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见字如面4》收官:为虚无的“佛系青年”点燃激情热血
近两年,“佛系青年”被反复讨论,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失落、虚无、无力似乎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而那些与之相反的积极词汇,理想、激情、热爱已渐行渐远。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本季收官之作的《见字如面》显得格外有意义:节目以“热血吟”为主题,选取了六封充盈着时代热血的信件,忠臣义士、热血青年、殉职缉毒警察、民族企业之光……时代不同,激情与勇气却是相通的。这些奔涌的热血,对于当代陷入失落和无意义感的年轻人,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唤醒。
吉杰飙泪缅怀缉毒警弟弟:
英雄不是一刹那造就的
“人民失去了一个好警察,而我,失去了一个亲人,失去了一个生命里最踏实最靠谱的亲人。”这是著名歌手吉杰写给堂弟贾巴伍各的一封缅怀信。
贾巴伍各是一名缉毒警察,在一次搜捕贩毒嫌疑人过程中,平时看起来少言寡语的伍各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往前冲,在身中子弹后,还不忘嘱咐同伴,“别管我,快追”。当天,贾巴伍各就不幸牺牲了,身后留下的是深爱他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五岁的大女儿刚刚上幼儿园,小儿子一岁多,才学会走路。在吉杰的字里行间,贾巴伍各不再是一个离我们有些遥远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细节有生活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这个平凡的英雄来自四川大凉山,十二岁前没有上过学,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警校,成为一名缉毒警。他是个踏实又温柔的人,有着瘦瘦的背影,几乎从不与妻子吵架。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吉杰为我们勾勒出了贾巴伍各最真实最动人的样子。吉杰在信中写道:“我一直在想,你这样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最朴实、最善良、最勤快、最少语、最勇敢的娃当了人民警察,一定是最让人民安心的人民警察。”
在节目录制现场,吉杰在读到“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时”,难以自制地落泪,他背对观众,努力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场面十分令人动容。节目播出后,这封缅怀信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微博端“吉杰缅怀缉毒弟弟”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400万,包括中国长安网在内的蓝V转发超过100家,网友纷纷自发地缅怀,留言道:“愿英雄安息,愿生者铭记。”信中提到的伍各朴实无华的一面引发了网友的共鸣,网友@浮萍写道:“很感动,很伤心,英雄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有多灾多难的童年。”
平凡人热血的一面更是被网友铭记,网友@仙女云朵派nana评论道:“认真听!希望天堂只有温暖!大凉山会继续绵延着他的梦和精神!”@中国长安网则提醒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英雄负重前行。”热血背后是责任与担当,网友@只望心安表示:“最喜欢最后一期,有关热血与责任。缉毒警面对的是最穷凶极恶的罪犯,一失足就是万劫不复。他们深藏功与名,潜伏在黑夜里,守护着万家灯火,如此的隐忍是我辈难以想象的。他们或许都遭遇过埋怨,但是肩扛责任,就只能一往无前。愿每位他皆可任务完成,平安归来。道声辛苦。”
“英雄绝对不是一刹那造就的”,正如吉杰信中所写的,贾巴伍各“就像儿时只会埋头做农活一样,把这种简单执着却珍贵的品质放到了工作上。”千千万万的缉毒警察们如贾巴伍各一样,在工作中默默付出,用他们在和平年代的热血,为我们守护住了平静安逸的生活。华为度过至暗时刻:
“备胎”转正,科技自立
提到“热血”,我们或回望战争年代或缅怀英雄事迹,其实当代国际社会的科技竞争、贸易竞争、金融竞争、文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每一种竞争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种竞争都生死攸关。
华为的波折可以说是这种竞争的典型案例。今年的5月15日,美国针对华为再次升级限制措施,宣布“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而美国的不平等对待从去年的5月16日就开始了,彼时,美国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对这家中国民营企业而言,命运的年轮进入了至暗时刻,他们必须与一个强大的帝国顽强较量。消息传出的第二天,海思半导体公司总裁何庭波向公司员工发出了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充盈着当代的热血,十分振奋人心。如今在华为的关键节点,回看这封信更是别具意义。原来早在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核心零部件前,其旗下芯片公司就已经未雨绸缪,开始默默打造芯片。十余年来,他们投入巨资为华为的生存打造“备胎”,何庭波在信中动情地写道:“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数千个日夜,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
在华为将要进入至暗时刻之时,海思打造的芯片终于派上用场,协助华为走出了黑暗的时刻。何庭波激动地说:“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这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节目播出后,海思总裁何庭波的信在网上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抖音平台发布的节目片段仅一天播放量就超过60万,点赞评论超过7万,不少人把海思儿女视为和平年代的无名英雄,网友@老金牛留言道:“致敬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他们也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英雄!”也有人看到了这些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热血的一面,网友@阚阚enjoy追剧评价道:“无热血,不人生!”网友@大海的咆哮说:“时势造英雄,迈过这道坎,我们面对的就是星辰大海了。百年难遇的机会,就看时代的弄潮儿了。”网友@红星闪闪的小肠则写道:“和平年代需要热血,奔涌向前。”对于每一位看似平凡的海思员工而言,热血从来不是冲动地喊口号,而是十余年间面对不确定性面对可能徒劳的局面,依然坚定地研发、付出;是在迷茫过后,继续前进的勇气与行动。作家张曼菱批北大学子:
你们只是获得了压抑的胜利
“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和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膜和疏远。西南联大的学生穿越战火,读书救国,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而你们,虽然考进了北大,但我并不认为你们就是天之骄子。说实话,我认为你们能够考上北大的那个分数,其实并不是什么光荣。相反,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这个听起来有些严厉的开头,来自云南著名作家张曼菱写给母校北大学弟学妹们的信。
相比于拥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西南联大学子,张曼菱直言北大学子,只是一群“接受压抑,配合压抑的人……并误以为被动地学习、生活,加大对自己的压抑,就可以完成一个成功的人生”。为此,她建议学弟学妹,要怀疑,要探索,要发现,要敢于坚持,要特立独行,要找到与自己个性配合的方向,完成属于自己的独到人生。因为没有自由的灵魂就没有真正的创造。张曼菱的信看似严厉,却像一击重拳,砸在每一位青年的心头,提醒着我们不该麻木的度过人生,每一个人都该拥有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网友@郑镇益赞同道:“追求形式相同的成功确实给我们的人生上了一道无形的束缚。”网友@户外志雨儿说:“离开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人生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活力与价值。”网友@NJ陌白则看到了这封信呼吁的本质,留言道:“更好的学校,才有更加活跃的思想和思想为之生长的土壤。张先生最根本的,是在呼吁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
除了以上信件外,本期节目选取的信件还涉及到忠勇的文臣义士、慷慨就义的革命者、充满激情的五四青年:郑氏写信致丈夫方孝孺,表达作为忠臣义士家属的死有余荣;目击“五四运动”爆发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勾勒了一代热血青年的群像;慷慨就义的英雄杜永瘦,在临死前的与妻书中,发出由衷的轻松快乐:“我现在已是一个很清闲的人,身上千斤的担子已经卸了”。我们很幸运的出生在和平年代,不用背负沉重的国恨家仇,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和规划人生。但是很多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麻木盲从,失去自我,觉得谈论理想、热情是件可笑的事情。本季《见字如面》的收官之作,希望通过那些充盈着热血的故事,带领观众体验更大的人生格局,唤醒我们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勇气与激情,责任与担当。正如尼采所说:“重要的是永远具有活力,而不是永远活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