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文读懂 | 新闻学的蜕变,自清华始?

2020-05-27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林双 天真的scholar

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决定大幅度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据媒体后续报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停止本科招生,直接推力为”强基计划“。原本属于新闻学院的本科生招生名额,将划归日新书院。

清华招办官方解读”强基计划“——不仅是一项招生计划,也是一项培养计划,更是一项本科教育的改革计划,已创设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学院。书院与相关院系共同负责学生培养工作,落实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教育体系,强化“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的培养理念。

另据介绍,新闻学院将保留、调整本科生课程,其中部分新闻与传播学类基础课程将以课组形式,出现在日新书院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另一些课程或将纳入通选课,向全校本科生开放。

具体关于教学调整的情况,清华新传学院也在等待学校的正式文件通知,一切以学校发布的文件及招生计划为准。截至发稿前,暂无最新消息。

关于此次停招,传媒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讨论热潮。从清华该不该停招新闻本科生,其他高校是否会效仿,到新闻本科教育的必要性,甚至连新闻学学科的合理性都经历了一场“存在主义危机”。

笔者整理了目前相关讨论的重点,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的思考路径。

支持与否是个伪命题

作为清华大学自己的培养体制调整,个体的或舆论的支持与反对其实都不能改变改革的最终走向,最多只能影响和提供部分决策思路。但这也不能否定部分媒体人的拳拳之心。

在此次停招讨论中,旗帜鲜明表示反对的主要是从新闻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所需的实践性来讲。

评论员曹林直接称此次改革为”本科休克式改革“,会毁了清华新闻教育。他从个人的经历和观感看,本科期间读的新闻专业,更会走向业界,选择去媒体工作;研究生才接触新闻,多会当教师做科研,走向学界。而清华新传取消本科招生,专注研究生教育,这意味着学院将与新闻媒体这个“职业实体”可能越来越远。对此,他提出直抵中心的一问,缺少新闻实务的”新闻学院“还能叫新闻学院吗?

有此疑问的,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黄升民。他直言此举是”清华的一个败笔“。其主要忧虑在于以下几点:新传院原本应当培养出大批新闻传播一线的人才,但清华淡化了这个学科强应用性的特点与本质,越来越脱离产业应用,越来越接近高冷的学术象牙塔。

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则否定了整个新闻本科教育,认为所有本科新闻专业都不应该开设,“基础性的训练大学里根本教不出来”,此说法显然脱离高校新闻教育战线已久,回避了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界迄今为止所作的努力。

目前国内主流的新传教育有采写编摄评相关的课程及作业——当然作业的完成度、教师的指导,以及与业界的对标度暂且不提。同时,新传院是为数不多、专门预留的实习学期的学科,实践性与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相比已是大大增多。

尴尬的新闻业

新闻与传播学的学界与业界的“断裂”讨论由来已久。业界抱怨学院派缺乏实践,学界觉得实践可以由业内进行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从来不应该是对立的两个极端。所幸,随着国内新闻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高校并没有完全摒弃实践,只是实践仍跟不上业界的标准。

然而,新传学子在求职时仍多感受到”竞争力不足“,不仅仅是专业训练与实操不匹配的技术性不足,更多的是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新传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这里的”后劲“主要体现在专业深度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上。

大多数论者已经意识到这种”后劲不足“,这也是大家或多或少都还认可清华教改的立足之处。但其中也隐含着三种意见,弄清楚了这三派的区别,才能真正回答“新闻教育体系应该什么样”的问题。

一派觉得,当下“新闻系无学”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断裂过深,难免矫枉过正。凤凰网文度记特约评论员张丰就持此种看法:一些老师和学生,“求学”的心思偏少了,反而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实践,而且是过时的实践。

如果采用将新闻教育分为“知识”和“实践”两个部分的两分法,他认为“新闻人”的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学时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形成知识体系,而到新闻单位后,接受真正的职业培训。

但是,他对于新闻业界来进行培训的方式也不甚乐观。在当前互联网媒介环境下,推崇“读者和用户至上”,作为生产者的“新闻人”极易被边缘化。而新闻机构也面临着转型压力,是否还有足够的耐心和空间来培养新人呢?

