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文如画 风雅古宅】用脚步丈量金山,寻访名人古宅,见证历史缩影
许多游客来到如画般的金山,
常常会被金山的美景、美食所叹服。
但最能体现金山文化内涵的,
则是至今尚存、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古宅。
这些历经时代沧桑的古宅,不仅是金山文化的见证,
更是金山历史的缩影。
1姚光故居(上海南社纪念馆)
姚光故居,在金山张堰。始建于清代,是金山典型的墙门建筑。故居为硬山顶,坐北朝南,黑瓦白墙;内设厅堂、天井、穿堂、厢房、后院等。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南社主任姚光的居所,也是南社人士联络及会晤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当年柳亚子来到张堰拜访姚光,姚光请他吃鳝丝。柳亚子品尝后大为赞赏,在沪报刊上推荐介绍,由此张堰鳝丝闻名沪上。
地址:金山区张堰镇新华路139号2
朱学范故居
朱学范故居,在金山枫泾。是一座清代建筑,五开间,主屋为二层楼,进门大堂为迎宾聚客之所,楼上为卧房。整个故居为砖木结构。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经历了2次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枫泾镇区不少房屋被炸毁,而这里幸免于难。此宅旁还单独建有一幢高15米 、占地12余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顶层有阳台的念佛楼。解放初,朱学范婶婶每天在此楼上念佛修身,佛楼至今尚存。
地址:金山区枫泾镇和平居委会新街11号3
程十发祖居
80多高龄的程十发说:"我的老家是枫泾,枫泾也是滋润我创作激情的'母亲'。"程十发祖居,在金山枫泾。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前后幢布局,前为平房,后为二层楼房,硬山顶,抬梁式构架。程十发幼时随祖父程子美在此度过童年,并受其祖父等启蒙,喜爱上绘画。现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现老宅经过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恢复了程十发祖辈行医的诊所厅堂和程十发早年居住的卧室,展出了他一部分画作和他曾用过的作画工具等。那花园式的老式宅院,显得很是古朴典雅。
地址:金山区枫泾镇和平居委会和平街151号4
孙旭初宅
孙旭初宅,在金山朱泾。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北朝南,其北临朱泾市河,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是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现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房主生前为华东铁路局工程师。1937年日军从杭州湾入侵登陆金山,战火中朱泾街市损失巨大,但这幢房子竟保存了下来,后成为日军警备队驻地。新中国解放后,一度又成为部分县级干部的家属房。2013年,金山区人民政府对其实施修缮。
地址:金山区朱泾镇新汇居委会东风街与仓桥街交汇口5
干氏宅
干氏宅,在金山吕巷的干巷社区,原主人为干姓。坐北朝南,合院式布局,金山典型的墙门建筑。硬山顶,建筑立面正中上、下层有科林斯式柱子、拱券。
老宅在土地改革时收归集体所有,1958年成了干巷人民公社广播站,1981年广播站搬离,成为干巷人民公社员工宿舍等。《欢乐颂》也曾在此取景。经修缮后,现在设立为金山区非遗传承展示中心,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金山区吕巷镇干巷居委会干溪街258号东侧6
钱家祠堂
钱家祠堂,在金山张堰。这幢老宅坐东朝西,一面临靠张泾河,砖木结构,合院式格局,金山典型的墙门建筑,现存后厅及两侧厢房,共17间。现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祠堂原属张堰钱氏,钱家曾是藏书、校勘的书香望族。上世纪20年代,钱家祠堂曾作为金山祭奠五卅烈士的会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张堰区公所、张堰工人纠察队大队部,1958年为粮食部门所用,后为张堰粮管所仓库。
地址:金山区张堰镇东河沿路15号7
横港天主堂
横港天主堂,在金山张堰。民国十九年(1930)12月翻建,共有平房22间,钟楼1座。1953年停止活动,房屋作为国家粮库、大队会议室、轧米厂等使用。钟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存弥撒大厅及2幢生活用房,大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顶,南山墙辟三个尖拱券门;尖拱圈窗,彩色雕花玻璃,富有欧式文艺之风。
地址:金山区张堰镇秦望村2组6190号东10米END
图片 | 金山区博物馆 朱亦斌 张顺初 何俊 唐莉苹 等
责编丨王茜
文旅金山
感谢您关注文旅金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原标题:《【人文如画 风雅古宅】用脚步丈量金山,寻访名人古宅,见证历史缩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