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历过疫情的中国人,有了这些变化!

2020-05-30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可以感知的影响,且几乎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一切。一些改变已经随着疫情事态进展逐一得到印证,一个共识是:在共同度过一个不确定的时期之后,这场疫情终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进步。

人民论坛特别邀请4位专家学者,回答“疫情将带给国人什么改变”这一问题。一起来看!

 

孙   凤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管   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孙应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万国威    南开大学中国政府与政策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疫情,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认知?

1、管健:历经疫情的创伤,人们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抗体”,能够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作出准备。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反而可能会发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更好的心理功能和更顽强的生命意识。历经疫情的创伤,人们有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抗体”,能够更好地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作出准备,使创伤后障碍变为创伤后成长。

具体而言,人们会在以下方面获得改变:

一是改变自我的认知:人们会发现自我应对困境的能力显著提高,也更能相信未来遇到更多困难时有能力去处理。

二是改变对他人关系的认识: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相处过程中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与家人关系的亲密性十分重要,也意识到丧失亲密的人可能是一件多么迅速的事情,从而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关系,重新找到曾经可能被忽视的人际支持系统。

三是人生哲学的改变:会对人生中的优先等级次序进行调整,对人生意义有了更新的判断,更能从平凡意义中获得价值,寻求人生意义感增强,也将对自然和生命充满敬畏之心。

四是增强对于国家的认同。战“疫”过程普遍增强了国民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对国家体制、国家制度、共同体命运有了更深切的认知,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道路自信,以及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

2、孙应帅:疫情引发人们对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一次集体反思、回归乃至重塑。

一方面,人们在思维观念上经历了由注重“外在利益”向更重“内心需求”转变,由注重“外在评价”向更重“内心感受”转变。疫情的冲击使人们发现,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外在的追求,补足了虚荣的“面子”,却失去了生活的“里子”。由此,人们得以认识到“有钱有面”不如有健康安宁的简单生活、“多车多房”不如有亲友陪伴相助的快乐生活,在物质追求之外,学习、阅读、静思等精神层面的追求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伴随国家“以人民为中心”和经济、社会与人都要全面发展思路的转变,由外攀向内省、由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人们将更加趋向反思和转变并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另一方面,和平年代的集体观念、英雄观念、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得到重塑。走上战“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塑造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留守家中的妻子或丈夫同样展现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14亿中国人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坚守、勇于担当、默默奉献,展现出国家、社会的强大力量。

3、孙凤: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精神追求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疫情发生前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更多集中在物质需求方面,特别是更多关注财富的积累,以及与他人相比在物质因素方面的优越感。而疫情改变了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使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重新审视什么是幸福的来源。粗茶淡饭是幸福,平平淡淡也是幸福,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是一种幸福。

疫情发生前人们在精神追求方面更多关注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而疫情期间人们在情感需求方面发生变化。

一是对自己家人、亲人的感情更加浓厚;二是对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快递员、社区工作者、公安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等的感恩之情更加强烈;三是感受、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感方面的同理心在增强。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成员广泛的同理心促成了抗疫期间“万众一心”的集体行动,这是中国抗疫取得成就的深层文化因素,也是我们最终战胜疫情的重要保证。

4、万国威:国民对于中华民族合力抵御重大灾害风险的凝聚力、共识性和自信心空前高涨。

在战“疫”过程中,民众深刻感知到重大疫情灾害的破坏力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国民对于中华民族合力抵御重大灾害风险的凝聚力、共识性和自信心空前高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防范重大风险时的制度优势表现出强烈的认可。

同时,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良好的制度韧性,各个社区在外来人员管理、物资配送、防疫消毒及特殊家庭监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众自觉自主自愿参与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行动明显增强。

疫情给人们的行为方式带来哪些改变?

1、孙应帅:疫情使人们养成了一些新习惯、新礼俗,将成为新社会新文明的一部分。

疫情使人们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不应妄自尊大,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能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甚至肆意干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

在卫生习惯上,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生活习惯,将围餐吃饭方式转换为分餐制,推广使用公筷,餐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推行垃圾分类等,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适应。

在交际礼俗上,有人提出从西式握手礼重回中式作揖礼,不遵守防控检疫要求出行等违规行为被追责,不戴口罩逛超市、打喷嚏不捂口鼻等行为遭到网民的一致谴责,也显示出在集体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良俗,将成为新社会新文明的一部分。

