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百年前的这个经典实验,证明操控人的悲欢是如此简单

2020-06-03 14: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把科学带回家 把科学带回家

本文由《万物》杂志官方微信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大家可能听过巴甫洛夫的狗,但你可能没有听过华生的男孩。实际上这个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被人工植入了对动物的恐惧。而这个充满争议的实验,也证明条件反射可被用于操纵人类的情绪。

撰文 七君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非常著名,中学课本也会介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里,狗每次看到食物的时候会同时听到铃声,久而久之,狗听到铃声就会自动流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把中性的刺激和某种行为关联起来。

为巴甫洛夫赢得诺奖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图片来源:wikipedia

远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领导人物、心理学家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 Watson)对巴甫洛夫的实验很感兴趣,他想进一步研究条件反射是否也适用于人类的情绪。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

1920年,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并和他的研究生 Rosalie Rayner 进行了仅4个月的研究。

这个实验后来被叫做“小艾伯特实验”( The "Little Albert" experiment),它被写到了无数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教材中。

他们找来了一个代号为“Albert B”的9个月大的男孩,然后对他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操作。

首先,他们给孩子分别看白鼠、兔子、猴子、妖怪面罩和燃烧的报纸,并观察孩子的反应。而普通的幼儿一样,小艾伯特对这些陌生物品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害怕。

一开始,小艾伯特对老鼠,狗,兔子没有表现出任何畏惧。

接着,华生就开始进行条件反射训练了。

他让小艾伯特和一只白鼠玩耍,同时在孩子后面用榔头敲击金属管子发出巨大的噪音。孩子因为听到了噪音而嚎啕大哭。

在重复了6次后,小艾伯特一看到老鼠就会开始哭。

经过条件反射训练后,小艾伯特看到老鼠就开试图逃跑。

华生和 Rayner 在他们发表的论文中写道:“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泣。他几乎立刻翻向左边,然后向垫子边缘快速爬行,实验者甚至很难抓住他。”

华生还想知道这种条件反射的持续时间,因此小艾伯特被带回家一个月,然后再被带回实验室。一个月后,华生用之前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物品对小艾伯特进行测试,小艾伯特表现出了害怕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华生成功地将白鼠这个中性的刺激转化为了恐惧的代名词,引起了幼儿的强烈反应。这个实验证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不但适用于人类,还能被用于操纵人类的情绪。

不仅如此,华生和 Rayner 还观察到了刺激泛化——小艾伯特不但害怕白鼠,还开始惧怕其他毛茸茸的东西,比如毛皮大衣,以及华生戴的假面具。

经过条件反射训练后,小艾伯特开始躲避妖怪面具和兔子。

虽然小艾伯特被成功“植入”对白鼠以及带毛物品的害怕,但是由于孩子的妈妈在实验后很快将他带走,华生无法将这种恐惧联想从他脑中消除。

而因为和 Rayner 传出绯闻,华生在1920年10月辞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职,没能继续这个实验,小艾伯特研究也成了他研究生涯的终章。

用现在的标准看,这个实验有许多缺陷,比如样本量太小,缺少对照组,实验者对实验假设知情,而不是更加客观的“双盲”。更重要的是,按照现在的研究伦理标准,小艾伯特实验在一开始就不可能过审。

不过,科研伦理和它所反映的社会规范一样,都是在试错中演化的。美国心理学会(APA)直到30多年后才颁布第一版实验伦理准则。在一战刚结束的1920年,不受约束的行为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学术自由。

在这段伦理真空期出现了一系列人类行为研究领域的经典,比如1961年证明普通人迫于权威会对他人施暴的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还有我们介绍过的利用精神打击把正常儿童变口吃的魔鬼研究(点我查看)。

50年前,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想要研究普通人是否会因为服从权威而犯下和纳粹一样的罪行。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迫于实验者的权威,65%的参与者给另一个房间的人施加了450伏的电击。电击和另一个房间的人都是假扮的,没有人受伤。图片来源:Behavioral Scientist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小艾伯特实验是独一无二的。

华生之后,学界和民众都很在意小艾伯特成年后是否会留下实验的阴影,幼儿时期的条件反射训练是否有长期的效应。

在华生看来,他的实验在长期看并没有什么危害。而小艾伯特不怎么爱哭闹,这也是华生挑选他的理由,他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容易受到条件反射的长期影响。

不过,华生本人留下的线索也就只有这些了,因为笃信“人死不留名”的他在死前烧掉了自己的所有手稿,因此我们也没办法从他遗留的资料中获取小艾伯特的一手信息。

不过在几年前,有人扒出了小艾伯特的动向。长大的小艾伯特出现了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的命运截然不同。

根据华生发表的文献,能确定的一点是,小艾伯特的母亲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孤儿院 Harriet Lane Home 的一位乳母。这位贫困的乳母仅拿到了1美金(相当于现在的20美元)的实验参与报酬。

根据这个线索,阿帕拉契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Hall P. Beck 搜集了一系列资料,并于2009年和2012年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 上发表了两篇论文,提出当时的孤儿院的一位乳母 Arvilla Merritte 的儿子 Douglas Merritte 就是当年的小艾伯特。

这个 Douglas Merritte 出生时就患有脑积水,他在1925年5月10日死于这个先天疾病,死时仅6岁。

美国马里兰州芒特艾里Douglas Merritte的墓碑 图片来源:WIKIMEDIA

不过在2014年,加拿大麦克文大学(MacEwan University)的研究者 Russell A Powell 等人驳斥了这种说法,他们提出 Merritte 并不是真正的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可能是同时出生在同一个医院的 William Albert Barger,他的母亲也是当时孤儿院的乳母之一。

他们指出,小艾伯特应当是 William Albert Barger,不仅因为这个名字正符合Albert B 这个缩写,还因为 William Albert Barger 的体重和健康状况等记录和华生的描述更相符。更重要的是,Beck 他们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他的母亲当时的生产记录。

成年后的 William Albert BargerDOROTHY PARTREE /chronicle

而 William Albert Barger 是在2007年以87岁高龄过世的。根据他的侄女的说法,他的一生倒是挺幸福,但是她并不知道他是否在小时候参与过这个实验,因为他的母亲竭力掩盖 Barger 是她非婚生的事实。

有趣的是,William Albert Barger 非常讨厌动物,以至于他去侄女家拜访的时候,侄女只能把家里的狗关到单独的房间里,他的家人也经常用这一点取笑他。

不管小艾伯特是早夭的 Merritte,还是尽其天年的 Barger,抑或另有其人,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小艾伯特的牺牲,换来了一种重要的疗法——行为疗法。

后来研究者证明,害怕本身也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去除的,而第一个证明这一点的人,正是在听了华生对小艾伯特的介绍后得到的灵感。

这个研究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玛丽·琼斯(Mary Cover Jones),她用了和华生类似的方法,通过让愉悦的刺激,如好吃的东西和兔子匹配的方式,逐步去除了一个叫做 Peter 的三岁男孩对兔子的恐惧,让他能够逐渐接受小白兔向他靠近。

后来,玛丽·琼斯也被尊称为行为疗法之母,她采用的这种疗法也被命名为脱敏疗法。

懂了,学习的时候要多喝奶茶,这样我们就能爱上学习把奶茶戒掉。

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动图来源和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原标题:《一百年前的这个经典实验,证明操控人的悲欢是如此简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