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篇催人泪下的编辑手记

2020-05-22 06: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时代的风雨袭来时,你我该如何抉择?

2020年一个出其不意,打懵了所有人。而我写下这句话,不仅是因为操作的这本书,这也是开年以来我反复在追问自己的话。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上市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终于有时间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历程。这本书是解玺璋老师的16篇文章结集,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与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去年七月份陆续拿到书稿,到今年四月份上市推出,其间历经大半年。如今回溯,其中的一些时刻依旧历历在目。而从书稿到成书,其中书名、封面和文案无疑是重中之重。今日,受朋友之邀匆匆写下一篇手记,聊备一览。

书名:最让人“头秃”的事

如果在出版圈发起一个投票,让大家选出当编辑最难的事。我敢肯定,除了工资之外,起书名一定能名列前茅。关于这本书,解老师最初拟定的书名为“世道与士道”。可以说,这个名字十分精准地概括了这本书的主题,在世道之下看士人的处世之道,其中也有很多“生、死、进、退”的辩证哲学。

然而,在当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书名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决定了这本书的后续走向。慎重起见,我们把“世道与士道”列为重要的备选项,去尝试探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向。

要准备书名,自然免不了要在开卷和当当“遨游一番”。在经过一系列查证后,我发现“关于历史文集,书名有三种起法”(大概)。其一,就是非常大而宏观的书名,最有名的莫过于馒头大师的著作《历史的温度》;其二,就是选出书中的某一篇文章的标题作为书名,这在历史类的文集中尤为常见,比如理想国推出的杨念群老师的两本著作《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皇帝的影子有多长》;其三,就是根据书中一个相对确定的主题或者作者提出的观点提炼出书名,比如张宏杰老师的《千年悖论:读史与论人》。

我沿着上面总结出的方向,然后根据主书名和副书名搭配的方式,写出了策划案的初稿,然后准备了几个书名。接下来,自然是到了编辑工作中最别开生面、最精彩绝伦的部分——编辑部“团战”环节。

主书名

副书名

历史的侧(背)面

鼎革(易代)之际的历史与人

惯看秋月春风

大历史下的小选择

世道与士道

脸谱背后的士与儒

故纸堆里的思想风暴

既然是“团战”环节,面对这么多的选择,大家不可避免地要互相“释放技能”,就这样,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此处省略若干字),书名“顺利”地确定下来了。

一场策划会就在非常“友好平和”的氛围中落幕了,书名也有了着落,让人心里感到一丝慰藉。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封面:一场漫长的“战事”

随着书名的确定,书的主题和风格也已经基本明确了。接下来,就到了最让编辑感到“头秃”的环节——找设计师。毕竟,想让一本书以最合适的方式与读者相遇,一个合适的设计师无疑是重中之重。

选择设计师的时候,在考虑图书主题的同时,一定要参考设计师之前的作品,设计师的风格跟公司之前的作品是否搭调,否则的话,不断地讨论、争执、修改就会变得难以避免,最后因为审美不同而不欢而散的事情在圈里也不乏先例。

我司部分图书的封面

简单介绍和沟通之后,我和设计师两个人都犯了愁。因为这本书的主题并不聚焦,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难题。为此,我还专门统计了文中涉及的人物,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他们分了类,然后总结出他们身上只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多集中于“鼎革之际”,即王朝更迭、生民离乱之时;第二,书中描绘的人物多为广义上的知识分子;第三,在历史的波澜面前,这些儒生或士人做出了选择并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那么,如何通过封面来表现呢?我和设计师只能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线”:

用图:知识分子群像VS 山水画

设计封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用不用图。如果有合适的图用来呈现图书的主题,那么在设计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最开始的阶段,我倾向于用山水画,这是表现文人“选择”主题比较常见的,中规中矩,不容易出现审美上的撕裂(类似下图)。

