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慧法院建设:让公平正义可见、可触、可信

2020-05-30 03: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个“智慧”,道出了司法奋进的时代之音。

在与信息化同频共振的改革浪潮中,人民法院从未缺席。

从无到有、由弱渐强,以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法院建设势如破竹,在为司法为民提质增速、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的征程中释放出愈发强劲的动能。

2019年的中国举世瞩目,无数华夏儿女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浓情正盛之际,我国的智慧法院建设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为时代命题探索不息

智慧法院究竟“长什么样”?在2019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揭开了智慧法院前沿科技、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神秘面纱。

深圳法院e网送达、广州互联网法院“E法亭”、 浙江“移动微法院”、智能导诉机器人、5G+AR诉服平台……诸多司法“黑科技”纷纷亮相,引来众人驻足流连。

人们惊喜地发现,智慧法院这一构想正在从远景一步步走近现实。

2019年11月4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展览馆视察。徐志毅 摄

网络覆盖最全、数据存量最大、业务支持最多、公开力度最强、协同范围最广、智能服务最新,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六项世界之最的背后,是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赋能”。

2019年,人民法院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强化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研究应用,积极推进“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快马加鞭。

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浙江移动微法院”实践经验基础上,推动在北京等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全面试点,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移动微法院” 累计实名用户数86.7万余人,办理网上立案120.80万件,网上送达文书400.39万件,召开移动庭审8427次,执行信息公开657.28万条;跨域立案发起20741件,完成20412件,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网络大V等参观杭州互联网法院。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在司法领域的落地场景越来越多,把握技术脉搏,人民法院勇立潮头。

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9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区块链、人工智能成为会议中的热门词汇。

这一年,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区块链+ 司法”模式,以大数据、云存储和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利用区块链技术防伪造、防篡改的优势,大幅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司法链”平台已完成超过3.33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在时代不断赋予的新命题前,人民法院探索不息、步履不停。

技术驱动下的智慧法院建设,不断释放出蓬勃生机与动能。

为公平正义提质加速

7月18日,随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辽行终1174号案、(2019)辽行终1176号案(合并审理)案庭审直播上线,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直播突破了500万场,这距离网站上线用了仅仅不到三年时间。

2013年至2016年,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公开平台相继开通上线。依托信息化手段,人民法院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让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落地生根。

2019年1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体验5G网络技术给法院办公带来便利。徐志毅 摄

2019年11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在广州互联网法院观摩网上开庭 。徐志毅 摄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这一年,人民法院互联网司法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规模效应初步形成,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初步完成,全国93%的法院建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全国范围内跨域立案基本实现,现代科技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迈出重要步伐,智慧法院顶层设计、审判执行智能化建设、诉讼服务建设、司法大数据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2019年,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在线审结案件97196件,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6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均比传统审理模式节约至少一半时间,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呈现良好态势。

案件审理方面,依法审理了全国首例大数据权属案、全国首例暗刷流量案、网络游戏著作权案等。加强大数据管理和应用,依托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强对涉高空抛物坠物等案件的大数据分析,深刻揭示案件背后蕴含的矛盾纠纷发展规律,为社会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在这场为公平正义提质加速的宏伟实践中,人民法院坚定向前,足音铿锵。中国特色轻罪诉讼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各级人民法院在切实保障律师依法履职和保障辩护人工作方面做了很多,” 全国人大代表黄美媚给予肯定,“积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刑事速裁程序改革,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法的温度。”

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乌镇举办“以法治方式推动建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与互联网法治的邂逅,让一座千年古镇激荡出无限惊喜与期待。

“各国应加强司法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互联网法治建设水平,促进网络空间法治,为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论坛上,周强无数次提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法院互联网司法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将互联网法治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向世界,让改革红利惠及海外。

2019年12月5日,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在浙江乌镇召开。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开幕式。孙若丰 摄

2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论坛,就“网络空间的法治治理模式”“互联网法院的探索与实践”等六个议题开展了积极友好、富有成效的建设性对话,并共同发布《乌镇宣言》。

会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从机构职能创新、司法裁判规则、诉讼规则探索、技术应用、司法便民5个方面反映了人民法院推进互联网司法的核心举措和主要成效。

这是中国法院发布的首部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也是世界范围内首部介绍互联网时代司法创新发展的白皮书。在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上,这本书被出席论坛的各国代表争相传阅,受到了高度评价。

智慧法院建设的日新月异也让更多青年人才坚定了投身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志向。11月6日,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专题讲座走进清华大学,周强围绕“新时代中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这一主题,为清华师生展示最新智能化应用成果。

讲座后,法学院2019级计算法学硕士研究生郭金龙心潮澎湃,“作为清华大学首届计算法学硕士项目的学生,我们更应当砥砺前行,发挥专业优势,为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铿锵的字句印刻在无数学子心间,也令智慧法院建设的未来生机盎然。

这是一场与时偕行的深刻变革——

坚定不移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人民法院奋进正当时。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原标题:《智慧法院建设:让公平正义可见、可触、可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