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谈起献血与输血,这个人你一定要认识!

2020-05-22 03: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X医生 上海市血液中心

谁是卡尔·兰德斯坦纳 ?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多余,关注献血与输血的,谁会不知道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呢。

他是人类ABO血型的发现者,并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实上,卡尔·兰德斯坦纳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人——虽然我们一般说他是奥地利科学家。

一、犹太家庭的独生子

1868年6月14日,卡尔·兰德斯坦纳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巴登。此时,刚成立一年的奥匈帝国正在欧洲的革命与民族主义风潮中飘摇。

卡尔·兰德斯坦纳是独生子。母亲范尼·赫斯·兰德斯坦纳(Fanny Hess Landsteiner)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利奥波德·兰德斯坦纳(Leopold Landsteiner)拥有法学博士学位,但却一直从事新闻职业,是维也纳一份重要媒体的主编。

卡尔·兰德斯坦纳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被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上的是维也纳的名校瓦萨高中,还在德国和瑞士接受过教育,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

17岁时卡尔·兰德斯坦纳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20岁时,他改宗天主教,将名字改为卡尔·奥托·兰德斯坦纳(Karl Otto Landsteiner),因为在当时的奥匈帝国,犹太人难以获得稳定的学术职位。

二、薪水微薄的大学教师

1891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卡尔·兰德斯坦纳接受了5年的实验室训练,先后师从数名优秀的生化学家,其中包括后来获得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埃米尔·费舍尔(Emil Fischer)。

1894到1895年,卡尔·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第一外科医院学习了一年整形外科。但相比临床,他更喜欢实验室工作,在他眼中生物化学才是医学的未来。

1896年,28岁的卡尔进入维也纳大学病理-解剖研究所工作,作为病理学兼细菌学家安东·魏舍鲍姆(Anton Weischelbaum)的无薪助手。安东·魏舍鲍姆因第一个发现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脑膜炎球菌而知名。

1908年,卡尔·兰德斯坦纳成为维也纳帝国皇家威廉敏娜医院的实验室主任;1911年,他终于被聘为维也纳大学的病理解剖学客座教授,但薪水依然微薄。

一直到1919年,卡尔·兰德斯坦纳始终在维也纳大学工作,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75篇论文,还做过3639次尸体病理解剖。后来最为知名的,是一篇论文中的一条脚注。

三、知名的脚注

如果问: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ABO血型是1900年,还是1901年?

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回答。

我们都知道,卡尔·兰德斯坦纳用一个看似随意的“交叉配血”实验,“幸运地”发现了ABO的血型。(详见“”)

这一研究的论文题为“正常人血液的凝集情况”,发表在1901年第14期的《维也纳临床周刊》上。

但在他1900年的论文“血清和淋巴液的抗发酵、凝集和溶解作用”中,卡尔·兰德斯坦纳写了一条著名的脚注:

“健康人的血清不仅凝集动物的红细胞,也会凝集来自其他人的红细胞”。

这是第一次对于血清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反应的描述。准确地说,卡尔·兰德斯坦纳不仅仅是发现了ABO血型,也是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四、对于梅毒的研究

卡尔·兰德斯坦纳是一个高产的科学家,其成就远不止血型的发现。

1906年,他和维也纳皮肤病与性病诊所主任欧内斯特·芬格(Ernest Finger)证实,梅毒的病原体——苍白密螺旋体——在实验中能感染旧大陆猴。同时,卡尔·兰德斯坦纳还与同一机构的科学家维克多·穆查(Viktor Mucha)研发出暗视野显微镜,通过遮挡入射光线,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目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像的边缘是亮的。这种显微镜的分辨率比普通光学显微镜高50倍,能对梅毒螺旋体进行观察和确认。