另一派的解读如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清华此举是“明智之举”,撕开了中国优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口子——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培养模式。“新闻人才的培养,更适合一个专业再加上新闻这个“术”,或者说“利刃”。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兼斌教授更精确地表述为:第一专业要扎实,厚基础;新闻传播本身的训练则像刀刃一样嫁接其上,要犀利。

许知远在《新闻业的怀乡病》一书中介绍了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伯令格的观点:新闻学院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因为它的课程实在太技术化了、简单化了。学生们在这里经过10个月的”如何采访、报道“的简单培训后,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但这些技能在任何报社内都可以学到,他看不出这种教育有何意义。那么研究生究竟要培养什么?

第三派则认为,清华将“新闻人才培养学术化”,走上了一条所谓“高精专”办学的道路,实际上是强化了科研学术的比重。但是在”新闻无学“的观念熏陶下,很少有人觉得此路可行。

梳理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各派论争有些笼统,但是好像又已经看出了一些苗头?

各美其美,实现新闻业的大同

三方在对垒,但各自站在应用型和研究型的立场在进行讨论,甚至此”研究型“并非真正的”研究“。这样难免有些鸡同鸭讲,因为本质上几者的培养方案就是不一样的。

大体上他们都认为新闻教育模式可以两分,但具体是分为“知识”和“实践“,还是”理论“与”实践“,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再回到上面本科生与研究生与业界各自的培养分工分歧上,就能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其实新闻院的培养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理论和实践,同时培养阶段也有本科生、研究生和业界三方。将其排列组合,大致可以有下述总结:

本科阶段:沉淀知识+加强实践——初阶/应用型人才

业界: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知识/反哺理论——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

研究生阶段:实践+理论——高阶/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到这里,众人担忧的”引发其他高校效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其改革动态对国内高校而言确实算得上”风向标“,但是这个”标“却不是所有高校都能接得下。真正搞清楚了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找准自己的定位,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才是正解。现实中,应该也不会有一个清醒的高校会选择东施效颦。

在众多讨论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停招本科生后,新传学生可能面临着教育中存在的新闻素养及新闻理想的缺失。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清华停招本科生后,并不是直接放弃了本科生的新闻教育。部分新闻与传播学类基础课程将以课组形式,出现在日新书院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另一些课程或将纳入通选课,向全校本科生开放。

在资讯与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后者反而要被大力推广,甚至是以必修的形式。人人都补充一些新闻素养,才不至于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

对于本科教育而言,一方面,基础课程如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称得上本科生的基础教育,如何合理搭配各基础学科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如何做好本、研、业之间的贯通衔接等;另一方面,如何做好全校本科生的新闻通识课,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不论是为新闻人才储备还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这都是重要的问题。这都是校方及新闻与传播学院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

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是培养偏应用型的高阶人才,还是偏研究型的学术人才,这是首先要考虑然后才能进行相关课程规划的问题。但是针对不同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可能才是最紧要的问题。

新闻与传播学的历史只有一百余年,并不久远,”新闻无学“的理念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并不代表它不值得去研究、去形成理论。以往的教育目标是为了新闻机构输送新闻实务人才,而现今”万物皆媒,人人皆自媒体“的环境下,新传学子的出路已不是也不应该只是新闻机构。

随着新媒介、新技术的发展,新传理论体系也亟需建立。只是,理论是由闭门造车而来,还是从实践中来,取决于高校的如何搭配好知识、实践和理论这三驾马车。各专其专,各美其美,才能实现新闻业的大同。

新闻行业的蜕变,能否自清华始,还需拭目以待。也真心希望,不要落得个”就这?“的下场。

原标题:《一文读懂 | 新闻学的蜕变,自清华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