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执行法官通知受害人领被骗款项被当成诈骗犯,警方来电询问
承办诈骗案执行款发放的执行法官,联系多名被害人后,不仅执行款没有发放出去,反而接连被骂“骗子”,还遭警方来电“调查”,甚至该法官的工作微信号也因被害人举报而遭封号。
这个离奇的经历发生浙江宁波海曙区法院执行法官杨晨炯身上。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5月27日从海曙法院获悉,该院审理的“浙江农磐科技有限公司”涉众诈骗案中,杨晨炯负责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253名被害人发放460余万元执行款。这本是大好事,但进展出乎意料地慢,历时两个多月,仍有128名受害人未联系上,剩214万余元未发放。
这起涉众诈骗案集中发案时间在2016年和2017年,当时几名主犯以浙江农磐科技有限公司名义招聘了大量业务员,实施诈骗。他们对买卖双方实施两头骗:对购买农产品的企业称需要先支付一部分预付款;对卖农产品的企业称,要进入他们的采购名录,要先交一笔保证金。
单笔诈骗金额都不大,从一两千到一两万元,金额最高的一笔是6万元,受害人共有266人,涉案金额共计460多万元,人均被诈骗1万多元。
2018年,警方侦结后移送起诉,2019年法院审结该案。杨晨炯承办该案后,执行到全部退赔款460余万元,同时也拿到一份200多人的受害人名录。
从今年3月底开始,他着手联系被害人,准备分配执行款。考虑疫情期间不方便让几百名受害人来宁波,他逐一通过电话通知。
然而,他的第一通电话就遭遇“坎坷”。不仅不被受害人信任,受害人还认为他是后续的连环诈骗犯。连着几天,杨晨炯在电话里被受害人骂得灰头土脸,甚至还被教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杨晨炯无奈之下启用个人工作微信号,同时通过12368(司法服务热线)系统短信通知当事人加微信确认个人账户。
谁知启用才一天,工作微信号竟遭举报被封号。经申诉等程序解封微信账号后,杨晨炯继续用该微信号登记受害人账户信息。令他无奈的是,4月3日,该微信号因被举报多次再遭封号,且是永久封号。
此时,他已告诉部分受害人通过微信递交账户信息,如果微信账号无法解封,将误事。幸亏,通过海曙法院发函沟通,4月8日,微信账号再次解封。
据法院事后了解,杨晨炯联系受害人后,对方以为遭遇再次诈骗,遂自行组成的微信群互相发布警示,称近期有人打着宁波海曙法院法官的旗号,以执行到钱为由向大家要个人账户实施诈骗。在群友的“积极举报”下,杨晨炯的工作微信号两次被封。
微信号两次被封还不是最离谱的。4月2日,杨晨炯还接到了几个外地公安部门来电,对方称,他们接到多人报警,称一“诈骗犯”以海曙法院名义向他们发送短信,要求他们加微信确认账户信息,因此特来核实。杨法官只能一遍遍地解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晨炯说,他明白不能怪受害人过度的防备心理,只是这样一来,执行款项发放受到了影响。
后来,海曙法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资金清退公告,杨晨炯同时又联系了几名受害人,表明身份并邀请亲自到法院验证,再请他们在受害人群里做必要的解释。
经持续的解释努力,4月30日,海曙法院成功向125名已确认账户信息的受害人发放第一批执行款,共计2795340元。
不过仍有128名受害人未能联系确认,其中不乏认准杨晨炯是骗子、坚决不配合的;有的则电话打不通。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受害人名单通过公安部门转交给外地受害人报案的派出所,由对方帮忙联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