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玮代表:建议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禁虐禁食猫狗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实习生 冯建悦
2020-05-26 11:0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玮带上会的建议有三份与动物相关,包括关于《动物防疫法》修订建议、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充分发挥防疫和生态功能的建议,以及一份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5月25日,陈玮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全球动物疫情日趋复杂,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增加。研究表明,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陈玮说,我国尚未制定有关动物保护和管理的一般性法律,动物法体系由野生动物法、实验动物法、畜牧(畜禽)法等专门立法构成,伴侣动物(犬、猫)专门立法缺失。这导致多年来围绕犬猫的繁殖、运输、屠宰、销售、饲养、流浪动物处置等人类活动或者执法不严、或者无法可依,引发社会分裂、道德滑坡、食品安全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流浪动物和未经防疫并不文明饲养的家养犬猫引发的狂犬病问题。

陈玮建议将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全面纳入《动物防疫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建立疾病控制主管部门与动物防疫部门在人兽共患病防控上的全面对接,继续强化新《动物防疫法》“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她领衔提交的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中,她建议通过制定有关动物保护和管理的一般性法律来填补伴侣动物专门立法的缺失。

在关于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充分发挥防疫和生态功能的建议中,她提出将动物救护纳入《慈善法》,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充分发挥其防疫和生态功能。

建议增加“防控人兽共患疫病”的立法概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我国和其他疫情国家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来源、自然宿主、传播途径等问题尚没有准确答案。但能确定的是,新冠病毒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陈玮说。她建议将预防、控制人兽共患病全面纳入《动物防疫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同时,将原法和草案中“人畜共患病”的描述更新为“人兽共患病”。

据陈玮介绍,人兽共患病是指能在动物(包括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传染病。她认为,目前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仍然主要针对在动物间传播的动物疫病进行管控,且主要关注家养动物被传染的情况,不能有效覆盖人兽(畜)共患病范围。

她建议,建立疾病控制主管部门与动物防疫部门在人兽共患病防控上的全面对接,具体为在新《动物防疫法》中规定“卫健委及其所属疾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及各执法部门履行防控人兽共患病的相关防疫工作。

同时,继续强化新《动物防疫法》中“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已知动物源疫病的预防和对未知病原体的监测、预警、管控与风险管理。

伴侣动物立法“管理”和“保护”并重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提到,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我国不宜列入畜禽管理。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对狗做出伴侣动物这一定性。

然而,在我国,针对伴侣动物的法律仍处于空白阶段。对此,陈玮提出了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陈玮说,在她供职的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急诊室,常常会遇到被狗、猫咬伤的病人。“网络上相关的报道也非常多,有些人是被流浪狗咬伤的,有的患者被咬后打了疫苗还是死于了狂犬病,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真的很痛心,希望能够在源头把悲剧控制住。”

陈玮认为,当前不文明养犬、虐待、偷盗毒杀猫狗肉产业链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无论是从防疫的角度,还是从保护与管理的角度,都亟待制定一部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专门立法,来解决围绕伴侣动物发生的社会治理问题。

《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应确立“管理”和“保护”并重的立法理念。陈玮表示,管理的内容包括要求犬猫的所有人负责任对待猫犬,严惩不文明养犬行为;放松对准养犬类品种的限制;切实履行防疫义务等。保护内容则包括禁止所有人虐待猫狗,禁止食用;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产生,建立救助体系。

建议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

“在我国,有许多自发形成的动物救护机构,而由于现行法律缺少对其公益性质的明确定位,他们被迫成为无证组织,没有资格获得公益土地,被投诉、被逼搬迁成为常态。”陈玮建议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充分发挥其防疫和生态功能。

她认为,将动物救护纳入《慈善法》是解决防疫问题、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流浪动物救护机构通过收容流浪动物,为其免疫、绝育,消除部分人畜共患病风险,还解决了遗弃、虐待、扰民、社会分裂等社会治理问题。”

陈玮建议将动物救护活动明确列入《慈善法》第三条慈善活动的范畴,或通过有权机关的法律解释,将动物救护活动纳入第六项“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并纳入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赋予机构申请慈善公益用地的权利。

“动物防疫、保护和管理,都是出于我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本能,希望人不受伤害,同样动物也不受伤害,人需要安好,动物也需要安好。”陈玮说。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