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合辑——红细胞

2020-06-02 19: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侯兵兵 王晶 检验医学网

作者:侯兵兵 王晶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外周血血涂片经瑞氏染液染色后正常红细胞形态为淡粉色(细胞中央为直径1/3的淡染区),双凹圆盘状,大小均一(6.7-7.7um),细胞内无其他异常结构,于血涂片体尾交界处可见红细胞呈单个散在分布。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红细胞形态结构上发生改变,如红细胞大小、形状、染色、结构以及排列等方面的异常(注:首先要排除人为因素,如制片、染色等)。本文图片主要摘自往年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

巨红细胞

巨红细胞(直径>15um),大红细胞(直径10-15um)。红细胞体积变大多见于叶酸或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或MDS等疾病。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较大,中心部位深染,周围淡染而细胞边缘部位又深染,如射击靶。多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涂片时为及时干燥和固定也可引起类似改变。

棘形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突起的长度、宽度和间距大小不一(注意与钝锯齿型红细胞相鉴别)。多见于β-脂蛋白缺乏症(棘形红细胞可达80%),可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等。

钝锯齿型红细胞

即皱缩红细胞,细胞表面突起的长度、宽度和间距大小一致(注意与钝锯齿型红细胞相鉴别)。多见于高渗环境或制片不当。

卡波环

红细胞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其性质目前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核膜的残余物或纺锤体的残余物或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产物。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或铅中毒等患者。

口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心苍白区呈狭窄的裂缝,裂缝的中央较两端更为狭窄,缝的边缘清楚,类似微张的鱼口。正常人外周血中也可见到少量口形红细胞,一般为3%-4%,若超过4%则可认为异常。增多时多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见于DIC、酒精中毒、溶血性贫血和肝病等。

盔型红细胞

外形不规则,有2至3个尖角呈盔形,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癌转移等。

泪滴样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呈泪滴状、梨形、棒槌形等,最常见于骨髓纤维化症、溶血性性贫血等。

裂红细胞

细胞形态参差不齐、大小不一、且具有不对称的尖状突起,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红细胞。通常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刺形或钢盔形等。正常人外周血中也可见到少量裂红细胞,一般小于2%,若超过2%则可认为异常。是由机械性损伤或内源性异常所致的红细胞碎片,主要见于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等。

缗钱状排列红细胞

红细胞排列形状如铜钱串在一起一样,多提示血液粘度较高, 血浆中出现了异常蛋白导致红细胞带负电荷降低,改变了血浆电荷平衡,使红细胞之间排斥力降低,从而利于形成缗钱状聚集,红细胞沉降率变快。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增多症、高纤维蛋白血症等。

球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消失,细胞整体着色深且均匀。正常情况外周血中也可见到少量球形红细胞,一般小于3%。球形红细胞比例增高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超过25%,有时可达到100%)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慢性感染性疾病、珠蛋白小体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疾病等。

嗜多色性红细胞

整个红细胞或其胞浆一部分呈灰蓝色(由于胞内RNA与血红蛋白共存)则称为嗜多色性红细胞。正常情况外周血中也可见到少量嗜多色性红细胞,一般小于1.5%。嗜多色性红细胞比例增高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多提示骨髓增生能力活跃。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内可见蓝色小颗粒、大小不等、散在分布,是一种较幼稚的红细胞。可能是由于重金属损伤细胞后胞质内残存的嗜碱性物质变性、聚集、沉淀而形成颗粒。正常情况外周血中很少见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约占1/10000),增多时多见于重金属中毒(如铅、汞、铋等)。

Howell-Jolly小体

红细胞中含有1-2um的紫红色圆形小体,大小不等,数量不一。此小体可能是幼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残留的核染色质。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红白血病或其他增生性贫血。

椭圆形红细胞

红细胞呈卵圆形或杆形,长度可大于宽度3~4倍,最大直径可达12.5μm,横径可为2.5μm。此种红细胞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溶液或正常人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但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均不呈椭圆形。正常情况外周血中很少见到椭圆形红细胞(约占1%,不超过15%)。在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涂片中,此种红细胞比例可达25%,甚至高达75%,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硬化症、缺铁性贫血等也可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比例增高。

有核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有核红细胞,但是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有核红细胞。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时可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最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也可出现)、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瘤、脾切除后以及严重缺氧等。

新月型红细胞

红细胞着色较淡、残缺不全、形如新月(注意与镰形红细胞相鉴别)。主要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如PNH)。

红细胞感染疟原虫(环状体)

疟原虫环状体细胞核位于虫体一侧,形如镶有宝石的戒指。见于被疟原虫感染的患者外周血。

【参考文献】

1、吴晓蔓.临床检验基础[M].第1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