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AI也能“以貌取人”?总是喜欢反派是怎么回事?

2020-05-27 11: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NR 神经现实 来自专辑神经周周发

各位神友,本周的「神游口播室」继续上线,听主播和你聊聊这周的新鲜事吧~

大家好,新一期的周发又来啦!本周的周发将带你探索几个不同的学科,去看看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最近都在做什么。人为什么会喜欢故事里的反派?无聊为什么反而会激发创造力?科学家们如何用基因来理解疾病的性别差异、又是如何借用现代科技“以貌取人”的呢?要想知道详情,就请接着往下听吧!

总是喜欢反派角色究竟是怎么回事

人人都爱福尔摩斯,而我偏爱莫里亚蒂;汉尼拔真是该死的迷人……我控制不住自己,为啥就是喜欢反派角色啊啊啊!

《心理科学》的新研究发现,当反派与观看者或读者有相似之处时,人们更可能会喜爱虚构的反派人物,哪怕他们往往是不道德的。这种转变的一个原因是,小说的行为就像一个认知安全网,使我们能够以邪恶的人物身份来识别自己的形象。当人们感到被小说的面纱所保护时,他们可能会对与他们相似的黑暗和邪恶的人物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伏地魔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人们会讨厌许多方面与自己相似,但又具有令人讨厌的消极特征的人,因为其中的反社会特征可能会威胁到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但是,把坏人放在虚构的情境中可以消除这种感觉,这种脱离现实的做法降低了人们不舒服的感觉。

研究人员分析了Charac Tour网站的数据,该网站允许用户进行个性测试,看看他们与被编码成反派或非反派的不同角色的相似性。当相似度新增时,人们会被正面角色所吸引。然而,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人们最喜欢与他们有相似之处的反派。

也许这些作品提供了一种管道,让人们接触到自己性格的阴暗面的同时,不会怀疑自己是个坏人。那些认为自己是混乱邪(zhong)恶(er)的人可能会特别喜欢蝙蝠侠中的小丑,而一个有智慧和抱负的人可能会更喜欢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

参考资料

Krause, R. J., & Rucker, D. D. (2020). Can Bad Be Good? The Attraction of a Darker Sel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5), 518–530.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20909742

无聊不无趣,激发创造力

当人们做单调重复的工作时,时常会感到“无聊”袭来,甚至会慢慢吞噬灵魂。但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研究中却发现,无聊其实没有那么糟糕,甚至还能激发创造力。研究者设计了两个实验:让实验组被试先做些枯燥的事,或是更被动地完成某项乏味的工作,对照组则不必做枯燥的事,或以更主动的方式完成乏味工作。然后所有被试进行需要想象力的任务。结果显示,被无聊到的实验组居然在创意方面表现更加出色。

而乔治亚理工学院2017年的一项研究则探讨了无聊时做白日梦的好处。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记录参与者盯着驻点5分钟的大脑静息活动模式,然后与参与者的执行功能、流体智力和创造力的测量进行比较,并调查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漫游程度。

这里涉及到联合皮层系统的三个重要神经网络:在人保持静息状态时大脑开始活跃的默认模式网络(DMN);与DMN活跃反向相关的背侧注意网络(DAN),DAN在执行外源性任务时活跃;以及额顶控制网络(FPCN)。fMRI结果发现,思维游离和在静息状态下DMN的活跃度相应提高、以及DMN和FPCN之间的连接性增强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同时,那些经常做白日梦的人在智力和创造力方面得分更高。换言之,拥有高效率大脑的人可能拥有更多的大脑容量,以至于无法阻止他们的思维游离。

此外,在自传性记忆、想象他人如何思考感知、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活跃和DMN活跃高度相关。这意味着,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开始放空,那些从工作中溜走的注意力其实是在向内漂移。所以,我们不必为不时的无聊感到沮丧,可以在神游中让大脑自己酝酿惊喜。

参考资料

https://www.inverse.com/mind-body/how-boredom-can-make-you-smarter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rainstorm/201709/unplug-get-bored-create

用基因理解疾病的性别差异

在我们目前的认知中,一些疾病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比如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自体免疫疾病对女性的影响是男性的9倍,而精神分裂症则对男性的影响更大。

近期一项发表在《自然》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一种名为C4的基因,并用它解释了这些疾病有性别差异的原因。这种基因表达一种被称为补体第4成分的蛋白质,人体用它来标记不必要的细胞碎片,以便被免疫细胞清除。研究人员们发现,在他们所得到的血液和脑脊液样本中,20至50岁女性所有的C4基因比男性少很多。

C4基因和蛋白质有两种类型,C4A和C4B。研究发现,C4A基因和C4A蛋白可以显著减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C4B基因也有着相似但较为微小的效果。然而,C4A同时也与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尽管C4B对这个疾病没有影响。整体来讲,C4基因和蛋白的作用,便是可以抵抗上述两种自体免疫疾病、同时增高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此,拥有更少C4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自体免疫疾病的影响、但也更不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发现基因和疾病之间“有舍有得”的关系。过去的研究曾表明,能够帮助人们抵御疟疾的基因片段同时还会增加镰刀形贫血症的患病几率。尽管基因带给我们的影响永远不会是单向或绝对的,这些研究发现依旧能让我们收获线索、了解关于自己身体的奥秘。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genetics-sex-disease-16348/

用AI实现“以貌取人”

一些心理学研究提出,通过外貌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或许是可行的。例如:面部对称性与开朗程度成正相关,脸部长宽比与人控制欲、野心、诚信和侵略性均存在关联等。但现有的研究由于采用的样本量较小或使用的方法不同,其结果存在一致性差和难以重现结果的问题。近日,在发表于《科学报道》的一篇论文中,心理学家训练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模型,通过对面部照片的分析,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一个人的大五人格(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的数据集包含来自12447名志愿者的31367张照片及其对自身大五人格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出的模型对人责任心的预测能力最强:对男性而言,相关系数达0.360,女性则为0.335。其余四项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宜人性:男性:0.214,女性:0.238、外倾性:男性:0.187、女性0.266、神经质性:男性:0.210、女性:0.284和开放性:男性0.189、女性0.137。综合对五种人格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关系数为0.243。

与先前的研究相比,该实验中用到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从全局上提取和处理图片的特征,其预测准确率甚至高于人工预测。同时,在数据集足够大的前提下,这种神经网络的训练甚至不需要测试照片在相同的条件下拍摄,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便利。这些优点使最后训练出来的模型不仅超越了现有基于自拍所进行的预测,而且首次实现了对开放性这个人格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预测。

“以貌取人”的科技离真正完善还有距离,外貌和人内在之间的关系也绝非数据上的正负相关这么简单。这样的研究在帮助我们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同时,也同样在不断警示着我们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与现实影响。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5358-6#Sec1

作者:沁仔、秀才、Chen、湘蓉 | 编辑:Dora

主播:Dora | 后期:荷阳

封面:Sam Chivers | 排版:牙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