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圈子到平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让人震惊:一个人赚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圈子。这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素养、专业知识以外,一个人所处的圈子也可以成为拉高层次的竞争筹码。
圈子是“跳板”,更是“防护网”
优质的圈子就像一个“跳板”,让你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和眼界,到达更高更远的彼岸。
苹果之父乔布斯说:我的成功,离不开我的生长环境。我从小就在硅谷长大,周围邻居都是硅谷元老,他们在事业上给了我很多帮助。
高晓松从小就在清华大院长大,他面对采访时自曝: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家里人就写一张字条,说你去问谁谁谁。这些谁谁谁,很多都是中国头把交椅。我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我家前面的院子。
在这种牛人成群的优质圈子里长大,高晓松自带学霸基因,就像他说的:“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
混优质的圈子,能拉高你的层次,甚至在关键时候保住你的成果,像“防护网”一样护你周全。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个顶级富豪商会:华夏同学会。这个圈子里面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永好、王健林等商界大佬。
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为了防止蒙牛被境外机构恶意收购,当晚向同学会发出资金倡议。柳传志、俞敏洪、江南春等老大闻讯立马送出3亿资金救急,熟悉境外股市的欧亚平立刻安排操盘手买进蒙牛股票,保证股价不被境外恶意买家操控。这就是优质圈子的厉害之处,关键时刻,它是你事业的防护网,让你不至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理想的生活与找准圈子必不可分
有一种定律叫“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很小,或许一生只有一个地方最舒服,只有一个人最懂你。有自己的圈子,并在其中怡然自得是很重要的。
周有光先生,尊称“汉语拼音之父”,贵为世界知名的大语言学家,却住在一所年久失修民国初建的小洋楼里,五口人住两间半房子。
周先生却写《新陋室铭》自嘲:“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房子虽小,但周先生一家却过得很开心。直到改革开放后,周先生才搬进了分配的新简易房,面积也不大。但他说:“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圈子虽小,丝毫不影响先生的事业,从1952年的《中国拼音文字研究》到2010年的《语文通论》,他一共出版了涉及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字学研究著作,竟达36部之多。
周有光这个名字,更是熔铸在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熠熠发光。
周国平曾说过: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拥有自己的圈子,规律的生活,中意的人,这便是最理想的生活。
优化自己的圈子
知乎上有个问题: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诚然如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跟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人到中年,最大的不动产,不是房产门店,也不是股票基金,而是一个可以帮助你、指引你的优质的圈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优化圈子,就是优化你的人生。
当初跟随马云、任正非、宗庆后等打拼的人,如今基本上都成了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做对事,你就能少走弯路;跟对人,你就能多行坦途。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穷人会被穷人圈子里的穷人影响,每天谈论打折商品,交流节约技巧,渐渐眼界困于琐事,久而久之,心态、思维和生活方式就固定在了穷人思维模式上;富人会被富人圈子里的富人影响,每天讨论理财投资,未来的经历发展趋势,眼界会越来越宽,格局会越来越大。人最大的幸运不是一夜暴富这种意外之财,而是有人可以鼓励、指引你,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与帮助,所谓的贵人也并不是直接给你带来利益的人,而是帮助你优化圈子的人,圈子决定了你的未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更看重“人和”。“人和”的力量,就是圈子的力量,这种力量往往能战胜一切。
中国的商业圈子
中国是“讲关系”的国度,在中国有几种关系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是老战友关系,一同当过兵的关系很重要,因为他们曾经共患难,信任感很牢固。另一个是同学关系。例如商界的EMBA班总裁班的关系。商人们之所以愿意付出高昂学费,就是冲着圈子去的。
中国商业圈子有几类典型的代表:
一是以同学、校友、战友等为纽带建立而成的,典型代表是华夏同学会。
华夏同学会是一个低调而略显神秘的组织,由曾经就读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CEO班的大佬们组成,他们每年聚会两次,由一位同学做东,据传,不能出席活动的同学将被罚款,款项全部进入华夏慈善基金会。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某教授说:“在偌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学友"及"校友"这层关系显得特别又有趣。当你有着某种名校的血统,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名校俱乐部的功利网络之中,便掌握起某些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华夏同学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加入之后,就拥有了更多跨行业的资深而优质的圈层资源。
