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后策|王诚代表:确保发展不“失速”,老工业城发力新基建
【编者按】
面对新冠疫情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异常艰巨的战“疫”使命扛在了肩上。
当前,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处于疫后复工复产复学、振兴经济生活恢复常态的关键阶段。如何改革我国疾控体系、如何鼓励人才进入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局,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议题。澎湃新闻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开辟“疫后策”专栏,对疫后中国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下面的文章谈及疫情之后城市如何借力新基建恢复经济发展。
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新基建”进行部署,更是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每一次危机恰恰也是城市格局重塑的过程。疫情之后,各地区都在努力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此时,城市又该如何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破浪前行?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王诚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实现当前市场的复苏,新基建是重要动力,也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王诚代表 受访者供图在安徽的工业版图上,蚌埠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淮河在此穿城而过,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于此。借助交通枢纽的地位,蚌埠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了淮河岸边一颗耀眼的明珠。有了工业基础托底,蚌埠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实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产业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凸显,各种现实问题都摆在了蚌埠的面前。新基建如何超越老基建?新兴产业发展又该怎样实现“从无到有”?
“蚌埠在新基建领域有基础、有实力。”王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这样的坚定源自蚌埠在实践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原来,早在新基建的概念被正式定调之前,蚌埠已经在相关领域有了实质性的探索。
抢占5G发展先机
作为新基建中的领头羊,5G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王诚介绍,蚌埠电子产业基础雄厚,曾有“电子城”美誉。近年来,蚌埠始终把推进5G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依托中国电科41所、大富科技等龙头企业着力抢占5G产业发展先机,已经初步形成了5G产业链。
“我们制定了5G产业发展规划,在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突出重点、优链补链原则指引下,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推动5G产业在蚌埠快速发展。”王诚介绍,蚌埠市在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关键设备、终端显示和场景应用等5G通信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均已形成多点支撑。
“蚌埠在5G产业方面技术研发能力较强,产业体系较为健全,行业企业加速集聚。”王诚告诉记者,目前蚌埠已拥有与5G相关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3个、专利2126件、各类标准53件,拥有5G通信产业相关企业40家。
治理“白色污染”的“蚌埠方案”
4200年前,大禹劈山导淮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而治水的智慧就在于变堵为疏。
一次性塑料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这一顽疾,不少城市选择一禁了之。但在王诚看来,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只有找到一次性塑料的代替物,使用可降解、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才能杜绝塑料污染,而蚌埠已经找到应对“白色污染”的解决方案。
王诚介绍,蚌埠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的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就是石油化工塑料最好的替代品,是为人民谋健康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作为目前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以生物基材料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蚌埠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
如今,蚌埠市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已经全面掌握乳酸—聚乳酸—聚乳酸纤维—纺纱成锭、聚塑成型、制造成品全产业链生产线。
“目前,省级层面已经把蚌埠作为新基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加快推进新基建正当其时。”王诚表示,疫情之后确保发展不“失速”,必须抢抓新基建的风口机遇,继续擦亮蚌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这张亮丽的名片,使蚌埠跃上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