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孩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血糖值是多少才正常,医生来告诉你
原创 罗思文 罗医生健康说
本文编辑:Daisy
我国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大约是0.6/10万。糖尿病在中医上又称为消渴症。
病例1:男,15岁,2019年5月因为觉得自己饭量增加,身体软困无力,并且身体越来越消瘦,到医院就诊。最后诊断为I型糖尿病。
后问诊得知孩子家族中并没有糖尿病的病人,还了解孩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家庭条件就很好,父母也是特别宠爱。
孩子从小不喝其他水只喝可乐,把可乐作为了日常的饮用水来喝。男孩从小就是很肥胖的。
来医院就诊时空腹血糖达到18mmol/L。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血糖。
每到需要打胰岛素的时间他都避开所有的同学单独跑回宿舍,原本很开朗的一个孩子没有了笑容,和同学的接触也越来越少。
他曾经问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当时医生听到这句话时眼眶湿润了。
图片来自网络非常遗憾的是,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疾病。
可以说糖尿病是可以治疗但是却不能治愈的疾病。
病例2:男孩,6岁,8个月时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由于一次感冒病毒感染后,出现皮肤疱疹,经多方治疗没有明显好转。
父母带到医院做糖尿病排查才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高达16mmol/L。
也是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至今6岁了每天都是他妈妈定时给他注射胰岛素。6岁的孩子身高和4岁孩子一样。
由此可见小儿糖尿病不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以危及生命
糖尿病在医学上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I型糖尿病其实又叫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I型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
II型糖尿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
II型糖尿病早期有可能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单纯用饮食和运动的方式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妊娠期的糖尿病是在怀孕期血糖升高导致,孕妈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降低胎儿合并疾病的风险,建议孕妈的空腹血糖值要低于5.3mmol/L。
一般妊娠期血糖升高的孕妈在生完宝宝后血糖就会降下来,但是也有30%的人会发展成糖尿病。
其实想要诊断糖尿病并不难,早期有很典型的表现如吃得多、喝的多、尿得多、体重减轻,我们统一称做“三多一少”。
也有皮肤瘙痒等表现。血糖升高的比较快时也会引起视力下降,导致看东西很模糊。
如果日常发现这些表现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儿童和成人的血糖值是一样的,那么血糖值多少算是正常的呢?
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的都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为主,引起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及尿糖。
孩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
1、自身免疫问题
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家族遗传
有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有糖尿病的,孩子得糖尿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3、饮食结构的问题
长期吃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导致身体过度肥胖。
孩子在家长眼中越来越宝贝了,每天各种劝吃,特别以肉食为主的劝吃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的首要目标是控制血糖的升高,长远的目标则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以维持良好的健康、学习、劳动能力,保障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延长寿命。
那么我们如何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呢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糖尿病综合管理五个要点: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
现如今有很多糖尿病病人认为只要把血糖降低就可以了,但是大家并不知道,糖尿病可怕的本身不只是在于血糖有多高,可怕的是血糖升高后导致的并发症。
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全民对糖尿病的认识与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图片来自网络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控制饮食
饮食上要控制好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少吃内脏、蛋黄、肥肉、蟹黄等食物,吃多了会加重糖尿病代谢的负担,也容易引起高血脂。
做到健康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糖分太高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控制热量的摄入,多吃富含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少吃多餐。
2、 适量的运动
长期坚持运动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加速了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还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血脂。保持体重正常,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
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运动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更有重要意义。
3、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虽然糖尿病病人也许需要终身用药物治疗,但是只要做好饮食调整和适量的运动,还是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的平稳。
虽然I型糖尿病是不能治愈但是也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对于小孩的I型糖尿病的问题,预防是相对比较难的。因为发病率较低。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协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腾讯新闻知识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868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3亿次。
阅读原文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