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防疫重压下,一个院感人的独白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你分得清“感染科”和“院感科”吗?
2019年,何丽华通过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部的行政公开竞聘,从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专业,竞聘到院感科。去年4月,她正式开始了在院感科的工作。
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她就赶上了新冠疫情这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这种高传染性的病毒面前,医院感控如临大敌,院感科的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虽然“院感无小事”是共识,但是实际上,多年以来,院感科都处于尴尬地位。公众仍然分不清“感染科”和“院感科”,在医院内部,这个 “管”着各个临床科室感染控制的职能科室,往往不是很受“待见”。
工作难做,何丽华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在医院常态化防疫的当下,让公众和同行们更多的了解这个科室的工作。就像她说的,“只有大家相互理解,才能把感控工作做好。”
从检验科到院感科,从临床科室到职能科室
院感科的全称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从科室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份工作既需要专业技术,也需要管理经验。
医院内部的科室划分还是很细的,传播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上报,一般由预防保健科负责。院感科主要负责防止院内感染的传播。
院感科的人员是按照上海市院感质控配备要求进行配比的,基本上是200到250个床位配一个专职的院感工作人员。我所在的东方医院,两个院区不到2000张床位,所以配备了6到7名院感专业工作人员,1名院感专家顾问。
因为工作要求,院感科需要配备不同专业的人员。目前,科室主要以院感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为主。我虽然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工作,但在专业相关性上,其实和院感工作的关系更加密切。
在武汉,采集空气物表/受访者提供因为院感科是行政职能科室,所有的工资绩效和职称晋升完全是按照行政科室的标准。所以和临床科室相比,院感人员的工资绩效和职称晋升空间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很多一线临床专业人员不愿意从事院感工作。
我今年42岁,是我们医院院感科最年轻的员工。目前我们科室大部分同事都是50岁上下,虽然工作能力和经验能够保证,但是人才结构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大到公共卫生事件,小到老鼠蟑螂,我们都要管
院感科到底是干什么的?真的很难说清楚。医院感染管理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太多太广了。打个比方,如何判断是不是院内感染,需要感染科医生的经验;如何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需要高年资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是不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则需要有临床微生物方面的专业知识。
涉及到这么多专业领域,对院感科的专业性其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实际上,院感人要在每个专业领域都做到“专”,确实太难了。
我们的日常工作现在开始系统化了,去年,我们医院开始使用院感监测系统。没系统之前,工作是很累很琐碎的。现在可以在系统上看病史,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且通过系统进行监测,也更加准确。
我们通过系统看病例和患者的各种监测数据,来判断科室有没有发生院内感染,如果发生了,有没有上报。没有上报我们会和医生沟通,沟通效果不好会酌情扣分。如果上报了,还需要根据院内感染的要求进行采样、培养、采取相应感控措施等等,这样才是规范的。
以多重耐药菌感染为例,这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如果一个病区好几个病人都检测出同一种耐药菌,并且有相同的药敏结果,系统就会报警,再由院感专业人员进行判断,病区是否发生了耐药菌感染的爆发。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负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清洁手术切口为例,预防用药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医生却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就是不规范的。
院感科每个月都要对医院里各个科室的院感工作进行考核、督察。所有的督查结果和临床科室的奖金绩效直接挂钩,这就是院感科的行政职能。
总而言之,院感工作内容是很繁杂很细碎的——看病例、下病房督察、进行数据统计、评估上报,定期采样抽查等等。大到公共卫生事件,小到老鼠蟑螂,我们都要管——可以说是管医生、管护士、管工勤、管保洁,管医院里的所有人和物,甚至是病房的空气。
关于院感工作,有一句话叫“医护干,感控看”,也就是说,真正的执行者是一线的临床医生、护士和工勤等人。我们医院,各个科室都成立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和医干等人。所以光靠我们七八个“看”着的人,做不好院感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大家都认同感控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价值,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践行相关制度规范。
院感科需要话语权
我们是个职能科室,几乎要和医院各个科室打交道,所以领导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武汉新冠疫情,我之前的检验科主任也去了武汉方舱医院,但是她这次的职位是方舱医院的院感科主任,而不是检验科主任。她是微生物和感染控制方面的专家,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加上此次领导高度重视,有明确的医护人员必须“零感染”的要求,所以大家都很重视也很配合,方舱医院的院感工作就开展得很好,截止到关舱,实现了“零感染”。
东方医院院感工作人员在武汉抗疫一线/受访者提供院感科在医院里的话语权轻重,往往决定了感控工作能不能做好。在不同医院的框架体系里,院感科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尽相同。上海的几家大医院,例如瑞金医院、中山医院,院感科都是独立的科室,负责临床微生物检验和院感管理。也就是说,科室既有临床的业务也有管理的职能。也有医院院感科主任是由副院长兼任的,属于独立的一级管理科室。在这样的医院里,院感科的话语权显然会更大。但是大多数医院像我们医院一样,院感科属于医务部下面的二级科室。
对于各个科室来说,院感工作属于隐形成本投入,没有奖励,出了事却要担责任。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往往是感控工作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是大家意识到感控重要性的时候。医院里一些重点科室,如感染科、重症监护科、手术室等科室院感工作是做得比较好的。
在防疫重压下,对于综合性的医院,感控工作相当复杂。现在,医院基本上是全体动员,大家都重视,所以对我们院感科来说,工作反而好做了。当然,防疫期间,我们的工作量也加大了,督察的次数增多了,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到门诊、病房进行督察。
医院组织的院感会议/受访者提供院感科工作的成绩,不是由院领导来评估的,而是由专业学术机构进行检查评比的。上海主要是由上海市院感质控中心负责各个医院院感工作的督察,一年检查两次,考核扣分。检查很专业,一般不看“台账”——也就是院感制度、纪要、培训等书面文字报告。这些做的再漂亮,也没有用,专家们来了都是下科室,看现场,看哪里做得好,哪里有问题。可以说,这一年两次的考核是对医院院感工作专业程度的考核。
除了院感质控中心外,科室每年还要多次接受疾控、卫监等机关机构的各种督查。
到院感科工作一年多时间,我也常想,什么时候院感科能真正有话语权?其实这和中国感控学科的发展阶段有关,到目前为止,学科发展只有30多年的时间,仍属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学科教育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当然,科室的话语权也不是靠等来的,我们院感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用专业换来尊重和重视。
来源:医学界
作者:朱雪琦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