在找了几幅山水画比较之后,我选中了上面这幅(两岸云山雾罩、小船行驶到江中转弯处)。设计师看了之后表示,“山水画肯定不是最好选择”。对于用山水画,其实我内心一直也是犹疑的,而且在“文人”这一主题中,山水画多用来表示“退”,而很少表示“进”,于是山水画的方案被“痛快”放弃。接着,设计师找来了两幅图。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一幅是我们之前讨论的“知识分子群像”,画面里多是西装革履、布衣长衫、圆框眼镜,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可谓跃然纸上。而这本书中的人物如李贽、黄宗羲、傅山,生活在明末清初;如严复、徐世昌、林纾,又生活在清末民初;更久远的还有元朝的马致远、三国时期的陈寿。且不说现实中并没有这样一幅图,哪怕找到合适的画师,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着不同的装束,把他们强行“凑到一桌”也是奇也怪哉,看来此路不通。

第二幅是人头滚滚的“戊戌六君子”殉难图,可稍稍体现一下所谓的“鼎革之际”。如果作为书中的一张插画,兴许无伤大雅。但是,要将之作为封面予以突出,恐怕逃不过“多方围剿”,会有人要“先杀我的头”,此路也不通。至此,用图来呈现主题的路几乎已无可能。那么,不用图的情况下,“对线”该如何展开呢?

不用图:河流VS岔路口

否决了别人的思路,自己就要拿出思路来,要不然岂不是“耍流氓”?啊,思路,让我倍感“头秃”。这个时候我内心已经十分确定,书的主题只能通过特定的意象来传达。我站在书架前默默祈祷,然后用被黑眼圈包裹的眼睛默默捕捉着若有若无的一丝丝可能。最后,灵光它终于乍现了!

“如果历史是一条河流,鼎革之际无异于一道急湾”,我在封底文字的开头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那么用河流的急湾来表示历史的转折,用“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来表现士人精神的坚守,岂不是很奈斯(nice)?

“河流确实不是特别合适。”

我……(时间啊,来带走我吧)。河流不合适,那么岔路口合适吧,毕竟“无为在歧路”嘛,然后我把《战天京》拍给设计师看,我说“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把曾国藩脚下的意象看成了路”(其实设计的理念是“血山骨海”,用来表示“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张发财老师,对不起!)。

或许是被我乱七八糟的思路启发,或许是真的很不耐烦了,一直和我“对线”的设计师终于开!挂!了!

“我们可以找书法的‘抉择’两个字,然后加个透视让它们看起来像路,然后一个小小的人影现在中间,有点电影海报《XXXX》的感觉。”

高!光!时!刻!高光时刻它终于来了,在这个普通又平凡的瞬间,我感到头顶好像发生了光合作用,仿佛有青草一寸一寸地重新长出来了!

我!同!意!

好了,接下来就是枯燥的等待时间了。然后,经过数天的等待,惊喜又不期而至了!

两个稳重的单色调?选哪个?历史告诉我们,如果“选择题”一不小心选错了,就会成为“送命题”。最后,选择了蓝色的。

然后,我又提出了几条似是而非的“优化”建议,比如颜色太冷峻,会拒绝读者,调淡一些啊;人物的身材太臃肿,搞瘦长一些啊;繁体字封面不让用,改成简体啊;根据图中日光照来的方向,影子应该更稀疏更长,才符合自然规律啊,等等等等。

好了,接下来又是枯燥的等待时间了。

最后的最后,惊喜还是如期而至了(咳咳,实话实说,这次的惊喜确实没有上次来得那么强烈而绵长)。关于封面,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但考虑到篇幅的问题,算了。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欢迎下单解锁,点击就送,都不用双击666。

一场关于文案的“大拉锯”:腰封?要疯!

