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定义女团”,青春有你第二季能实现审美多元化吗?

彭镜陶
2020-05-31 08:3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近期,腾讯出品的《创造营2020》(简称“创3”)开播,而此前话题量巨大的《青春有你》第二季接近尾声。在《青春有你》第二季节目播出过程中,话题屡上热搜,伴随流量而来的是汹涌的话题和争议。近几年来,每一次女团选秀节目播出,都会引起有关审美标准的争议。

《青春有你》第二季(简称“青你2”)是由互联网长视频平台爱奇艺制作出品的第一档女团选秀成长节目,前身是《偶像练习生》,曾捧出和周杰伦争夺“超话社区”榜首的顶流偶像蔡徐坤。“青你2”和“创3”都是师承韩国101系选秀的女团选秀节目,传统101系选秀的优势在于训练生成长故事线和观众的参与度。“青你2”节目开播以来备受争议,一方面是因为节目拥有众多话题量大的选手,选秀“神兽”频出,比如曾参演多部电视剧很有观众缘的“小作精”虞书欣、初代网红林小宅、吴亦凡绯闻女友“reader”秦牛正威;另一方面是选手们带来的各种反传统女团审美,实力和颜值到底谁更重要?“大妈”式的长相和身材到底适不适合女团?中性风选手能不能穿裤子跳主题曲中心位?“不定义女团”,说的到底是靠选秀“神兽”不靠选秀实力出圈,还是说打造支持审美多元化,摆脱男性凝视的女团?

从2018年的国内首档女团成长节目《创造101》开始,关于女团与男性凝视、多元审美以及性别平等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创造101》中有截然相反的杨超越和王菊,一个被认为是男权社会的乞食者,一个被认为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她们一度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共讨论。两年过去,“青你2”和“创3”接棒,“青你2”初舞台中一度出现了大量的具有女权意识的表演,明显比传统的甜美型演出更加受欢迎,因此被认为对选手的包容度更高,而“创3”的粉红色打光和千人一面的滤镜也被诟病,这是否能说明全社会女权意识在加强呢?打破传统女团审美标准的选手越来越多,能不能代表观众的审美越来越多元化了呢?选手们的独立女性人设,是否是资方为了讨好城市中产女性的骗局?

女团选秀到底是不是男性凝视的产物?

《青春有你》的前身是2018年播出的《偶像练习生》(简称“偶练”),“偶练”播出后,被国际模式版权保护协会点名指出抄袭了韩国的《Produce 101》,于是爱奇艺买下了《Produce 101》的版权,改名《青春有你》。同样,腾讯视频制作出品的《创造101》也购买了《Produce 101》的版权。也就是说,内地女团选秀模式基本效仿经验丰富的韩娱。

一向业务能力过硬的韩国偶像团体起源于韩国流行音乐产业。1996年,韩国SM公司打造了韩娱第一支偶像团体——男团H.O.T,他们刷新了韩国唱片销售记录。偶像团体通过视觉形象与肢体语言成功地引导了流行音乐的新风向,韩国娱乐的偶像团体化时代开启。韩国政府取消管制后,电视成为了流行音乐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了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娱乐公司看重表演者的造型、舞蹈等视觉设计,视觉部分在唱片制作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音乐录影不断物化偶像,偶像要进行性别展演,比如说女性要穿短裙,男性要有腹肌,甚至为了引起视觉刺激,不惜加入与色情擦边球的表演。1990年代末,韩国文化产业进行大量文化输出,偶像团体也进军海外市场,其中中国的偶像团体标准就受韩娱影响很大。

与韩国女团的“完成式”偶像不同,日本女团更偏向于“养成式”偶像。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就是在日本东京秋叶原成立的AKB48,早期AKB48主要是靠剧场公演维持生存,很难走出剧场范畴或完成“破圈”。AKB48早期的粉丝主要是男性“御宅族”,只要购买专辑就可以和偶像握手,偶像可能只是路人长相也没接受过专业的唱跳训练,能力都是在后续的演出中不断提高的,粉丝享受和偶像一起成长的过程。而AKB48的中国姐妹团体就是丝芭传媒的SNH48,也有旗下艺人参加了“青你2”。

AKB48 Team A

但是不管是韩国的“完成式”女团,还是日本的“养成式女团”,都是男性凝视的产物。“男性凝视”理论是由英国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指的是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中常常默认从异性恋男性的角度描绘女性和世界,女性通常是给男性观众提供愉悦的性对象。同样,大塚英志在《“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年年代论》中提出:“少女偶像的身体是‘男性数据库化的欲望’的化身。”也就是说,女团偶像舞台表演的镜头采用的是“男性视角”,女偶像们始终都是被拥有权力和欲望的男性凝视的客体。为了迎合男性观众,女偶像们打破了自己真实的身体,通过观众的需求重塑了自己的身体,打造了符合男性欲望的“女性气质”。因此长久以来,女团都被当成了一种男性的消费品,刻板印象使得投资方都以为是在迎合男性粉丝,实际上女团偶像是“得女粉者得天下”。

