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们能从旧金山湾区学到什么

林勇、沈玲娣
2020-06-03 16:4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2019年12月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从国家层面支持临港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政策文件,是国家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再到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格局变化。而美国旧金山湾区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湾区,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取得了突出成效,旧金山湾区发展依靠创新为动力,人均GDP遥遥领先于其他世界级大湾区。其发展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创新政策体系提供保障和支持、高等教育机构输送人才和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风险投资体系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等因素,其科技创新的经验值得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

一、旧金山湾区的形成和演化

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环绕旧金山海湾。因地处晴朗温暖的地中海气候区,旧金山具备天然的宜居性,是加州第二大城市群(人口及面积),仅次于洛杉矶地区。旧金山湾区由9个县组成,其中著名城市包括旧金山市、奥克兰市和圣何塞,面积达1.8万平方千米。该湾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之一,拥有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包括谷歌、苹果、Facebook(脸书)等互联网巨头和特斯拉等高新技术企业全球总部。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292个大都会区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了2.5%,旧金山湾区处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快的区域。2016年,旧金山湾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55亿美元。

旧金山湾区已经形成了科技创新、总部服务、港口贸易、旅游消费等四大经济板块。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南湾”的硅谷片区,总部服务主要集中在旧金山市,港口贸易主要集中“东湾”的奥克兰片区,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北湾”的农场片区、旧金山市的金门大桥和硅谷片区。

回顾旧金山湾区的经济发展历史,可概括为以下三大阶段。

1.旧金山湾区经济萌芽(1848年到19世纪70年代)

1848年,旧金山附近发现金子的消息被传开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移民前来掘金,1850-1870年的两个10年间,人口分别增长97%和133%。移民的不断到来,促进旧金山湾区形成开放和创造性的社会环境,为其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旧金山湾区以淘金热为契机步入了发展萌芽期,成为移民和货物集散中心,该时期大部分的生活物资来源于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开始兴起。同时,为满足移民生活需求,旧金山市采用重工业、轻工业并举的发展模式,工厂的出现为旧金山湾区奠定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2.旧金山湾区产业与交通发展(19世纪80年代到二战期间)

这个阶段,工业化快速发展与跨海大桥的建成形成了旧金山湾区城市网络雏形,人口增速趋于平缓。旧金山中心城市地位逐渐凸显,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得部分低成本制造业,例如钢铁业和冶炼业,逐渐从旧金山外迁,从而带动了旧金山周边城市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旧金山海上贸易发展迅猛,19世纪80年代初基本已垄断了太平洋海岸与美国内陆的海上贸易,涵盖了99%的太平洋沿岸进口货物和83%出口货物。商业贸易的发展也促使金融服务行业分工更加细致,旧金山率先实现产业转型,成为西部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19世纪后期,奥克兰依托铁路的修建,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1880至1890年,奥克兰制造业产值增加了3倍多,成为“铁路城镇的典型”。

3.旧金山湾区发展成熟(二战结束后至今)

旧金山市在19世纪开始兴旺,圣何塞则是在20世纪末开始加速兴旺的。圣何塞一带长期是旧金山湾区和加州北部的农业重点区域。1939年,斯坦福大学学生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两人在帕罗阿托(Palo Alto)的车库创业,创立了惠普。1940年,该公司从车库中搬出。二战时的订单使得该企业兴旺起来,并且兴旺至今。创新风气一开,硅谷创业热由此触发。美国高新技术创业者,聚集于圣何塞一带,因为他们大多从事新兴的半导体相关产业,与单晶硅、多晶硅相关,所以那一带便有了“硅谷”的称呼。

20世纪90年代,IT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在这一地带崛起,随后创新企业又引领了网络和生物技术的浪潮,成为美国有巨大影响力的新兴城市。这里也因为创投资金的集聚,而成为全球创业者向往的天地。圣何塞一带土地租金便宜而环境优美,创业者喜欢汇聚在这一带,从而使得旧金山湾区原来的农牧业地带,变成了闻名全球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硅谷附近有几所美国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等,就近为硅谷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血。因此,硅谷迅猛崛起,成了旧金山湾区发展的最大推力,也为旧金山湾区贴上了“科研湾区”的显著标签,旧金山湾区从而成为世界三大湾区之一。

以下为旧金山湾区的发展演进路径(表1)。

二、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的若干启示

旧金山湾区人均GDP等指标遥遥领先于其它世界级湾区,尽管发展水平高,但是近年经济增长依然维持在高增长,其成功依赖于创新驱动,因此旧金山湾区也被评价为科技湾区。旧金山湾区拥有宽松的经营环境、独有的融资渠道、充足的人才资源、创新创业精神,使得旧金山湾区成为领导世界新潮流的源头。其独特的创新体系与风险投资,是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

