论(drive theory)和人格维度模型(dimensional model of personality)。
上面的这个人脸测试,正是基于他这套理论体系开发出来的。
Szondi认为,人格包含8个本能的驱动需要,不同需要表示不同的人格。这些需要可被简单归纳为:
两性共生需要:对温柔、女人味和母性的需要
虐待狂驱动需要:对侵略、虐待、能量和男子气概的需要
癫痫驱动需要:压抑愤怒、仇恨、报复和愤怒等情绪的需要
歇斯底里驱动需要:在社会中“表演”的需要
紧张症驱动需要:自我限制的需要
偏执(精神分裂典型症状之一)驱动需要:“自我扩张”的需要
抑郁驱动需要:寻找和保留物体的需要
躁狂驱动需要:占有或附着的需要
根据他的理论,每个人都不同比例地拥有这8个驱动需要,并由这些需要而产生一系列行为。这也与开头的测验基本能够一一对应上。
每个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例如虐待狂s,s+代表对他人的虐待,s-则是自虐倾向。
这么细的分类,在人格心理学中是相对少见的,因为更多的心理学家都相信基础人格的存在,也就是人们的人格是由几个基础人格以不同比例搭配而成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大五人格。
不过也可能只是因为8个词看下来实在太晕了,Szondi决定将它们简化——两两组队,最终分成4个:
性(Sex)驱动:两性共生驱动vs虐待狂驱动
影响(paroximal)驱动 :癫痫驱动vs歇斯底里驱动
接触(Contact)驱动:抑郁驱动vs躁狂驱动
分裂(Schizoform)驱动:紧张症驱动vs偏执驱动
看到这里,理论最晦涩的部分就结束了。后面就是各种配对过程,不同的配对表示不同的人格。
如果说以上还是那个时代精分学家的正常操作,那接下来另一个理论则是独此一家了。
Szondi创造性地把进化论和遗传思想加入了他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基因相吸(Genotropism)理论,认为携带相同或相关基因的人之间互相吸引,这种遗传上的吸引力决定了爱情和友情。
他还在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外,创造了自己的“家庭无意识”(family unconscious)概念,认为在个体和集体之外,我们的无意识还可能来自“被压抑的祖先”受基因相吸做出的选择。
完整版测验包含了48张面孔,他们主要是患者和罪犯
回到这个测验。
它最早发布于1935年,完整的Szondi测验比流行的精简版要复杂很多,共包含48张人物面孔。这些阴森森的图片,大多出自1901年出版的《精神病学地图集》一书,其中一些是匈牙利患者,还有一些是瑞典罪犯。
完整版的测验有点复杂。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细细看完,也可以直接跳过,看这一节的结论。
Szondi把这48张照片分为6组,每组都是8张面孔,分别代表着理论体系中的8个基本驱动。6组之间除了图片不同以外,在使用上没有差异。
不过,完整版的测验并不是选出最不喜欢的那个面孔,而是在每组中选出最不喜欢的2张和最喜欢的2张。当六组全部选完、也就是一共选择了12张不喜欢和12张喜欢的图片之后,研究员会根据你的选择结果,进行填表计算。
表格样例当然,计算过程也不是喜欢的数量/不喜欢的数量这么简单,毕竟3-3和0背后的含义并不太一样——简单来说,你对自己人格中的这部分,感觉怎么样?到底是认同/拒绝,还是觉得紧张,或是无所谓呢?