《“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年代论》【日】大塚英志 著 周以量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虽然说偶像文化发展到今天,女团偶像的粉丝主要是由女性组成,但这不代表女团摆脱了“男性凝视”。不同于男性粉丝眼中女偶像都是“完美女友”,女性粉丝更多在女偶像身上进行自我投射,女偶像也承载了更多的情感期待。女性粉丝看男偶像可能带有滤镜,但是看女偶像是带刀子的,也就是说她们会对女偶像更加苛刻。所以女性粉丝对女偶像的感情多半是欣赏和崇拜的,她们会把女偶像当作一个完美的自我,也就是说,女偶像的样子就是女粉丝想要成为的样子。但是东亚女性在长期的凝视中被同化,成为了男性凝视的助推者,即东亚女性受传统文化影响更加偏好甜美乖巧、可爱娇小的女性气质,所以女团作为被审视的他者,风格依旧是以甜美性感为主。不管粉丝群体是以男性还是女性为主,经过偶像工业规训的女团都是男性凝视的产物。

伴随选手而来的审美争议反射的是社会价值取向

在“青你2”的初舞台中,与前年《创造101》和“创3”不一样的是,很多演出的歌词和表演风格都在强调“girl power”“女王”等女权元素,比其他中规中矩的甜美型表演赢得了更多的话题度和观众的青睐,但事实上选手们在外表和行为上并没有体现出怎么践行这套话语,一举一动都是符合传统女团审美标准的,她们的“girl power”“女王”更像是喊得响亮的口号。但可能哪怕是空洞的口号,都算社会对女权包容度提升的一个证明。如果说“青你2”开播前期,苛刻的观众可能还会批评表演的女权元素过于表面化,不过是摆摆样子,那么后期播出的“创3”可能连样子都不摆了。从头到脚的粉红色打光、以或甜美或性感为主流的舞台表演、对反传统女团审美选手吝啬的镜头、被观众诟病的教练黄子韬的“爹味”训导式发言等等,都成为了追求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女性观众攻讦的对象。

孔雪儿赵小棠初舞台《我的新衣》强调“女王”

“青你2”节目宗旨是“不定义女团”,这个“不定义”的指向有可能是女团风格。在“青你2”当中,选手们并没有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被男性凝视构建出的甜美乖巧女性气质,而是倾向于多元化的审美。与此同时,传统女团审美标准的话语权遭到了强有力的反抗,多元审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长相“大妈”、留着寸头的选手上官喜爱凭借着超强实力在第一期被其他选手赞赏为“青春有你2最强训练生”,坦言一路上有很多人因为她的长相和身材认为她不适合做女团,这反而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但还是有大量弹幕攻击她的长相,比如“长得像大妈实力再强也不能出道”“脸不行还做什么女团”。面对各种攻击,上官喜爱用有足够实力的表演进行了有利的反击,其充满自信的发言和姿态与《创造101》的选手王菊有异曲同工之处。中性风选手刘雨昕先是成为甜美风主题曲舞台的中心位,穿裤子进行表演,后又成为助力值排名第一的选手。很多人质疑最能代表团体风格的中心位都和传统女团不同,“青你2”还是一场合格的女团选秀吗?其实继“火箭少女101”当中有yamy、sunnee这样的中性风选手后,大众对这类选手的接受度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还是处于“出道可以,但不能成为中心位或不能出现以这个为主要风格的女团”的阶段。

刘雨昕穿短裤跳中心位

“青你2”这种话题度空前的国民综艺的审美争议往往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反传统审美和以甜美乖巧为代表的女性气质之争的确是这几年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尽管多元审美不断涌现,讨好男性的女性气质被污名化,但社会主流审美未必发生了改变。排名第一位的虞书欣,虽然并没有接受过偶像工业的规训,但其超高人气的来源是她人畜无害的“小作精”人设,整体还是偏向于甜美可爱的气质。看起来娇气的“小作精”、从小一帆风顺的“小富婆”,尽管这些和以往最符合主流的“身世凄惨但还努力刻苦”(美强惨)的人设不同,但叛逆程度不大,还是处于主流审美的舒适区当中。吴亦凡绯闻女友秦牛正威因“幼儿园舞蹈”式表演、“reader”式rap遭到嘲笑,但还是因其在节目中已经很努力了的形象和姣好的外表赢得了很多粉丝的支持和同情。这又是否属于凭借长相和性别优势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呢?这又是一个类杨超越式的男权社会乞食者吗?

