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治道丨村庄人居环境如何维护?以鄂东某村为例

夏日/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2020-05-23 15: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当前,基层不仅要重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设,更要重视后期维护。图为2020年4月14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密乡半迳村,工程人员正在施工,推进当地沥青路面改建工程。  IC 资料

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关乎村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关乎乡村振兴的成效。从全国范围看,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很多不足。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的前期建设与后期维护未统一起来。之所以会如此,既有维护缺失问题,也有维护不足问题。

但笔者2019年11月在鄂东地区C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和观察后发现,一年多以来,该村以一条主要商业街为核心的人居环境保持了长期的整洁状态。此时所要反思的则是:村庄人居环境短期改善后,如何实现长期的有效维护?

以下,笔者以C村为例,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落实过程切入,在分析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阐述项目后期维护的机理与逻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项目的有效落实与主要做法

C村位于省道美丽公路经济带的一处建设节点,距离镇区5公里。约有430户,1700多人,12个村民小组。由于历史上是货物中转地,C村形成了以一条商业街(下称“街道”)为中心,以自然湾为基础的地理空间格局。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街道能够获得政府的大量资源的支持,是村庄建设与发展难得的机遇。

村干部虽然很兴奋,但也面临能否有效落实相关规划的问题。村民不但兴奋,也密切关注。在上级的指导下,村干部密锣紧鼓地谋划,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统一思想,明确环境整治的路径与方向

在县一级,2017年,该县组织了大约一百位村书记到江浙一带考察,了解先进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在镇一级,2017年,当地县委书记带领各村书记到安徽先进地区考察过当地的小城镇建设经验。

这样的考察活动,统一了从县到镇到村的各级干部的思想,尤其是强化了村干部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

就C村本身来讲,村庄建设还得依靠村民。为真正统一思想,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曾租赁两部客车,花费3000元,带领街道两侧沿线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共50多人,到安徽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这里拥有国家5A级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这样的考察,令村民切身感受到了本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后期的项目落实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与路径,也真正统一了思想。据干部讲:“刚开始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建,群众也不知道会建设什么样子,看过后才有了很多想法。”

二是分类推进,统一行动

街道共有200多户人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普通住户,占70%;二是商户,占30%。由于历史原因,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按照村干部的说法,就是街道居住了周围“两县,三镇,十村”的居民。因此,开展动员和拆除违章建筑工作困难些。

村两委取了分类推进的策略,即“书记先拆,其他干部党员接着拆,最后是普通群众”。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征求意见,最终在街道居民中达成了广泛共识,推进了统一行动。

一些村民尤其是商户意见比较大,他们认为拆除违章建筑会影响他们的生意,因此有一些抱怨和说辞,如要求工作人员拆违时,东西不能损坏。但这并没有阻挡拆违的步伐,仅仅几个月,绝大部分拆除工作就已经完成。最后还剩下两个钉子户,在村两委工作无效的情况,由乡镇出面,最终有效解决。

二、项目的内容规划与重塑空间秩序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关键是街道,项目资金投入约400万元。主要整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拆除,提供空间基础。由于历史的因素,长期以来街道管理混乱,其环境可用脏乱差形容。这主要体现在大量违建房、违建棚的存在上,这些乱搭乱建的设施有五十多处;再就是各种遮阳棚、广告牌,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还有电信公司以及电力公司的电线杆,上面的电线新旧混杂,无人清理。

在村两委的主导下,依靠街道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后,大规模的拆除工作很快完成。

然后是建设工作,即重塑空间秩序。在参照与借鉴先进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项目要求,以及前期腾出的空间格局,村两委进行了规划设计。

一是街道中间的黑化硬化与两侧的道板砖铺设。整个街道宽约15米,划分为两部分:公路部分是双车道,宽约8米;两侧人行部分约各占3.5米。这两部分色彩对比鲜明,作用与功能差异明显,但能够有效配合,满足村民的需求。

二是花坛的设置与景观灯的安装。在人行部分,靠近划分线,每隔7米左右建一个长2米,宽1米的花坛,美化绿化面积4千平方米。同时借助清理规范的电线杆安装景观灯35盏。这些规划,一方面满足了整个街道亮化和美化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两大区域的界限。

三是5千米的自来水管的改造升级以及污水管道的铺设。街道住户的生活用水原先并没有统一的排放设施,导致污水横流,污染街道环境,同时容易在住户间滋生矛盾。这一类设施建成后,污水排放比较规范化,相关矛盾也大大减少。

经过十个月的工作,整条商业街大变样,村干部感叹:“损坏严重的水泥路,乱搭乱建的遮阳棚……这些都一去不复返。”道路宽广变得名副其实,路面干净整洁回归自然美丽,空气清新符合群众期待。

作为C村村民居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环境的彻底改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项目的有效维护与环境持续美丽

