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希娅代表建议:将寒暑假分散为春夏秋冬四个假期,总量不变

澎湃新闻记者 陈凌瑶
2020-05-21 21:33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目前,教育部已启动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下称《方案》)的修订工作。作为国家课程实施指导性文件,其修订将对中国教育发展进程带来深远影响。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将集中的寒暑假分散为春夏秋冬四个假期,取消省级统一组织的中招联考,将中小学的评价主导下沉到以区县为主。

刘希娅认为,当前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对家庭陪伴和家庭教育带来较大挑战,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学生长时间居家而集中产生的亲子冲突甚至引发学生心理问题,都反映出家庭教育亲子陪伴的效果参差不齐。她建议,每学年设置4个假期,原则上一个季度结束安排一个假期;每个假期从10天到30天不等,4个假期的总量不超过90天。

在她看来,这样可以减轻家长因长时间监管孩子而带来的家庭负担;缓解因假期过长家长普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而带来的对素质教育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避免因学生在家学习生活与学校学习生活长时间脱节而带来的新学期返校后的不适应。此外,假期分散后家长有更多机会陪伴孩子旅行等,能够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们也可以利用假期部分时间开展集中的职业体验、劳动实践、社会参与、生存体验等,丰富社会实践,培养综合素质。

对于课程管理机制,刘希娅建议,在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行分层分类课程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掘各地区和学校的课程潜力和积极性。一是不同区域的分层分类管理,如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语文课、减少外语课,经济发达地区增加科学课等。二是同一区域学校的分层分类管理,加大学校课程自主权,激发基层学校的课程建设积极性与研发活力。真正实现一省一策、一区一策、一校一策。

课程评价方法上,刘希娅建议,取消省级统一组织的中招联考,将中小学的评价主导下沉到以区县为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评估机构转变评价导向从“好评”到“评好”,改变过去以课程是否开足开齐、课时是超时或者不足、通过试卷分数排名等方便评价的内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重点研究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内容、方式、过程、效果等不外显但对课程效益和学生发展有根本性影响的指标。同时,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等要树立教育公平不是平均统一而是精准施策,尊重地域、学校、学生差异性,从第一阶段的硬件均衡向内涵发展质量均衡转变。

此外,她还建议,课程设置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一是据课程实施实际情况调整相关内容,如“科学”开设起始年级为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新为“道德与法治”;二是新增单列“生命健康”,涵盖生命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新增单列“劳动”课程,明确各学段劳动技能学习要求和劳动实践要求;三是将两门原有单列课程与各学科整合,不再单列“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课程;四是加强学段衔接,整体设计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目标、课程门类、课时设置、教材编写、监测评价,从关注量的减负到关注质的减负。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