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和代表:对办学质量不高、保障不力的高校,可探索退出机制
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5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处获悉,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高等教育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的建议》。其中提及,对办学质量不高、条件保障不力的高校,可探索通过多种方式退出,推动高等教育健康、高质量发展。
秦和认为,过去20年,我国高等教育先后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化”、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跨越,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用半个多世纪才走完的路。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仍“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尤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拓展中,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秦和称,一方面,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同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宽进严出的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问题,既有学科专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有类型结构失衡的问题,同时还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秦和建议,创新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模式,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对高等教育规模和招生总量作出规定;建立高校招生计划弹性管理机制,实行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核定与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高校经费保障水平等挂钩。
“对保障能力足、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好的地方和高校,可适当增加招生计划指标。”秦和告诉澎湃新闻。通过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倒逼地方和高校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她建议,应及时调整优化高校设置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设置了近千所高等学校,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迫切需要根据新的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对高校设置政策作出调整。”秦和称,另一方面,要围绕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提高设置门槛,严把标准。
“原则上,新设立的高校,应以高起点办学为主。另一方面,要实行总量控制,建立高校退出机制。”秦和认为,对办学质量不高、条件保障不力的高校,可探索通过多种方式退出,推动高等教育健康、高质量发展。
此外,秦和建议,大力支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秦和认为,我国尚未对高校实施严格的分类管理,对于什么是应用型大学在政策层面没有清晰的界定;但从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看,都需要将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重要战略,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短板。
“对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引导督促各地、各高等学校合理定位,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秦和告诉澎湃新闻。
最后,秦和建议,进一步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对部分不适应科技革命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且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难以就业的专业,应适当压缩培养规模,同时超前布局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建议国家层面将扶持东北、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纳入区域开发战略,在财政投入、人才政策、科研项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