五、对于脊髓灰质炎的研究

1908年,麻痹性脊髓灰质炎在奥地利及周边国家流行,卡尔·兰德斯坦纳承担了寻找病原体的研究。当时有报道称在患者的脊髓或脑脊液中培养出细菌,但卡尔·兰德斯坦纳经研究认为细菌是污染造成的,并非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

卡尔·兰德斯坦纳从一个死于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的9岁患儿身上采集了脊髓组织,经过无菌处理后分别注射给小鼠、兔子和豚鼠,均未发生感染症状;于是他使用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的旧大陆猴——一只狒狒和一只恒河猴,结果产生了类似于人的症状与组织病变。

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研究提示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并非细菌或真菌,而是一种更微小的微生物。之后卡尔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杰出的医生和免疫学家康斯坦丁·勒瓦迪蒂(Constantin Levaditi)合作,最终发现了病原体是一种病毒。他们的发现也被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西蒙·弗莱克斯纳(Simon Flexner)所确认。

卡尔与康斯坦丁不仅找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还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康复中脊髓灰质炎患者的血浆可以中和病毒——

他还是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先行者!

卡尔·兰德斯坦纳与康斯坦丁的杰出研究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六、为生计奔波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灾难,并直接导致了奥匈帝国的解体。奥地利经济陷入困境,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研究被迫中断。1919年他离开维也纳,来到荷兰海牙,成为一个小型天主教医院的解剖员。为了生计,他还在一家生产结核菌素的工厂兼职。但经济每况愈下,在荷兰海牙的工作显然也并不保险。

这时,命运之神从大洋彼岸伸来了援手。1923年,与卡尔同时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西蒙·弗莱克斯纳正担任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主任,他为卡尔提供了一个研究职位,卡尔立即接受并带着妻子儿子来到纽约,时年他55岁。

七、执着的研究者

在美国,卡尔·兰德斯坦纳得到免疫学家的极大尊敬,1927年他被选为美国免疫学会的主席。在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他得到了更多资源,实验室、人员、资金、名望。他身边围绕着杰出的研究者,比如菲利普·勒文(Philip Levine)和亚历山大·维纳(Alexander Wiener),他们在卡尔·兰德斯坦纳的带领下专注于红细胞抗原抗体的研究。

1927年,他和菲利普·勒文和将人的红细胞注射给兔子,然后将兔子血清与人红细胞混合。发现了两种新的人红细胞抗原:M和N,这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MNS(S和s抗原在大约40年后才被发现)。

1940年,他和亚历山卓.维纳将恒河猴的红细胞注射给兔子,然后将兔子血清跟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了新的红细胞抗原“Rh因子”(LW血型),这一发现还让Rh血型“误而得名”。(详见:)。

此外,卡尔·兰德斯坦纳还发现了P血型系统。他还与克拉拉·里格(Clara Nigg)一起首次在活组织中培养出了立克次体。

1939年,71岁的卡尔·兰德斯坦纳从洛克菲勒研究所退休,但他仍继续投身于所热爱的研究工作。1943年,75岁的卡尔·兰德斯坦纳正在实验室工作,一场突发的严重心脏病带走了他的生命。

他的同事和好友菲利普·勒文说:卡尔·兰德斯坦纳是一个极其执着、勤奋和出色的研究者,他会着迷于科学问题,日以继夜地工作。他自己常说:“时间太短了,要做的事很多。我们要快点”。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决定将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以纪念这位为医学与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的先驱者。

世界献血者日倒计时

还剩

2

5

◆ ◆ ◆ ◆ ◆

▼ 距离2020年世界献血者日还有1个月!

▼ 向我们的美小护致敬!

▼ 红人茶馆丨无偿献血圈的“闪送员”

▼「有个数字正等你来改变」

科普

▼ 杀手和救星—抗-D与Rh相关新生儿溶血病的故事

▼ Rh阴性为何如此“稀有”?

▼ A型血易感新冠肺炎?

▼ 善于隐身的血型:I'm not Kidding

......

原标题:《谈起献血与输血,这个人你一定要认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