项目建设完工,并不意味项目的结束,后期的维护更加重要,也更值得关注。没有后期的维护,前期的建设成效就难以持续。后期如何有效维护?据笔者调研所见,当地的经验主要如下:

(一)升级环保设施,提供维护的物质基础

2018年前,街道环保设施相对简陋,主要是以两个水泥垃圾池为基础。由于垃圾池建在公路首尾两端,倒垃圾非常不方便,村民并不愿意往那里倒,只是放置在各自店铺门口等待清洁工处理,但由于清洁工的处理不及时和不全面,时常垃圾满地,导致整条街的卫生环境并不太好。

村两委针对村民的卫生习惯,结合街道的新空间布局以及户数,花费3万元,采购一批环保设施,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环保习惯。有村民表示:“以前随便乱扔,现在有垃圾桶,就不好乱扔了。”

这些环保设施具体包括:

一是四个大型垃圾箱。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自由移动,放置于街道的不同地点,用于整个街道的垃圾集中。这方便了住户倾倒垃圾,满足了住户的需求。

二是多个小型垃圾桶。为规范住户垃圾入小桶的习惯,村集体给每家每户发放一个小型垃圾桶,足够放置家庭日常性垃圾,但是每天都要往大型垃圾箱倾倒一次。

三是一台清运车。根据村民集中倒垃圾的习惯,每日中午,负责人会集中清运垃圾箱的垃圾,避免垃圾长期堆积,污染空气。

(二)建立清运环节,完善维护的管理体系

经过重新规划和设计后,街道区域明确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住户门前的石板路,二是街上的黑化的柏油路,形成了“群众负责门前,市场负责主干道”的模式。同时通过收取卫生费的方式,强化群众的责任意识,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

对于前者,按照门前三包的原则,由村民住户自己负责。从观察看,这里的村民是比较自觉的,自家门前的垃圾能够及时处理,村民普遍认为“这是我家的范围,我自己打扫”。

对于后者,村里聘请两位保洁员,负责每日街道卫生打扫工作;聘请一位清运员,负责每日的垃圾的运输处理。总计费用约3万元/年,这笔费用的支付主要源于村庄收取的卫生费。按照普通住户100元/年,商户200元/年的标准收取,基本上能够收齐。

(三)强化监督体系,构筑维护的规则网络

在上述两方面的基础上,街道形成了三套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监督体系,构筑出维护环境的公共规则网络,对住户形成了有效约束。

一是村干部的日常巡查。村两委办公地点正处于街道的中间地带,每天的值守干部会利用休息时间在街上来回走动,一旦发现有乱丢乱扔行为或者地面不整洁的现象,他们通常会当场指出,并在街道微信群中进行通报批评。

二是党员包户制度。长期居住街道的党员约35位,按照就近原则,每个党员包5至7户,进行日常监督。这个制度激活了党员的力量,强化了党群关系,让党员成为住户的直接监督者,使得监督责任更加明确。

三是村民相互监督。街道整治后,街道公私区域是比较明确的,“现在哪家不干净,一看就知道”。一旦发现哪家门前有垃圾,该家村民就会受到其他村民的指责,认为其破坏街道环境,破坏公共规则、据一位村民讲:“如果我看到乱扔,我肯定要说。”甚至有些村民会私下向村干部举报,并拍摄照片。“如果被公开,这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四、总结与反思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国家大量资源下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据笔者调研所见,C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和维护经验,可做如下简单归纳:一是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当地特点,形成基本规划;二是拆除清理违建乱建部分,为基本规划落地提供空间基础,然后分类推进;三是注重以明确的制度规范做好后期维护工作。

要害在于:在项目的落实过程中,通过重新规划与拆除清理,原先混乱的空间格局被终结,公私界限得以明确化,空间秩序得以重塑。

日后维护期间,则以新的空间秩序为基础,构筑一套“以监督体系为核心,以物质条件为基础,以管理体系为重点”的相对完整的维护体系。

具体来讲,是以村社为主导,以村民为中心,立足村集体的财政能力与群众的基本需求,提供维护体系的物质条件基础,潜移默化地塑造群众的卫生习惯;运用组织化与自主化相配合的方式,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建立以“日常化巡查-包户制度-个人约束”为层级的监督体系,构筑维护环境的规则网络,强化村民的规则意识。最终,权责利相互匹配的义务关系在村民中确立起来。

进一步反思是,当前有大量旨在改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项目下乡,但往往只重视建设而忽视相关设施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工作,最终导致人居环境改善的相关工作事倍功半,后继乏力。另一方面,有些项目虽然有后期维护,但往往过度强调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却不深入了解相关工程的受益者也就是村民的卫生习惯,忽视他们的责任意识,弱化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反而在村民中塑造出一套权责利不匹配的义务关系。

当前,基层不仅要重视类似项目的建设,更要重视后期维护。且在后期管理中,需要重塑一套相对完整的维护体系,实现项目建设与项目维护相统一,从而物尽其用,把有限的资源内化为村庄的助推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