综艺节目的审美争议和社会性别平等的关联可能只是一场巧合,往往选秀节目在巨大的舆论场中不断发酵、变形,带来一场又一场文本的狂欢与颠覆,以至于和节目组的初衷相差甚远。就算刘雨昕、上官喜爱的走红是审美多元化的趋势,也很难说明她们能给娱乐业乃至全社会的性别平权做出多大的贡献。比如前几年就在全网黑红的另类女团Sunshine,其不向传统女团审美妥协的外表和性格就被观众接纳了吗?有推翻女团被男性凝视处境的可能吗?完全没有,反而Sunshine成员倒是在两年前《创造101》开播之初就退赛了。选秀中呈现的男女话语关系,还是和社会真实的性别平等程度息息相关的。根据葛兰西在《狱中札记》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媒介是社会支配阶级的代理,而两性中占优势的是男性,那么掌握话语权的主要是男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受到男性话语支配的。只要现实社会中性别平等程度没有提高,那么选秀甚至更多节目中的女性形象都只能是迎合男权的。

秦牛正威表演“reader”式rap

女团选秀带来的多元审美难以打破中产阶级壁垒

事实上,女团选秀带来的多元审美是难以打破中产阶级壁垒的。对节目中所谓反传统女团审美选手和强调女权元素表演的追捧,可能只是城市中产女性的一场自我狂欢。在城市中产女性眼里,各种反抗被男权社会驯化的女性气质的高级审美,和为自己代言勇于挑战权威表达自己的独立女性,都是司空见惯的常识性事物。经济优势常常会弥补性别上的劣势,而中下层女性仍然困守在东亚传统对女性的期待中难以脱身。但由于媒体曝光常常会讨好更有消费话语权的城市中产女性,大多数中下层女性的生活处境就被遮蔽起来,造成了社会已经对多元审美、性别平权非常包容的假象。即使“青你2”已经是破圈的国民综艺,受众数量巨大,也不能说明多元审美是社会集体的选择,社会主流审美仍然是保守化的,只能允许在舒适区中的叛逆。

“青你2”节目组恐怕并未想将节目和性别平等、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等等话题联结起来,国内选秀综艺制作团队可能还没有如此明确的性别意识。因为节目仍然在消费女性,女团选秀的剧情仍然掺杂着大量女孩子明争暗斗的情节,加深观众对女性友谊“塑料姐妹花”化的刻板印象。相比男性的“兄弟情”,国内总是缺乏真正意义上阐释女性友谊的作品。女性的身体仍然被观看,选手们会经常抱怨自己腿粗了、吃胖了,弹幕上也会不停刷过“少吃点吧”这样的内容,她们在不知不觉地迎合外界对自己的审美要求。

“青你2”中的女性议题,其实是经过文化工业重新包装和建构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大众文化在资本之下会具有商品化、风格标准化和欺骗性的特征,文化产品是背后的资本方获取利益的方式。节目组之所以呈现这种多元审美和女权元素,目的在于呈现一场综艺奇观。中国文化产品的受众反对整齐划一,因此产品有奇观化的趋势,也就是说,选手们只有不断强调自己的个性,凸显和其他选手的差异性,才能有生存空间;综艺节目只有打造形象各异的选手和不断贡献出圈的话题,才能使背后的资方获得利益。镜头只会眷顾那些最有特点的人,而不是做的最好的人,这就是综艺“神兽”屡屡出现的原因。我国娱乐和我们效仿的韩娱其实有着巨大的区别,韩国偶像团体是追求表演上的整齐划一、团队风格的一致,导致我们产生了“韩国艺人业务能力很强”的印象。而在中国能够上升到社会公共讨论的话题,都是基于一个差异性个体产生的,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在一个总是以集体主义宏大叙事为主流的社会中,在娱乐领域爆发了对集体性、同一性、机械性的符号的反抗。所以虽然“青你2”购买了韩国的版权,实质上还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奇观式选秀。综艺奇观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思潮,但是不能生产任何的社会制度和结构,只能勉强说是推进性别平等和审美多元的催化剂。

对于“青你2”这样一个文化消费品来说,显然“多元审美”和“性别平等”是很时髦的概念,能讨好很多具有经济实力的都市女性消费者,就算这档节目的多元审美促进了一定的社会进步,但也不能改变这是一个奇观化的营销策略的本质。可以用福柯的观点来解释这种脱胎于男性凝视的传统性别传播观,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视觉性的“看”和“被看”的社会,现代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在男权文化的传统意识还没有彻底消失之前,女性充当被观看的客体,成为被男性审视对象和“他者”地位的媒介传播现象就会依然再现。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