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湖: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太湖,位于江苏省,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华东最大的湖泊。关于太湖的形成,民间有个很有意思的传说,说王母娘娘要做寿,玉皇大帝叫人送去了一个大银盆,里面有七十二颗特大的翡翠,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没请孙悟空来,这齐天大圣气得大闹天宫,他见什么就打什么。
于是,银盆就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化作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七十二颗翡翠就成了七十二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
传说当然是传说,但是这太湖之美却是实实在在的。自古以来,吟咏太湖的作品很多,就连以边塞诗闻名的王昌龄,也留下了一首与太湖有关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昌龄的这首《太湖秋夕》。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初盛唐时期,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北方。除了本土流域的诗人,大多数诗人都是在行旅途中,偶然邂逅太湖。王昌龄吟咏太湖,就是一场邂逅。与诸多年轻文人一样,王昌龄曾经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在边塞锤炼一年后,王昌龄回到长安,潜心读书,在应试时一举成名。
然而,在接连二次登第后,王昌龄的官职仍旧未见升迁,这让王昌龄很受打击。后来,他被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
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消愁。到江宁后,又去了太湖、浙江一带游览。
深秋的一个夜晚,王昌龄暂住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之间,不知道是真实还是想象,王昌龄隐隐地感到有风吹过,听到远远的有大雁飞过的声音。
此时,他已经和这里美丽的景色融为一体,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在王昌龄笔下展开。
这首作品里,最能体现王昌龄内心活动的,就是“夜静魂梦归”一句了。虽然太湖有范蠡泛五湖的风流,有秀丽绝佳的风景,但是在诗人心里,魂梦所归的还是北方的家乡。毕竟北方的家里有自己的亲人,北方的朝廷有能让自己施展抱负的平台。
但是太湖终究是太湖,尽管远离长安,尽管避世僻远,却慰藉了离人贬谪的愁绪。
这片湖水,见证了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也孕育了江南端雅秀丽的底蕴,组成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部分。
太湖之美,美不胜收。单纯文字自然不足以概述,丹青作品更能直观展现。明代画家文伯仁的《泛太湖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一览太湖美景。
▲《泛太湖图》明 文伯仁纸本设色 60.5cmx41.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泛太湖图》右上角的文字写道:“隆庆己巳春,从胥口泛太湖,因写此图。五峰文伯仁。”
可以看出,这幅画作于明隆庆三年,当时文伯仁六十八岁。画面描绘的是从胥口泛舟太湖沿途所见的景色。
《泛太湖图》中,河边房舍、小桥井然有序,笔触细腻。河边的柳树、松树,湖边的苇秆、山间的柏树,枝叶繁茂。目光上移,大片留白表现了辽阔的水面,突显了太湖的浩渺。湖水的水纹画法采用的是网状画法,纵横网线波澜起伏,清晰可见。湖面上大大小小的帆船,远近呼应,错落有致,点缀了灵动的美感。而朦胧的远山,是“三远法”里的“平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泛太湖图》的构图方式极好地突出了主题,展现出清旷幽远的意境。画面设色淡雅,是“文派”绘画的典型风貌。在笔墨表现方面,画家以文徵明的细笔画为基底,上追王蒙,山石用干笔勾勒、皴染,细劲缜密,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征,是一幅上乘之作。
这幅作品的作者文伯仁,是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侄子,他的画独得文徵明笔法之妙。
《明画录》记载:“横披大幅,岩峦郁茂,不在衡山之下。”这里的“衡山”指的就是文徵明。
太湖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很深,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治水祖师大禹就在三江五湖之间进行通渠。
时过境迁,太湖以她的大美与涵养,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也用丰富的物产造福着一代代华夏子孙,使整个民族的传承生生不息。
原标题:《太湖: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