1.领先的制度创新为创新体系提供保障和支持

旧金山湾区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依靠创新,还包括区域内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等因素。旧金山市、圣荷西市和奥克兰市是旧金山湾区的核心城市,湾区发展以这三个城市为核心,其他城市围绕核心三角在空间上进行蔓延和集聚。旧金山湾区由于市场很少受到管制,政府充当市场环境创造者和培育者的角色,积极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努力消除贸易壁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旧金山湾区内成立了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交通委员会等多种组织,来明确湾区内城市与港口的角色定位,协调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矛盾,加强湾区内的分工协作体系运作安排。

2.高等教育机构输送人才与技术,形成大学与企业的创新驱动循环

旧金山湾区拥有世界级顶尖大学群是旧金山湾区的一大优势,并且这里的投资人大多是高校教授、实验室负责人或企业高管。旧金山湾区内汇聚了多所世界一流大学,高校是硅谷登顶世界级科创中心的重要推手。其中有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校区等4个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以及航空航天局Ames研究中心、农业部西部地区研究中心、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

3.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旧金山湾区不是传统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而是以科技型产业为主,旧金山湾区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趋势,形成了以硅谷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拥有大批研发机构和大量科技资源,并最终发展为三大湾区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世界500强中有苹果、Alphabet、Facebook等7家TMT(科技、媒体、通信)企业总部位于旧金山湾区,同时依托科技产业带动了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发展,风险资本密集度、创新思维活跃度等 都在美国首屈一指,使该地区作为“科研湾区”而世界闻名。

4.风险投资体系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旧金山湾区也是风险投资的聚集地,旧金山湾区每年风险投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占美国风投总额的33.5%以上,还具有美国40%以上的风投基金普通合伙人。

层出不穷的创业企业与风险资本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创业企业吸引大量风投基金落户湾区;另一方面,众多创业成功人士再次成为风险投资人,扶持其他创业企业成长,让湾区涌现出更多的企业,因此加速了旧金山湾区内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

风险资本还催生了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湾区的高校设有孵化器,为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系列服务,从而使得湾区构成了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系 统里有众多精于把初创企业推动到后期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在湾区的集聚,大幅提升了创业成功率。

结语

旧金山湾区与长江三角洲分居太平洋东西两侧,周边环境在多个方面有相似之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以上海市、江苏省10市,浙江省9市,安徽省8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集中资源优势,面向海洋、面向全球,将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硅谷难以复制,湾区的发展与规划需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多以系统前瞻性的思路以协调多层次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实现湾区发展与规划的可持续过程。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借鉴作用。

第一,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在构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进程中,应当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发展服务功能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区域合作氛围,构建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形成经济一体化格局。当前,长三角内部互补优势明显:上海科技教育发达,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浙江市场活力强,安徽在新技术方面有后发优势。需要积极发挥三省一市的比较优势,加强合作与联系,形成互相促进的、错落有致的、梯度有序的区域创新体系。具体来看,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分工,实现中心城市错位发展,推动周边城市主动接轨中心城市以及融入城市群经济圈和科技合作圈。一方面,注重提高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的支撑和辅助功能。

第二,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优化长三角创新环境,需要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现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与整合工作,如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完善工业产品设计、试验和检测专业技术服务链。着力完善各种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的标准制订与功能设计,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教育信息网和科技基础数据中心,推进相互开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科技经济基础数据等信息资源,形成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和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的展示、交易服务能力。

第三,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中长期投融资机构。

在长三角创新高地建设方面,可以加强科创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从旧金山湾区来看,企业创新与金融支持不可分,技术创新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缺少长期资本的支持,技术没有办法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创新是创新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构造的创新生态系统孕育的结果,硅谷既是众多创新企业的所在地,更是全球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的集聚地。创新激励的本质是要在短期对失败进行容忍,长期对成功有回报。在创新激励和优质科创企业培育方面,可探索赋予和明确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首次商业权,允许科研人员在科研成果产业的企业兼职或担任首席科学家,解决技术创新激励问题,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在金融方面,要吸引更多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和中长期投融资机构集聚上海,共同构建多方参与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第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科技和产业的联动发展,来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需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和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形成以产业分工为基础的创新合作,加强主导产业基础之上的技术创新合作。建议以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强张江、宁波、温州、苏南、杭州、合芜蚌六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互动。通过合作建立科技园区或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等方式,加强基于创新链的前后向联系,推进长三角地区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打破地域界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广泛吸收人才、资金、成果等创新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鼓励横向联合,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溢出效应,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者林勇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珠三角规划专家;沈玲娣为经济学硕士,国际投资机构投资经理、分析师)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