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河两岸”唤醒水乡文化,乡村振兴让村民更有奔头

2020-05-28 0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排上百年的古榕树沿着河岸生长,绿郁葱葱,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廊;“绿廊”下碧波微荡,有鱼儿畅游;岸上有赤色绿道,村民正悠闲漫步;身处其中,能闻到花香、听到鸟语……如此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图景,正在荷塘镇高村村徐徐铺开。

自去年3月开始,蓬江区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来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在首批4个乡村振兴区级示范村通过验收后,去年9月,蓬江区乘势而上,定下第二批“4+2”乡村振兴区级示范村(居),其中就包括了荷塘镇高村村。

顺应蓬江区乡村振兴的潮流,这个坐落在西江下游边上的小村庄正在苏醒,其独特的水乡文化再次焕发新生机。

打造“一河两岸”

水乡文化有了“新活力”

5月25日,一场夏雨过后,笔者走进荷塘镇高村村,第一感受就是整洁、有序,水泥路面平整干净,空气中有青草和泥土的清新味;往河岸方向走去,更有小桥流水人家。

李国柱/摄

这得益于荷塘镇目前正在重点实施的“一河两岸”工程。2019年以来,荷塘镇盘活全镇文旅资源,统一规划,分片实施,将“一河两岸”工程作为建设重要节点,着力推进高村村美丽宜居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

据荷塘镇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负责人介绍,“一河两岸”工程以“水乡文化”为主题,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去年8月开始动工,将高村路、“一河两岸”片区以及同裕路至高村小学路段列为先行示范点。

目前,一期工程已进入完工阶段,主要以18棵上百年古榕树为主景,建造两座小公园和步行道。

细节方面也花了一番心思

������

除增设一批具有古风韵味的路灯,在公园沿河两岸新种上细叶紫薇;

结合“荷塘十八景”当中两景“石面停风”“石牛浮水”,及该村舞火龙、五人龙舟等传统文化元素,用彩绘扮靓“一河两岸”的民居外墙,让村民和游客感受水乡的魅力。

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村里就有游客前来写生、拍摄。“就在几天前,又有两三个学生过来画画。”家住河对岸的高奶奶告诉笔者,自从村里进行“一河两岸”升级改造后,环境越来越好,村里人气越来越旺。而最让她高兴的是,环境好了,蚊子少了,家门口就是一个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一期工程成效初显,村民争议少了,盼头多了,村干部更能放开“手脚”做事了。据高村村党总支部书记甘卓根介绍,二期工程将进一步借助该村原有的古榕树及河道优质水乡资源,再现“石面停风”“石牛浮水”,打造横跨一河两岸的古色古香特色小桥和亲水平台,突出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的亮点,把“一河两岸”片区升级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景点,吸引更多的人流到高村村旅游、居住、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村村历来有五人龙舟文化传统,借助“一河两岸”工程,高村村还计划把五人龙舟推广为常态化文旅项目,在河道增设游船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借力文旅发展

老旧民居有了“新生命”

在“一河两岸”边上,有一幢四层楼高的红砖民房格外引人注目——一个三角形屋顶,外墙爬满蔓藤,屋体左右对称,中间高高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复庐”,就像是一座从童话世界里“跑”出来的老房子。

屋主名叫高池胜,是一名退役老兵,退役多年仍心系国家,一直紧跟党和政府的号召。2007年,高池胜准备在旧屋原址重建房子,但在得知与政府规划相冲突时,他积极配合安排,爽快地把房子改建在如今的位置上。

想知道屋子内长什么样子?

小编带大家先睹为快!��

12年过去了,当乡村振兴的蓝图延伸进高村村之际,高池胜这幢房子成为了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布局形态、功能构成、建筑风格、景观系统等方面,都展示出了人与自然、建筑与风貌之间的和谐。

当下,结合“一河两岸”升级改造工程,高村村正准备以高池胜的房子为开端和突破口,启动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户,建设一批乡村旅馆或民居旅舍,带旺文旅产业经济。眼看着高村村在一天天变美,高池胜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对村委班子充满信心,“我必定第一时间支持书记的安排和部署,哪里需要去哪里”。

屋内古典清雅

在高村村,有特色的民房不仅体现在建筑外形上,还体现在民房背后独特的历史故事。江门老字号“忠记荷塘鱼饼”就发迹于高村村,总店名叫“忠记鱼丸鱼饼店”,位于进村路上,至今已有约40年历史;其余两家专卖店分别位于荷塘市场和水南路。

深耕市场多年,很多“老江门”吃荷塘鱼饼只认“忠记”,荷塘街坊更不外如此。只要来到荷塘镇打听哪里有地道的鱼饼买,得到大多的回答都是,“忠记鱼饼。”

据甘卓根介绍,该村接下来准备借助“忠记”品牌效应,进一步把高村村制作的荷塘鱼饼发扬光大。

“我们希望能在‘忠记’总店开设一个荷塘鱼饼展览馆,向游客讲述水乡文化故事及荷塘鱼饼的制作技艺,让游客既能品尝最正宗的荷塘鱼饼风味,又能了解荷塘鱼饼背后的故事。”甘卓根说。

坚持党建引领

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强动力”

雁飞千里靠头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保障。高村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狠抓落实。2019年以来,高村村朝着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的目标向前奋进,除完善“一河两岸”,还开展了大坎头公园升级工程,高质量完成了“厕所革命”,增设了一批分类垃圾桶,增加人力物力,加大村场保洁密度,整治卫生死角和卫生黑点,组织党员义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善了人居环境,深得村民一致称赞。

在兼顾“面子”的同时,高村村也时刻牵挂着村民的“钱袋子”。该村近1/3的土地都是鱼塘,是典型的水乡,近年来高村村积极发挥本地优势,找准产业,将本村的鱼塘向更高效、更生态、更智慧的方面发展;同时,不断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各项实事工程稳步推进。2019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5亿元,农业产值1.8万元,第三产业及劳务收入12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000元。

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物业,努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新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同时,新规划80亩作为新中心区的发展用地,用以招商引资,兴建民办学校,以辐射和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目前,学校蓝图已出,正处于填土阶段,预计今年9月能打桩施工。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高村村重视“红色教育”,计划创建党建活动室,将之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活动阵地,加强组织建设,促进高村村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原标题:《“一河两岸”唤醒水乡文化,乡村振兴让村民更有奔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