2、管健: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明显提升,更注重自我提升,社交等受到影响。

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和意识明显提升,卫生习惯急速加强;在自我提升方面,终身学习深入人心,碎片化时间学习提升,斜杠青年从娱乐性到刚需化,从活在当下到居安思危;在社交行为方面,线上社交加剧了交往频次和交流密度。基于在线平台的成熟化,人们也将越来越熟悉并接纳新的沟通方式,乐于并安享在线互动、远程交流。

3、 孙凤:疫情使人们的饮食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也影响精神食粮的供给。

疫情期间,人们的饮食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80后和90后这些过去习惯于在外就餐和点外卖的人群,在疫情之下养成了自己买菜做饭的习惯。

在精神食粮的供给方面,疫情时期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对人们的文化娱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又如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增强了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一些个性化的短视频,通过秀才艺、秀技能等,对消费者的示范和习惯的影响较大,短视频记录的一些碎片化和拼图化的生活场景,聚合了疫情期间普通个体的生活瞬间,以其丰富多样的视角合力记录这个特殊时期的风貌。

4、 万国威:疫情在消费、就业、教育等八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会增加失业率或降低部分人口的收入及存款,消费主义的倾向将得到遏制,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为主的消费策略将在短期内成为更多民众的选择;

二是疫情的冲击可能会增强民众对于稳定就业形态的追求,部分风险性较高的行业可能面临人员流动性增强或人才匮乏等问题;

三是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将有利于中国志愿服务精神的引导,民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关注可能会加快现代化社区的建设;

四是民众对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但网络空间的公共治理难度随之也会显著增加;

五是民众对于个体及家庭健康的关注力度将会空前高涨,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健康项目的投资将会快速提升;

六是民众对于城市治理能力将具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及流向管理能力更好的城市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七是国外应对疫情的乏力可能影响民众境外就学就业的积极性,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尖端人才归国比例将会有所增长;

八是疫情重灾区民众尤其是亲眼目睹家庭成员在疫情期间去世的民众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定地区需要积极做好灾害重建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疫情对未来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1、孙凤:“云生活”和“云文化”将继续拓深应用。

疫情期间形成的“云生活”和“云文化”,对就业、教育、医疗、交通、家政服务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应用。一是就业方式产生变革,虚拟办公成为可能。二是传统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推动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保障。三是催生了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以云媒介为核心,以用户之间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为基本特征的共享经济模式,打通了产供销环节,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从需求侧均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强大的动能。

2、孙应帅: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全面转变人类社会的思维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从国家层面来看,以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为龙头的新基建将促使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深刻改变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企业层面来看,着力发展线上项目的企业在疫情期间迎来发展契机,轻资产、转型快的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展现了更好的适应能力,一些知名企业的高管乃至老总等加入了“直播带货”的潮流,这也预示着未来企业的战略转型,只有迎合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才能“适者生存”。

从个人层面来看,近期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拟新增10个新职业,包括互联网营销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等新职业,也彰显了数字化营销、社区物业、在家办公等就业、工作新观念。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人类交往的世界化、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此外,人作为社会群体生活中的一员,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其他人群;人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其他生物。因此,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这个底层逻辑关系中,只有重塑个人与集体的平衡、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才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既“自由”又“联合”的理想状态。

3、管健:数字技术助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数字技术将进一步融入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智能制造、在线生活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云端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娱乐将成为生活常态,“无接触经济”时代加速到来;疫情将撬动并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疫情也将进一步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4、万国威:部分领域存在转危为机的改善空间,正在为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在防疫救灾、物资调配、兜底保障和基层治理等领域发挥出的积极作用被民众所熟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参与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互动模式。

疫情也对经济造成了不利冲击:部分民众面临失业或隐性失业风险,部分外向型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潜在压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难度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部分领域仍然存在转危为机的改善空间,例如中国社区治理能力的增强、公民参与意愿的提升和民众对于健康事务的普遍关注等都会为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从本质上看,无论哪种形式的改变,背后都体现出民众对于此次疫情危机产生的损失和教训的深刻反思,体现出国民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正在逐步变高,体现出民众自由选择美好生活的意愿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作为受疫情影响深重的国家,中国能够短时间内有效管控疫情并重启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易,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对民众生产生活、认知行为所造成的潜在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自动消弭,仍需不断在政策上予以评估和跟踪。我们希望,各级党政机关能够在珍惜此次疫情阻击战所取得成果的同时,真正吸取疫情期间公共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并通过治理能力的提升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 |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5月下(特)、新媒体编辑 | 刘一霖,人民论坛记者常妍、李一丹、韩拓、贾娜采访整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