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塞上风云记》背后的故事——张库大道系列知识连载(一)

2020-05-19 20: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张库大道系列知识连载

张家口,东望京津,南通中原,西连三晋,北接蒙古大草原,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而最值得关注和自豪的,就是这座边塞古城的商文化,就是张家口通往蒙古乌兰巴托(当时称库伦、大圐圙)的张库大道,就是当年口商商帮在张库大道上创造出的财富传奇。

张库大道起点是张家口,终点是大圐圙(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全长2700华里,从大圐圙向北,延伸800华里就到达恰克图。张库大道是一条从张家口通往草原城市库伦 (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的商业运输道路。随着欧亚大陆贸易的兴盛,驼队等各种商队的开拓,这条贸易之路不断拓展,一直延伸到俄国的圣彼得堡,成为了串联沟通欧亚大陆,融合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旅文化的“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

张库大道始于清康熙年间,盛于大清一代,衰于民国,零零总总延续260余年。清末民初,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口商和他们的旅蒙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我国经济史中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精彩页章。就已掌握的资料分析,当年口商商帮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大、经营项目之广、拥有资金之雄厚,历时之长久在中国商业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张家口地处几个不同经济板块的交合部位,使得其自古就是北方草原及西部广大地区通往华北平原的重要交通结点。

清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张家口至大圐圙(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商道,曾经是封闭的中国封建王朝抵御外族入侵,维护北方国土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的纽带,曾经是中国与俄罗斯等西方诸国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追寻历史车轮碾压出的深深辙痕和洒落在茫茫古道上的文化元素,我们了解到17世纪的中亚草原顽强地延伸着一条从中国武夷山至俄国圣彼得堡的贸易之路,这就是学界称之为“万里茶路”或“草原茶叶之路”的著名商道。

而张家口至大圐圙的张库大道就是这万里茶路中结点功能最为重要、民族间文化融合最为突出、民间记忆最为精彩、茶路文物遗存最为丰富的路段之一历史的车轮轻轻碾过,留下了深深的印辙,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眷念、无尽遐思。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内甚至张家口本地对张库大道已经淡忘,曾经辉煌的内陆商埠成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电视连续剧《塞上风云记》唤我们对沉睡历史的回忆,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在筹备冬奥会工作中着力传播中华文明的要求的具体实践。

♦同时也增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张家口地域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为推动经济强区、美丽桥西凝聚合力。

原标题:《《塞上风云记》背后的故事——张库大道系列知识连载(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