封面做好,你以为就完了吗?简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俗话说,腰封是图书的嘴巴,让图书的“嘴巴”会说话,而且要说到读者朋友的心坎里,这项活动虽然备受吐槽但依然长盛不衰,累死的脑细胞(是谁的谁知道)足够让宇宙发生神秘的量子波动。什么“一本书读懂xxx”““xxx站着读完”(ta为什么不坐着读我也很纳闷),“三个通宵读完”等,都是其中的“杰作”。

那么,要给这本书画一个什么样的“嘴巴”呢?

为了让封面能够进入正常设计的轨道,在进行完复审后,我拿出了第二版的文案(第一版的看设计初稿),即两句对称的话:

寻踪山河易色之下的激荡风云

一窥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腰封)

怎么样,读懂了么?“文绉绉”“一眼看上去不知道在讲啥”。哦,好吧,反正也是为了把封面填满,没指望这次能通过。接下来,我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在豆瓣和当当上“荡起双桨”,甚至连网易云音乐我也没放过,毕竟“十年文案老司机,不如网易评论区”。在把有关大师、人物传记、英雄等诸多题材的热门书看遍后,《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句话如同巨石崩落后的阳光,钻进我的眼睛里:

当改变命运的时刻降临,

犹豫就会败北

是啊,《人类群星闪耀时》讲述了14个英雄向命运宣战的瞬间,从而扭转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走向。虽然《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这本书的主题并不像前者那么恢弘广阔,但是“选择”的背后,同样是一个人的生死、进退,其中更是充斥着挥之不去的历史宿命感。于是我写下:

时代的风雨袭来时,

抉择就是直面命运

“很不错”“比前一版好多了”,哦,好吧(此处有开心的表情),看来灵光乍现真的很重要。那么,可以到此顺利结束了么?并!不!能!(别问为什么不能,问就 狗头jpg.)

秉承着“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的精神,我踏上了第四版的文案修改之路,从第一版的封面设计出来,到这时已经过去两年了(中间过了个年)。年后,在“局促于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境遇中,我想起这场历时两年的“大拉锯”,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但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旦你觉得自己写出了最合适的,那么接下来就会越写越变味。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最后只磨出了两句,是的,就是“磨”出了两句:

王朝更迭,洞察世道之下的人心沉浮

世事变迁,明悟君子处世的进退之道

筋疲力尽后的沉默,是“如今沉默加上沉默更沉默”。“大拉锯”至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在消毒水味儿的空气中,修改设计样稿、准备各种下印资料、新书宣传资料,一段故事结束了,另一段故事开始了。

最后的最后

怕一不小心把编辑手记写成了流水账,所以前面就尽量写得活泼一些,其中的一些调侃,大家看了一笑就好。最后,在这里写几句其他的话。

解老师的这本小书总共涉及十几个人物,他们都在王朝更迭之际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抹鸿影。作者通过基础史料,构建出可信的历史现场,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陈寿出身蜀汉,却在《三国志》中“尊曹贬刘”;马致远在写“枯藤老树昏鸦”的同时还写下过“大元洪福与天齐”。这些细节无一不颠覆了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也让我看到了历史另一侧的风景。

在一篇文章中,解老师写了近代知名翻译家林纾和《新青年》诸君的论争,还没有成为“民国大师”的那些年轻人,对所谓的“国故派”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林纾去世后,他们又纷纷反思是不是“玩得太过火”了,反倒追念起林纾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来。在这篇文章中,解老师在文中写的一段话很朴素也很发人深省:

任何一个时代,总会有人坚持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是一个很有包容度的社会,就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不能一见到异己的人或事,就打算除之而后快。

这或许和当下的某些情景不谋而合,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书中这些文人和儒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广义上的知识分子。在来喜马拉雅签书和录制音频的时候,解老师还饶有兴致地同我们探讨“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知识分子”,因为“甘蔗没有两头甜”,“想要做傅山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今,知识分子这个名号就如同一顶破帽子,被很多人踩在脚下踢来踢去,变得又旧又脏。但我知道,终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过去默默把它捡起来,然后郑重地戴在头上。

END

原标题:《一篇催人泪下的编辑手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