于是Szondi又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分为积极(positive)、消极(negetive)、矛盾(ambivalent)和开放(open)四类状态。
他给了更详细的解释:
积极+:对照片代表的驱动需要的认同或亲近
消极-:对照片代表的驱动需要的拒绝或疏远
矛盾():在相关驱动需要感到紧张、往复
开放0:在相关驱动需要感到放松
他归纳出下方的分类表格,通过参考这个表格,将不同个体在不同驱动中的状态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比如前面样例表格的结果就是:h0、s+、e+、hy-、k-、p0、d()、m+,或者S0+、P+-,Sch-0、C()+Szondi将不同结果与精神疾病结合起来,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表演性人格障碍是P++型,强迫症则是Sch()+,恐惧症是P+0等等。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相信大部分朋友已经头晕脑胀,只求“太长不看”版测试了。
但是但是,Szondi可不会因为你头晕脑胀就简化掉他认为有必要且科学的部分——重复测试。辛辛苦苦搞了个大工程,怎么会派个小兵上前线呢?网上流传的精简版,其实并不是出自Szondi之手。
精简版的真正来源我们无法确认。网上可考的最初版是2018年3月发布在psych2go网站上的版本[3],今年初被网友转到Facebook后开始广泛流传。
总的来说,完整版和精简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完整版的测试次数,是精简版的6倍——只有多次重复选择了同一类型才能被认为选择是有效的,这样可以避免随机误差,还可以进一步测试出矛盾和开放两种精简版测不到的状态。
第二,完整版还包含了选择“喜欢的人脸”——这样不仅能测试你在某一驱动上的拒绝倾向,也就是消极状态,还能测试你有积极倾向的那些驱动,能够进行一个更加完整的描述。
第三,两个版本解读上的差异。在精简版中,对一张人脸的不喜欢意味着在压抑其象征的东西;而完整版中,它只意味着在图片象征的驱动中的方向是“消极”的,它并不强调我们一定在压抑着什么,也不强调内心的精神病态。
所以,就严谨程度来说,精简版已经比完整版差了一大截了。
时代的一朵“前浪”:Szondi测验是伪心理学吗?
因Szondi测验产生的争论很多。
有人支持他。1952年,美国立陶宛裔心理学家Albert Rabin评论:
“这些图片不是无意义的刺激,心理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图中人物患了哪种心理疾病……这些图片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们被喜欢或厌恶不是偶然事件”。
还有人指出,比起罗夏墨迹之类关注当下压力和需求的投射测验,Szondi测验更关注长期的、一般性质的驱动。并且Szondi测验无需口头报告,对语言表达上有障碍的人更加友好。
但质疑还是占了主流:
难道我选个图片就一定能反应我的人格吗?没准我就是不喜欢这个长相呢?
你说有就有了?谁能证明这些驱动需要是真的?
你凭什么说我和测试里的人格描述一致呢?这些描述怎么来的?有科学依据吗?
另一方面,我们产生“被说中”的感受,也可能只是巴纳姆效应,是一种记忆偏差和证实偏差——与描述相符的记忆最优先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也被你赋予了更高权重。
Szondi无法提供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反驳这些批评。所有证据都是存在主观的描述性论述,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据。渐渐地,这项测试就不再那么被看好。就算是精神分析学派本家人,也把它放着落灰了。
不过上述质疑并非只针对Szondi,它背后的一个更大的背景是学术界对投射测验本身的批判。尽管如今投射测验在各种媒体上依然活跃着,却早已被现代心理学界放弃。投射测验也仅仅成为一段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更加科学、可量化可检验的心理测量学。
在这段历史中,Szondi既没能成为值得纪念的先驱者,也没能成为跟上潮流的改革者。他成为了心理学一百多年短暂发展进程中,不断更新、不断淘汰下的普通个体。Szondi这个名字,也被湮没在历史中,不被大多学术界的人所认识。
如今,这个已经85岁高龄的古董测验通过社交媒体重新回到大众视线,让人如此陌生,以至于被许多人视作成了伪心理学。当然,它也的确是一个不那么靠谱的心理学测试。
但还有一小波粉丝,至今还在不断地研究、翻译、宣传Szondi的思想和理论,他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1],用以记录和更新。甚至还有人制作出来了相应的App,如果你想体验一下测试的完整版,可以搜索“The Szondi Test”。
这些支持者认为,Szondi的理论虽然过时了,但其中的很多思想在如今依然有着可挖掘的价值——尤其是家庭无意识的理论,与近年逐渐兴起的进化心理学有相似之处。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让Szondi的理论焕发新的活力。
最后,容我们介绍完Szondi的一生。
1935年,Szondi测验发布;
1944年,作为犹太人的他被送到集中营。当时与他同在一个集中营的,还有《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
同年12月,在美国一些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他被保释后流放到了瑞士另一个收留所,在那里生活、研究和写作,直至1986年去世。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虽然都只是时代的浪花,但Szondi这一朵“前浪”的毕生心血,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某些永恒的价值——“后浪”汹涌,弄潮不易啊。
Reference:
[1]http://www.szondiforum.org/index.php
[2]https://szondi.ch/leopold-szondi/
[3]https://psych2go.net/szondi-test-scary-personality-test-that-reveal-your-deepest-hidden-self/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L%C3%A9opold_Szondi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Szondi_test#Test_description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