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口县:守好国门促脱贫 幸福生活迎面来

2020-05-30 2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边陲小城,国家门户。

位于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为非贫困县,但这并不代表这里就没有贫困发生,总人口只不过11.02万的河口县,也有着1.46万人的贫困基数。战贫,同样是摆在河口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任、一个时代命题。河口县抓实小康目标,酣战贫困拔穷根的精准之举处处可见。“力度大,措施实,见成效。”是贫困群众的肺腑之言。

河口口岸(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好成绩,是奋斗出来的。

到2019年末,全县贫困人口从过去的3784户14644人,减少到9户32人,河口县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征程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成绩单。

2019年1月24日是个大喜的日子。

这天,河口县桥头乡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到了新房钥匙,喜迁新居。

河口县桥头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到了新房钥匙,喜迁新居

桥头乡中寨村委会苞茅寨村民小组的王保明就是其中之一。拿到钥匙,他高兴得一夜未眠,禁不住设想起以后新生活的模样。买了些新家具,装上了几盏漂亮的灯……没过多久,他们一家就住进了新房。

新家,距离老屋约4公里左右,位于桥头乡下湾子村老卡口岸安置点。“比起老房子,这就是小康啊。” 王保明朗声笑道,一边给记者介绍周围环境。“路有了,房有了,交易市场那么大,老卡口岸就在前面400米处。” 王保明难掩心中的喜悦,话语中不住地流露着他对搬迁后生活的满足。

安置点两幢黄色墙漆的五层楼房颇具民族特色

见到他时,已是下午5点。安置点3幢黄色墙漆的楼房,颇具民族特色,与周围茂密的林地对比鲜明,密林后面就是越南。房前,一个大型的边民互市交易点有几辆卡车在装橘子。不远处,许多群众正忙活着把早上摘下来的橘子销往越南。

热火朝天的景象会持续到太阳落山。

“边民互市”贸易的兴盛和搬迁安置,给像王保明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带来希望。“种什么都卖得出去。”王保明告诉记者,中寨村委会的经济作物面积持续扩大,仅2019年就发展甘蔗500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吨,每吨能卖1200元。“还有砂仁、香蕉、橘子、柚子……”

借力边民互市,实现精准扶贫(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在河口县,下湾子村老卡口岸安置点只是全县结合边境地区实际,坚持稳边、固边、兴边、富边同步发力的其中之一。

河口县桥头乡、瑶山乡与越南接壤,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推动稳边兴边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守边固边与惠民富民齐推并举,为维护边境稳定,推动边境一线社会发展,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6年以来,河口县共规划实施6个边境一线集中安置点,涉及2个接边乡镇——桥头乡、瑶山乡,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5户933人。

大南溪片区(二期)分散安置点

“集中搬迁一方面起到了‘守土固边’作用,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沿边优势,不断做大边境贸易‘蛋糕’,让越来越多的贫困边民享受边贸发展红利,逐步实现经济脱贫、内心‘脱困’。”河口县扶贫办副主任刘芳介绍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口县立足口岸优势,借力“边民互市”“跨境电商”“通道资源”等,坚持将政策向沿边一线倾斜、项目向沿边一线靠拢、资金向沿边一线集聚,推动贫困边民共享福利,就业增收,还进一步深化了中越边民的交往,提升了边民凝聚力、向心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借力“边民互市”“跨境电商”“通道资源”等,推动贫困边民共享福利,就业增收(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为加快边民脱贫步伐,河口县充分利用边民互市的政策优势,探索建立边民互助合作组,组织边民通过边民互市增加经济收入。截至2019年12月31日,边民互市系统备案边民88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7人,参与边民互市交易的贫困户人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在河口北山边民互市市场,边民通过边民互市增加经济收入(刘恒 摄)

——为推动贫困边民就业增收,河口县以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为契机,推动河口边民互市贸易商品分拣中心建设,仅此一项,能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图片来自红河日报资料库)

——借力“通道资源”,河口县因地制宜加大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力度,不仅把贫困群众吸纳到产业链中,带动周边贫困户进入基地工作,还依托边境“通道资源”,将水果销往越南市场,借助边民互市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截至2019年12月,仅桥头乡销往越南的柑橘就累计达1445吨,产值约40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增强了贫困户的生产信心和脱贫决心。

将特色农产品销往越南,极大地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增强了贫困户的生产信心和脱贫决心(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河口县瑶山乡水槽村委会与越南的阿姆冲乡隔河相望。村子就建在公路沿线,驱车而过,无数面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很是壮观。

五道河村民小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就建在村中,在当地规模不小,每天从市场装车拉走的香蕉不少于26车,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新近搬迁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盘正芬借势在市场上租下一间铺面,做起了烧烤生意,每天能有500元左右收入,日子越过越滋润。这几天,她正忙着学开车,未来还准备买辆小汽车。

五道河村民小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就近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搬运水果

和她同时搬来的,瑶山乡牛塘村委会兵坡村村民李刚、村委会副主任邓春华也在这个交易市场上找到了工作。“一天的收入有100块左右。”有些腼腆的李刚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月有20来天都会到市场上打零工,给老板装香蕉,而其余时间还能到老村子里管管自家种的香蕉树。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口县还以缔结友好村寨为纽带,加强中越两国之间国土面积相邻、民族语言相通、民族习俗相融村寨的交往,双方以签订结义书的形式,约定每年定期举办互访活动,深化中越民族友好交流,促进边境和谐稳定。

通过跨境贸易,促进中越经济贸易发展(何轩 摄)

此外,河口县还以举办盘王节、定歌节、花山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为桥梁,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有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各民族之间团结友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日益浓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村、示范户等创建工作,先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亮点示范单位91个、示范家庭220户。2019年4月,河口县被命名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3座大桥把河口与老街两座边境城市连为了一体,形成“城市即口岸、口岸即城市”“两国一城”的独特景观(河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不断夯实维护边境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边境稳定,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记者:李静 王陶 黄传龙 胡彦辉

未署名图片由河口县扶贫办提供

责编:普薇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热线:0873—3055081 13808772119

原标题:《河口县:守好国门促脱贫 幸福生活迎面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