二是“知本”与“资本”相结合的组织,在这里管理专家和实战专家共享平台。
如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正和岛等。2010年,刘东华辞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一职,创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决策者俱乐部正和岛,服务包括线上社交平台和高层线下活动。
三是商业资本的结合组织,不同业界大腕云集,正如“会当凌绝顶”的泰山会。
泰山会成立于1994年,全名泰山产业研究院,汇聚了段永基、冯仑、卢志强、史玉柱、柳传志、李彦宏等江湖大佬,并且每年只发展一个会员单位。上世纪90年代,在史玉柱面临着巨人大厦烂尾、巨人电脑因非法预装微软公司软件而被起诉之时,泰山会尤其是同为会员的段永基向史玉柱伸出援手,支持其依靠脑白金东山再起。2003年末,段永基所在的四通集团以12亿元收购脑白金。2007年,史玉柱复出,其临时将新闻发布会改在泰山会进行,称泰山会是其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
四是以地域关系为纽带建立的商会组织,目前比较集中的是浙商、粤商,如以马云等八位知名浙商发起投资的江南会。
如今,以地域划分的商帮正在复苏,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成为了中国五大“新商帮”,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按照地缘为自己定位。
五是因共同的背景而聚集在一起的圈子。如“接力中国”,汇聚中国的青年精英,包括青年企业家,民企接班人,以及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他们胸怀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具备未来商业领袖潜质。
一个晋升圈层的平台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移世易,现代社会关系得以重新整合,“人以群分“放在今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以圈分”,不同的人不仅圈子不同,不同圈子所代表的圈层都是不同的。
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很多事情感觉难办,除了个人能力问题外,还因为你所处的圈子的能量不够。如果能晋升一个圈层,那么许多难以处理的事情都能水到渠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优化圈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圈层更不是一个容易改变的东西。不同圈层不仅财富不是一个量级,气质、涵养和见识都不一样。而翟山鹰商业弟子预选群所能带给大家的不仅是蕴含国学精髓的思维方式,还有难以获得的优质商务圈子资源,更是提供了一个让大家能晋升更高级别圈层的平台。
有的人还没看到圈层,有的人是已经看到了圈层但挤破了头都还在原地打转。要想打破圈层,就要加入更多的圈子,就需要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如果有机会与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一同潜心修行,结交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能量聚集到一起就能突破重重阻碍,获得许多创造性的启发,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而许多人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能结识到不同圈层的平台。
在这个融合了众多企业家、高管组成的圈子的平台中,彼此之间的生意合作比比皆是。而且生意的达成,有时候往往只是取决于一个电话,或者几句话的交流。平台所带来的生意和商机,其运作成本显然远低于常规的商业合作。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圈子是一个熟人社会,一旦违约,其在圈子中信誉尽失,代价高昂,因而有足够的动力维护彼此之间的信任。圈子就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圈子的存在,对个人而言,降低了人们的交往成本;从整个社会运行而言,圈子是一种制度安排,有些正式,有些非正式。它的存在,降低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交易费用。翟山鹰商业弟子预选群为大家的商务合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极大的减少了沟通和筛选的成本。
若想取得成功,首先要顺应时代发展方向,当下信息高速发展、快速传递、有效融合,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离成功就越近,而若想掌握到全球商业的新动向信息,必然要借助优质平台的力量,平台越高越大,信息自然越新越精,翟老师的商业弟子预选群正是这样的存在。
平台对于个体的作用与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曾以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却忽略了周围的环境,也就是平台的重要性的人多半都失败了,还跌得很惨,没有平台的承载、展示,很多闪光点是无法全部释放出来的。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经济的时代,平台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大小小的企业为顺应潮流,开始走创新、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未来将会是一个平台制胜的时代。当你拥有了平台,就拥有了一切。没有平台一切皆无可能。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如果抓住了当下机遇,找准了平台,那么想要成功,也将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